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里现在还有拿夜黄蟮的习惯吗?主要用什么东西捉?

泥糖小丫


“拿夜黄鳝”在我们这里用土话来说是“照鱼”,就是用灯火在水田里面找黄鳝、泥鳅,见到之后,再用专制的工具把它夹住就可以了。在十年以前,我们这里每年到了清明节以后,就开始有人晚上出去照鱼了。尤其是在刮南风天,那晚上的泥鳅、黄鳝也多,去照鱼的非常多。不仅我们这些小孩子会乐此不疲,就连一些大人也会参与,毕竟黄鳝、泥鳅都是美味,用它做下酒菜是非常不错的。

在我们当地,照鱼的工具非常的简单。一个手电筒、一个竹篓子,还有一样工具必不可少,那就是黄鳝钳。这个工具和烧火的铁钳是差不多的,不过有一个地方有点不一样,那就是在火钳的尖尖处有两排像齿轮一样的。因为黄鳝、泥鳅这些动物的身上都有粘液,是非常滑的。徒手是很难抓住的。而用了黄鳝钳这个工具就方便很多了,看准了之后,把它夹住了就基本逃不掉了,一夹一个准。然后放入到水桶或者是竹篓子就可以了。

黄鳝、泥鳅白天都是在泥巴里面,是不敢出来活动的。它们是在晚上的时候才出来活动的,尤其是在比较闷热的晚上,那泥鳅、黄鳝非常多,有时候我们一晚上能抓到好几斤。可是,现在基本没有人再去抓了,只有偶尔会有几个人因为嘴馋了,或者是出于好玩而去抓一抓。

首先是现在农田中泥鳅、黄鳝少了。在以前农民种田种地,都是以农家肥为主,农药也用得少,所以水田里面的泥鳅黄鳝很多。但是现在有好些农田荒废了,还有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让农田中根本抓不到几条泥鳅黄鳝了,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去了。

其实,生活水平提高了,现在人不愿意去抓了。以前生活比较艰苦,对于小孩子们来说一年也没几块钱零花钱,并且吃的也不太好。只能是自己想想办法,而在当时这些野味在市场上一斤能买好几元,这就成为了农村娃零花钱的来源,同时还能自己炒着吃,改善一下生活。何况在以前孩子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而照鱼就乐趣多多。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吃得好了,孩子有零花钱了,并且还有手机、电脑了,自然不愿意去抓鱼了。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现在农村根本没几个人了,只有一些留守的老人了,年轻人都在外地,而孩子们又要读书,大多数都是在城市里,这也是农村里再也没有人照鱼的原因。


孟南937承传民族文化


“拿夜黄鳝”在我们这里用土话来说是“照鱼”,就是用灯火在水田里面找黄鳝、泥鳅,见到之后,再用专制的工具把它夹住就可以了。在十年以前,我们这里每年到了清明节以后,就开始有人晚上出去照鱼了。尤其是在刮南风天,那晚上的泥鳅、黄鳝也多,去照鱼的非常多。不仅我们这些小孩子会乐此不疲,就连一些大人也会参与,毕竟黄鳝、泥鳅都是美味,用它做下酒菜是非常不错的。

在我们当地,照鱼的工具非常的简单。一个手电筒、一个竹篓子,还有一样工具必不可少,那就是黄鳝钳。这个工具和烧火的铁钳是差不多的,不过有一个地方有点不一样,那就是在火钳的尖尖处有两排像齿轮一样的。因为黄鳝、泥鳅这些动物的身上都有粘液,是非常滑的。徒手是很难抓住的。而用了黄鳝钳这个工具就方便很多了,看准了之后,把它夹住了就基本逃不掉了,一夹一个准。然后放入到水桶或者是竹篓子就可以了。

黄鳝、泥鳅白天都是在泥巴里面,是不敢出来活动的。它们是在晚上的时候才出来活动的,尤其是在比较闷热的晚上,那泥鳅、黄鳝非常多,有时候我们一晚上能抓到好几斤。可是,现在基本没有人再去抓了,只有偶尔会有几个人因为嘴馋了,或者是出于好玩而去抓一抓。

首先是现在农田中泥鳅、黄鳝少了。在以前农民种田种地,都是以农家肥为主,农药也用得少,所以水田里面的泥鳅黄鳝很多。但是现在有好些农田荒废了,还有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让农田中根本抓不到几条泥鳅黄鳝了,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去了。

其实,生活水平提高了,现在人不愿意去抓了。以前生活比较艰苦,对于小孩子们来说一年也没几块钱零花钱,并且吃的也不太好。只能是自己想想办法,而在当时这些野味在市场上一斤能买好几元,这就成为了农村娃零花钱的来源,同时还能自己炒着吃,改善一下生活。何况在以前孩子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而照鱼就乐趣多多。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吃得好了,孩子有零花钱了,并且还有手机、电脑了,自然不愿意去抓鱼了。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现在农村根本没几个人了,只有一些留守的老人了,年轻人都在外地,而孩子们又要读书,大多数都是在城市里,这也是农村里再也没有人照鱼的原因。


农夫也疯狂


我们老家大别山已经没有了,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水田和池塘了,都改成茶叶地,油茶地了,种了经济作物,比如我们自己的石斛基地等,当然有也有一部分田和池塘,但是没有人去搞了,年轻人都出来打工了,只剩下老人了,也不愿意去搞了,我记得我小时候,爷爷活着的时候,他会下黄鳝笼,都是他自己编的。每天晚上七八点钟去田里下二十个左右,第二天早上总归八九条黄鳝和好几斤泥鳅,真的好吃,在上海这么多年,再也没吃过那个味道的黄鳝了。黄鳝笼一定要放平,如果口高了,基本没东西进去,如果低了喜欢进水蛇。


大枪挑天下


夏季悄悄的到来了,天气是越来越热了。在我们农村一群小伙伴晚上也不会闲着,都出去“打野”去了。呵呵“打野”最多的就是楼主所说的“拿夜黄鳝”了,想起这个儿时的美好回忆,真的是好开心。当然在我们这边并不叫“拿夜黄鳝”,我们这边叫“捉火把黄鳝”。为什么叫“捉火把黄鳝”呢?顾名思义,在以前家里穷,手电筒这些神器还是非常少的,小伙伴些都是自己做个火把,然后用竹子做的“夹子”出去“捉火把黄鳝”的。在晚上用火把照到黄鳝身上,直接用竹夹子夹到桶里面就是,一晚上可以捉好几斤呢。想起当时的情景,真是感觉又好笑又有趣啊。

而现在在我们农村仍然有“捉火把黄鳝”的人,有的是自己想回忆下儿时的趣事,打个野,加个餐。也有专门以捉黄鳝贩卖为生的人。当然现在不再用火把和竹夹子了。现在都有强光电筒了,另外集市上有很多捉黄鳝的工具了,对于以此为生的人来说效率大大提高了。不过现在田里面的黄鳝泥鳅这些是越来越少了,以前农民种田主要就是以农家肥为主,对生态基本不会造成破坏,而现在大多都是高效的化肥,多少是会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的。更有一些为了获取较大的经济利益,已经不再是“捉”黄鳝了,而是用专门的药物毒、我电击等方式来“捉”黄鳝,对生态造成较大的影响了。

总之不管以什么方式,大家一定要记得不要再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了,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的后代重拾我们儿时的乐趣吧。






川妹晓静


在我们这里的农村呢。晚上出去拿夜黄鳝的人不是很多。因为有好多人都在外面打工。晚上累了,就不想出去了。但是也有少一部分人,不出去打工。晚上用电筒一照。看到黄鳝。秋鱼啊,龙虾呀都要。就是用一把自制的叉子把黄鳝叉上来。搞得好的一晚也能补个五六斤。

还有一种捕黄鳝的人。他是每天傍晚。把地龙放到河里,并且在里面放上诱饵。过个一夜等到第2天早上直接来收。有的时候一条地龙里面能捉好多黄鳝呢。


开心一笑说三农


夜里抓黄鳝,曾经是最开心的夜间活动,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夜间活动除了春节期间“偷菜”跟“舞龙灯”,再就是春夏夜晚抓黄鳝。

三五伙伴一起,一人一根电筒,背着芭篓,穿着拖鞋,从坝子西端走到东端,五百亩的坝子,晚上几乎走完,却一点不觉得累。晚上田里的黄鳝都在泥土上面,看到灯光后不怎么动,却不知有被抓的风险,少部分在洞里,水浅的就会掏洞,手或木棒伸进洞里,黄鳝立马钻出来。每次收获不少,回家后选择在一个伙伴家煮黄鳝汤作宵夜,黄鳝汤加入家乡的米粉,很少吃宵夜的农村娃,每人都会吃一大碗,连渣都不剩。



用什么捉黄鳝呢?

最好的工具——手

抓黄鳝是技术活,开始抓的时候就像平时抓东西一样,握紧拳头式的抓黄鳝,但却抓不住。黄鳝身上有一层粘液,比鱼身上的粘液更滑,没有几次失败,是抓不住黄鳝的。用手正确的抓法是:食指跟中指弯曲成钳或钩状,抓住黄鳝后食指跟中指用力勾住,拇指放在无名指上,形成上下钳状,就能牢牢抓住黄鳝而不会滑脱。这也是我们当时最好的工具,用其它辅助工具的多是较小的伙伴;



铁钳

平时烧火的铁钳,也是抓黄鳝的好工具,不过得临时加工下。在火钳顶端,分别在两根铁棍顶端用麻布或麻绳缠绕捆紧,绑扎长度在十公分左右,这种适合水深的田、个子较小的伙伴;


竹制黄鳝钳

原理跟火钳一样,只不过材质是竹片,顶端不用绑扎,而是做成锯齿状,能相互咬合,长度也在十公分左右。竹制黄鳝钳轻巧方便,即便用坏了,再做也方便;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抓黄鳝的孩子都已成家立业,同时随着大量外出,家乡的稻田已多少年没种过水稻了,已经改种花卉,晚上抓黄鳝的情景再也见不到了。不过周边村寨还是有抓黄鳝的习惯,只不过本人已没再见过。

朋友们,你小时候夜晚抓过黄鳝吗?现在呢?


下坝毛哥


当然有了,因为咱们这儿是山区,大部分的农田都是梯田,一台一台的,农田用水本来就不是很方便,每到春耕的时候,农田蓄水就是个大问题,如果被黄鳝把农田给钻穿了,那就更蓄不了水了。

抓黄鳝的方法咱们这边现在主要用的方法有两种:

一、用夹子夹,抓黄鳝的夹子跟其他的夹子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因为黄鳝的身体特别滑,一般的夹子根本架不住,咱们都是用竹块自己做,竹夹子的原理跟火钳差不多,在夹子的前端雕出锯齿,防止被抓住的黄鳝又逃了。在后端握手的地方还得用另一块竹块做成一个弹簧装置,以便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只是用竹夹子夹黄鳝得需要一定的技巧,刚用的人是不容易用它夹到黄鳝的。

二、放地笼子,也就是黄鳝笼,这个方法就要比第一种方法轻松的多,到了晚上咱们就把黄鳝笼放到农田里,在入口处放些蚯蚓这样的诱饵,再用些杂草把笼子盖起来,黄鳝去吃蚯蚓时就会误钻到笼子里面去,等它想钻出来时已经晚了,因为入口处有倒钩,是只能进不能出。放好笼子后咱们就坐等收获吧。切记放笼子时不能把笼子全部淹在水里,这样的话抓到的黄鳝也会被水给淹死。

以前咱们这儿还用药药过黄鳝,用蓄电池做的土装置电过黄鳝,现在提倡环境保护,这些方法已经不用了。好了,享受大餐了。



大山里的小村倌


农村还是有一些人没有外出务工的,常年在村里面靠捕鱼摸虾,下地笼之类的为生。他们晚上抓鳝鱼一般要么就带个强光手电筒,徒手抓,要么用自制的竹夹子,以前还有的用电和药,现在不准了。现在常见的就是有一些人用饮料瓶子做的鳝鱼笼,骑个摩托车或者电动车,拖着两大框。傍晚的时候在田间塘边找位置,第二天早上再去收


我是endy


小时候我爸爸就经常在夜里出去电鱼,也会有黄蟮带回来,不是用手电筒照。夜里拿手电筒出去不背电鱼机的话,就是到田里照青蛙(田鸡)了。现在很少见有人去抓的,不是没有,是很少很少了。

现在农村的河里,池塘,都很少鱼了,除非放养了鱼苗的或许承包的那种鱼塘,没人管的那些小池塘,都见不到几条鱼了。我弟就喜欢抓鱼,每次去也抓不到几条,还不大,田螺就一大堆,拿着装菜的篮子随随便便就能装满带回来。





锐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