打通断头路30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66条!

昨日

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

对2018年交通运输发展情况进行通报

相关报告显示

2018年

西安公共出行比例全国最高

近四年拥堵程度最低

城际铁路控制性工程有序推进

据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尤骁介绍,2018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近4460万人次,居全国第7位,货邮吞吐量达31万吨,增速居全国十大机场第1。

西安至延安高铁开工建设;西安至十堰、西安至安康高铁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银川至西安高铁顺利推进,西安段施工有序开展

西安北至机场城际铁路北客站至空港新城段基本建成西安至法门寺等4条城际铁路控制性工程有序推进

,以西安为中心“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和覆盖关中20万人口以上城镇、“辐射+环”状城际铁路网正在形成。

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绕城高速公路通行能力提升工程稳步推进,初步形成覆盖全域、畅接全省、辐射全国的高速公路网络格局。

打通断头路30条 优化调整公交线路66条

充分发挥交委办职能,我市制定印发《加快补齐缓堵保畅短板实施方案》,科学统筹全市缓堵保畅工作。

地铁4号线通车运营。打通断头路30条。开工建设公交场站32座,建成投用14座。深入推进“公交都市”创建,优化调整公交线路66条,主城区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60.25%,市民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据《2018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西安公共出行比例全国最高。2018年也是西安近四年拥堵程度最低的一年,位列降幅TOP10城市第7位,降幅达4.97%,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

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市交通运输局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网约车等新业态发展,许可网约车平台3家。制定落实优化营商环境“18条措施”,取消6项审批事项,暂停6项备案事项,全局95%的办理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落实城市公交向大学城、旅游景区延伸

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持续给力,7个PPP项目入库。S107楼观台至马召一级公路改建工程、纺渭路拓宽改造工程和西营十字立交建成通车;G310西安过境公路、S107厚镇至草堂一级公路改建工程、S101木岔至灞源公路路基已贯通;G211东江渡至堰南村公路和G210西安过境公路工程前期工作积极推进

紧盯保底性指标任务,市交通运输局全力推进通村油路建设,建成行政村通畅工程44公里,全市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99.6%。

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市交通运输局继续推进民营公交回购,城市公交向大学城、新建小区、旅游景区延伸,方便市民群众乘车。认真落实绿色通道、重大节假日货车通行费优惠政策,切实降低物流成本,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开展专项整治743次 查扣“黑车”1950辆

行业治理能力明显增强,2018年,市交通运输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3万余人次,开展客运站场周边专项整治743次,查扣“黑车”1950辆,全市重点区域客运秩序不断规范。

推广公共交通移动支付,主城区公交、地铁二维码支付全覆盖。推进行业铁腕治霾,全市1288家喷烤漆汽修企业,完成有机废气深度治理1238家,关停50家。

下一步,市交通运输局将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中心,坚持融合发展、提质增效、改革创新、守住底线,不断加快综合交通建设,升级公路通行能力,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完善行业治理体系,加速智慧交通建设,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高质量交通运输保障。

相关链接:我市力争三年实现“三个一千”目标

记者26日从市政府获悉,《西安市推进公共交通三个一千目标暨公交都市建设方案》出台,力争三年实现“三个一千”目标(公交、出租、地铁、自行车等公共交通日客运量1000万人次,公交专用道长度1000公里,常规公交、通勤、定制线路等城市客运线路1000条),增强城市公交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作用,构建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出行需要,与国家中心城市定位和大西安追赶超越要求相匹配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向下滑动查看更多

16月底前完成公交都市创建工作

根据《方案》,西安将认真对照公交都市建设任务和考核指标,全面加快公交都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地面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扩大公共交通网络覆盖面,提高公共交通服务品质,初步建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主体、微型交通和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让人民群众“出行更便捷、乘车更舒适,换乘更方便”。

今年6月底前完成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全面推进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智能公交建设、构建低碳交通、需求管理、提高公交发展保障水平、特色示范工程、规划资金政策用地保障等工作,查缺补漏、补齐短板,确保2019年我市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公交都市验收,获得“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

22021年底新增公交车辆2320辆

2021年底前完成“三个一千”目标建设工作:增加公交车辆及驾驶员,加快推进纯电动公交车推广更新工作,加大公交车购买力度,实现公交车数量、质量稳步增长,与城市发展和客运量相匹配。同时,根据车辆配备计划配齐驾驶员,并及时安排预备公交驾驶员参加考试获取执照,确保上岗人员充足。

至2021年底新增公交车辆2320辆

加快公交场站建设,在重要客流集散地、轨道交通站周边建设公交换乘站,方便接驳换乘。至2021年底,建设公交首末站61处,公交场站22处。大力建设公交专用道,逐年增设一定数量的公交专用道,强化交通秩序执法,保障公共交通路权优先,提高公交车运行速度和运效。不断完善公交专用道监控设施和标志标线系统,优化和扩展公共交通优先信号系统,完善城市道路交叉路口公共交通优先信号设置方案,并有序推进实施。争取到2021年公交专用道长度突破1000公里

积极开通城市客运线路,加大新开、调整公交线路力度,进一步完善公交与高铁、地铁的接驳。支持发展城市客运新业态,从乘客需求出发,围绕热点区域布设“直达式”、“定制预约式”通勤巴士、商务快巴、旅游专线等,为市民提供多元化、个性化出行服务。争取2021年常规公交、通勤、定制、班线等线路达到1000条,日均客运量达到450万人次

32021年底前投放公共自行车4万辆

打造绿色优质出租汽车,推广使用新能源出租汽车。加快推进我市网约车合规化工作,促进巡游出租车和网络预约出租车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出租汽车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差异化出行需求。争取到2021年日均客运量达到120万人次。

加速发展轨道交通,加快地铁5、6、9号线等在建工程进度,启动轨道交通建设三期规划,确保1号线二期开通试运营。争取2021年底前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达到400万人次。加快推行慢行交通,结合互联网租赁单车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密公共自行车站点、加大公共自行车投放,满足市民慢行交通需求,解决市民“最后一公里”出行。至2021年底前,新建及调整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5343处,投放公共自行车4万辆,日均客运量达到30万人次。

排版:小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