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羞辱她,丫头婆子怠慢她,但她仍是极贤的妻,极善的女子

《红楼梦》,可以说是一部专为女性做传记的书。贾府整个家里家外、上上下下的女子,以及宝玉等人所遇到的贾府外不知名姓的许多女子,都是既精彩、也值得叹惋的生命。

安徒生的故事里,都是童话,而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但曹雪芹的故事里,都是现实,而现实,是值得品尝的。

曹雪芹的故事里,有一个嫁给了王子的“灰姑娘”,她就是尤氏

凤姐羞辱她,丫头婆子怠慢她,但她仍是极贤的妻,极善的女子

尤氏的出身,和灰姑娘非常相似。她家境一般,全书中未见尤氏身边有任何陪房媳妇,所以她的陪嫁里,很可能是没有丫头的。尤氏的身世较为凄惨,应该是母亲早逝,因此父亲续娶了尤二姐和尤三姐的母亲尤老娘,尤老娘就这样带着两个拖油瓶一般的女儿,嫁到了尤家。再后来,尤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凭借着自己端庄的品貌和良好的性情,再加上几许缘分和偶然,就这样嫁到了贾府这样的豪门贵室做续室太太。

尤氏嫁的是贾府的族长贾珍。拿贾珍比作“王子”,虽然有些牵强,但也说的过去。因为以贾府的地位和贾珍的身份,贾珍即便不是贾府的“王子”,也绝对算得上是宁国府的“王”了。尤氏嫁给贾珍之后,身份地位以及生活条件,肯定是大大地改善了。

以上是尤氏和童话里的灰姑娘相似的地方,而她们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尤氏的继母和妹妹,都不太坏。同时,灰姑娘嫁给了王子之后,“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尤氏嫁给了贾珍之后,虽然生活中有点滴快乐,比如妯娌姐妹间的嬉笑玩耍,但也有辛酸。这辛酸,多半是因为,贾珍的为人实在太差劲。

凤姐羞辱她,丫头婆子怠慢她,但她仍是极贤的妻,极善的女子

尤氏最后的命运走向如何,我无从得知。可这样一个女人,虽然青春已逝,和大观园里的姑娘们相比较,她在年龄、才情等方面也都不占优势,但是,尤氏依然是能令我刮目相看并欣赏的一个女子。

从《红楼梦》的故事开始起,尤氏的年龄就可能是30多岁了,她虽然没有生育,但也是个有儿子和儿媳的女人。放在现代社会,这样的年龄的女子,还是很有魅力的。尤氏的生存环境,说起来,还是比较艰难的。

丈夫贾珍是个胡作非为、品行不端的人,正事不做,一味吃喝玩乐、聚众赌博。尤氏劝阻不了贾珍,原因很简单:人微言轻。她只是续室,也没有强大的娘家背景可以做依靠。她唯有牢牢遵从三从四德的要求,做好她续室的本分。

贾珍待她,也算得上是尊重的。夫妻相处的表面工作,也做得很足,有什么事情,诸如给媳妇请大夫、置办中秋节的酒席大小事,都会和尤氏好声好气地商量。

虽然如此,尤氏却也过得并不太平,有很多件大小事,她都忍辱负重地承担了。贾珍父子贪恋美色,和尤氏的两个妹妹不清不楚。尤二姐又看上了贾琏,一心想着和大姐一样也嫁入豪门过上体面富贵的生活,直到后来,东窗事发,凤姐大闹宁国府,对尤氏又啐又哭又骂又羞辱,“把个尤氏揉搓成一个面团”,极尽侮辱。比如凤姐说尤氏:

凤姐羞辱她,丫头婆子怠慢她,但她仍是极贤的妻,极善的女子


“你发昏了?你的嘴里难道有茄子塞着?不然他们给你嚼子衔上了……自古说:‘妻贤夫祸少,表壮不如里壮。’你但凡是个好的,他们怎得闹出这些事来!你又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就只会一味瞎小心图贤良的名儿。总是他们也不怕你,也不听你。”

自己继母带来的妹妹给自己惹来的麻烦,尤氏事前就知道这样做不好,但是劝不动贾珍父子,对这个妹妹也不方便管许多。凤姐找上门来闹,可以说这是妹妹尤二姐给自己惹来的麻烦,但是,直到尤二姐吞金去世,尤氏没有怪过这个妹妹,还亲自来看了这个妹妹最后一眼,也痛哭不已。

也许是因为,同为女子,尤氏知道穷怕了的尤二姐,难免会有一颗攀富求荣的心,也就能理解她了。

凤姐羞辱她,丫头婆子怠慢她,但她仍是极贤的妻,极善的女子


平时的生活中,尤氏忍受着底下丫头、媳妇对她的怠慢。比如:给贾母操办八十大寿的时候,别人都吃了饭,她忙前忙后地忙了几天,有一次到了饭点却还饿着肚子没吃到饭,凤姐自个儿先吃了没喊她来吃。再比如,在贾母处,奴才给她盛下人吃的饭。还有,在李纨的住处洗脸的时候,大丫头拿自己的脂粉给她用,小丫头不按规矩伺候她洗脸……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差不多的小事,尤氏总是轻轻一笑而过,不去计较太多。地位是续弦太太,娘家是毫不起眼的,甚至都上不了大台面。个性是偏软弱的,丈夫又是个一味好色只管花天酒地的,而且自己膝下也没有一儿半女。在贾府里,尤氏和妯娌凤姐、李纨相比,真的就只能低调行事,否则奴才们给她暗地里使绊子,看她的笑话,都看不完呢。

然而,在这样环境里生存着,尤氏的性情,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也有人在经历了挫折或者羞辱折磨之后,性情改变,变得自私、狭隘、可怕,但尤氏不是。比起养尊处优的李纨,尤氏有许多人情味儿。

凤姐羞辱她,丫头婆子怠慢她,但她仍是极贤的妻,极善的女子

在贾府里,除了姑娘们之外,活得不痛快的女人很多,邢夫人活得不痛快,王夫人也算是这样,薛姨妈是,尤氏肯定是。只不过,和她们不同的是,尤氏把生命活得美好了。

凤姐说尤氏没口才、没能力,果真如此吗,尤氏就没有一点办事能力吗?非也。

贾母授命尤氏操办凤姐的生日,尤氏能花少钱办好事。原文说,尤氏把凤姐的生日宴会打理得“十分热闹,不但有戏,连耍百戏并说书的男女先儿全有,都打点取乐顽耍。”

薛姨妈看上了刑岫烟,想说给侄儿薛蝌做媳妇,贾母又命尤氏婆媳办理。

贾敬突然去世后,贾府的男人都没在家,尤氏一个女人家,卸妆之后,锁了道士,带了媳妇出门,请大夫看病诊断去世原因,又派人飞马报信通知贾珍,还装裹好抬到铁槛寺停放,命天文生挑了日子入殓,开丧破孝,做起道场。一系列事项全都处理得有条不紊。如果不是胸中有丘壑,妇道人家碰到这样的大事,估计都忙乱了阵脚,更何况妥善办理呢。

不仅如此,在踩低就高的贾府里,尤氏对待妾室,格外宽容。这种宽容,不是凤姐说的图表面文章做给别人看的,这种宽容和理解,是小家子出身的尤氏天性里带来的善良和温和。

凤姐过生日,她指名道姓地要赵姨娘、周姨娘二位也凑份子,贾母高兴,也就答应了。尤氏暗暗跟凤姐说,你还不满足,还拉上两个苦瓠子作什么?

后来,尤氏自己做主,私自把赵、周两位姨娘的分子钱给退换给她们了,为了免去她们的后顾之忧,尤氏说,即便有什么事,我来担着。原文说:

(尤氏)见凤姐不在跟前,一时把周,赵二人的也还了。他两个还不敢收。尤氏道:“你们可怜见的,那里有这些闲钱?凤丫头便知道了,有我应着呢。”二人听说,千恩万谢的方收了。于是尤氏一径出来,坐车回家。


对贾政的小妾尚且如此,再反观尤氏和自己家小妾的关系,不难发现,这几个女人倒是相处得融洽而自在。用凤姐的话说,尤氏没事时,常带着佩凤、偕鸾到大观园玩。反观邢夫人和王夫人,她们闲着没事时候,谁还把小妾带身边了吗?

在第七十五回里,佩凤来传贾珍的话,尤氏和她之间的对话,既亲切,也融洽,就如同婆媳之间的讲话一般家常、自然:

佩凤道:“爷说了,今儿已辞了众人,直等十六才来呢,好歹定要请奶奶吃酒的。”尤氏笑道:“请我,我没的还席。”佩凤笑着去了,一时又来笑道:“爷说,连晚饭也请奶奶吃,好歹早些回来,叫我跟了奶奶去呢。”尤氏道:“这样,早饭吃什么?快些吃了,我好走。”佩凤道:“爷说早饭在外头吃,请奶奶自己吃罢。”尤氏问道:“今日外头有谁?”佩凤道:“听见说外头有两个南京新来的,倒不知是谁。”

尤氏和贾政之间,多半无法琴瑟和鸣,但她和佩凤之间,却可以一团和气。

三十多岁的尤氏,在宁国府里走着,平静地生活着。偶尔夜半回府,也会偷觑丈夫贾珍和一群纨绔子弟花天酒地,纵然不屑且厌烦,也只能淡然处之。


她是嫁入豪门的灰姑娘,却也在自己的生命中,活出了另一种独特的美好的姿态,温暖着如深海般侯门里另外那些卑贱孤独、同样无助的灵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