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故事,汕頭人在老撾的奮鬥史

萬象是建在邊境的首都,世界獨此一家。城市街道與江流平行或垂直相交,沿湄公河東岸呈半圓形延伸發展。白色或黃色的建築,更兼周邊高樹茂林,遠望如一彎新月,所以萬象又叫“月亮城”。


華僑故事,汕頭人在老撾的奮鬥史

凱旋門

旭日初昇,陽光照著街道兩邊的屋頂、電線杆、行人、車輛,慢慢地,萬象的輪廓便清晰起來。這裡是最熱鬧的客棧餐飲區,街道兩邊沒有高樓大廈,隨處可見老舊的法式小樓,臨街的商鋪多為百貨店、飲食攤、照相館、服裝城、客棧、酒吧等城市的元素。小汽車、摩托車、三輪車、趿垃著人字拖的當地人、或者如旅行符號一樣特徵明顯的揹包族,往往來來,紛紛攘攘,萬象開始熱鬧起來。這個和佛有緣的城市,倒象是不修邊幅的懶婆娘。

華僑故事,汕頭人在老撾的奮鬥史

等待佈施的當地人

近湄公河,碰到南中國風格的寺廟,端祥廟門匾額,上書“福德廟”。彷徨間,看見倒香灰的老人,便上前請教其詳。老人祖籍中國汕頭,出生在泰國,因為複雜的身世背景,文革期間,歷經磨難,劫後餘生。隨之背井離鄉,輾轉東南亞諸國,在一波又一波的排華浪潮中,受盡排擠,最終在較為溫和的萬象落腳。

華僑故事,汕頭人在老撾的奮鬥史

塔鑾寺

汕頭老人告訴我,福德廟是潮州人為求平安設立的神廟。每年農曆十月十三日,當地潮汕華僑到泰國請潮劇團來萬象演出十幾天。同時舉行謝神大會,保佑眾人平安無事,並藉此籌募基金。他來萬象三年有餘,以前做點小本生意,年紀大了,才到福德廟看管香火。我勸慰他有時間回去看看,現在家鄉發展變化大,環境比較輕鬆。也許因為當年蒙受許多不白之冤,念及家國,言語之間,居然充滿無限的傷感和悲憤,我不免默然。

華僑故事,汕頭人在老撾的奮鬥史

塔鑾寺

老人家年愈七十,鬚髮蒼然,穿一件有四個口袋的草綠色上衣,像80年代的中國軍服,顫顫微微,嘴角不停翕動,我實在找不出恰當的語言來安慰他。十年動亂,是一個國家的悲哀,也是一個民族永遠的傷痛,我當時不過從嗷嗷待哺到呀呀學語,只留下人民公社、生產隊、樣板戲之類的印記。即使現在,多數人還在迴避那段歷史,我能說什麼呢?

華僑故事,汕頭人在老撾的奮鬥史

不知名建築

他有些難過,聲音哽咽,在一個陌生的同胞面前。我岔開話題,詢問老撾的風土人情,原本健談的老人再也不願開口,揮揮手,算是道別。我不忍心照相,待他將要消失在陰影裡的時候,拍了一張福德廟的圖片,但願老人家幸福吉祥!

華僑故事,汕頭人在老撾的奮鬥史

福德廟,只拍到老人背影

在東南亞國家中,老撾的華人數量最少,佔總人口比例不到百分之一。多數華人祖祖輩輩僑居老撾,同當地人聯姻,傳播弘揚中國傳統文化。1975年老撾革命之前,華僑積累了大量財富,控制著老撾的經濟命脈。但是,財富過度集聚常常會招來橫禍,同東南亞其他國家華僑的遭遇一樣。1975年老撾革命成功之後,政府跟從越南反華,大批華僑、華人遷居西方,如今留居老撾的華僑多為當年的中下層人士。

華僑故事,汕頭人在老撾的奮鬥史

一個廣場

這種結局,如果當年援寮抗美期間犧牲的中國烈士有靈,不知會作何感想?

華僑故事,汕頭人在老撾的奮鬥史

凱旋門

如今的萬象唐人街有老撾最大的華人社團——老撾中華理事會,下設慈善堂、婦女會等機構。分佈在老撾各地的五所華文學校最有影響力,萬象市內的“寮都公學”有70多年曆史,是東南亞第二大華文學校。

華僑故事,汕頭人在老撾的奮鬥史

主席官邸

離開福德廟,沿湄公河南行,步入還沒有竣工的中老友誼廣場,見一群當地人在懶洋洋地曬太陽,幾個西洋遊客不斷變換角度拍攝風景。

華僑故事,汕頭人在老撾的奮鬥史

文化廳

我站在湄公河左岸,隔水與泰國相望,可看到對面的林木、村落和人家。我到過泰國曼谷和清邁,兩廂對照,萬象確實是一幅寒酸相。但是,令我沮喪的,卻是這條“東方多瑙河”的現狀。闊大的河床近乎半裸,腳下一片沙灘,凌亂荒蕪,垃圾成堆。不時走過穿著人字拖的年輕人,遠遠向河中央擲石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