膩害!蒙醫蒙藥從草原走向世界!

膩害!蒙醫蒙藥從草原走向世界!

翻起民族醫藥這本典籍

蒙醫藥可是極其重要的一章

歷史悠久的蒙醫藥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

關注蒙醫藥

2018年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發佈了

《內蒙古自治區振興蒙醫藥行動計劃》

站在新的起點

蒙醫蒙藥從草原走向了世界!

內蒙古制定方案推動蒙醫藥“走出去”

腻害!蒙医蒙药从草原走向世界!

1956年,內蒙古自治區建立了內蒙古醫學院,1958年在全國西醫藥院校中第一個設立了蒙醫專業。

1980年,在通遼市成立內蒙古民族醫學院,1987年改為內蒙古蒙醫學院。

2008年,蒙醫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2年4月28日,內蒙古自治區國際蒙醫醫院在呼和浩特成立。

2013年2月份,蒙醫藥學受邀參加聯合國美國紐約總部召開的“南北對話高端論壇”。

科右中旗蒙醫藥“科爾沁蒙醫藥浴療法”於2014年被列入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16年12月30日,通遼市正式被命名為“中國蒙醫藥之都”。國內最大的蒙藥生產基地、蒙藥材種植基地、國內最早成立的蒙藥廠都在這裡。

2010年,頒佈實施《內蒙古自治區蒙中醫藥條例》。

2016年,內蒙古自治區出臺《蒙醫藥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6—2020年)》。

2018年,內蒙古自治區發佈了《內蒙古自治區振興蒙醫藥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擴大對內外開放,拓展發展新空間,要讓蒙醫藥進可持續發展。

蒙醫藥已經實現了規模化、科學化、國際化、品牌化、產業化,正在邁向信息化的道路。

蒙醫藥如何從草原走向世界?

腻害!蒙医蒙药从草原走向世界!

——加大對俄羅斯、蒙古國市場的開發力度,加快開發國際新興醫藥市場,優化產品出口結構,推動出口產品由原料藥、蒙藥材中藥材等初級加工產品為主向高端製劑、自主創新類藥物、保健品轉變。

——借力同仁堂等大型中醫藥企業國際化,大力推動蒙醫藥“走出去”,提高國際社會認知度。

——積極擴大特色中藥、生物製藥、化學藥品、保健品和醫療器械出口規模。

——加強蒙醫藥對外交流合作,建設蒙醫藥國際交流合作平臺,舉辦好蒙醫藥論壇及博覽會,積極與國際科研機構、醫療機構開展合作,推動建立國際蒙醫藥產業聯盟。

——支持內蒙古國際蒙醫醫院等國家確定的對外貿易先行先試機構到境外開辦醫院、連鎖診所,建立蒙醫藥中醫藥國際合作交流基地。

——推動已獲得專利保護的原研藥國際臨床研究和註冊,加快品牌仿製藥物國際註冊認證。

——制定和公佈道地蒙藥材中藥材重點發展品種目錄、瀕危保護品種目錄和重點種植基地目錄,推進國際註冊認證。鼓勵蒙藥企業申請國外專利,形成有效的海外專利佈局。

瞭解蒙醫藥

★蒙醫藥的歷史

《蒙古秘史》記載:一次在作戰中,成吉思汗頸部受傷失血,在危急關頭,他的部下半夜不顧性命衝破敵人包圍,去尋找酸馬奶應急,這說明在一千年前的蒙古部落,對失血過多的人用酸馬奶來搶救,已成為熟練經驗。

在《四部醫典》中記載:針刺、放血從北方傳到內地,在北方盛行。

元太醫忽思慧於1330年用漢字撰寫了《飲膳正要》一書,這是蒙醫藥學的第一部典籍,也是中國營養學研究的開山之作,李時珍將其中部分內容收入《本草綱目》之中。

世紀著名蒙醫藥學家佔布拉著《蒙醫金匱》一書,記述了蒙醫治療各科疾病的方藥兩千多首,是一部較完整的蒙藥方劑集。

1963年內蒙古多倫頭道窪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砭石針,1978年在內蒙古樹林召公社出土的青銅針,被考古學界認定為用於針灸,這讓蒙古高原的醫藥學歷史一下推到了久遠以前的石器時代。

腻害!蒙医蒙药从草原走向世界!

蒙醫蒙藥傳奇人物

腻害!蒙医蒙药从草原走向世界!

忽思慧

忽思慧(13世紀末~14世紀初),著名蒙醫、營養學泰斗。元代曾任飲膳太醫一職,著有《飲膳正要》一書。

忽公太

忽公太(14世紀),元代蒙古族針灸學家,元翰林院醫學士,撰有《金蘭循經取穴圖解》。

墨爾根·綽爾濟

墨爾根·綽爾濟(18紀初),蒙古族東土默特人,著名外科醫學家,善醫外傷,對治療骨傷有傳統的獨特秘方,對於關節僵直,他已經採用類似現代推拿的治療方法。

伊喜巴拉珠爾

伊喜巴拉珠爾(1704~1788),青海蒙古族,著名蒙醫理論家,他根據藏醫、印度醫學、中醫之精華提出了六基症、寒病、十大要症等獨特理論,充實和發展了蒙醫學理論,為近代蒙醫學理論奠定了基礎。

羅布僧蘇勒和木

羅布僧蘇勒和木(1740~1810),著名蒙醫學家,正鑲白旗人,所編著的《認藥學》書中對每味藥的形態、產地、性味、功能、質量優劣等方面作了全面、系統地闡述。

佔布拉卻吉丹金普仁來

佔布拉卻吉丹金普仁來,著名蒙藥學家,著有《秘訣方海》《寶生方海》《宇宙廣論》等經典著作。

佔布拉道爾吉

佔布拉道爾吉,傑出蒙藥學家,奈曼旗人,著有《蒙藥正典》一書。

龍日格丹達爾

龍日格丹達爾(1842~1915),喀拉喀蒙古人,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著名蒙醫藥學家。

伊希丹金旺吉拉

伊希丹金旺吉拉(1853~1906),鑲白旗人,著《珊瑚驗方》(藏文)、《醫學歌訣》(藏文),是用歌賦體寫成,在蒙醫史上是首創。他製作的3個鑲飾藥袋和銀製圓花勺,為研究蒙藥劑量提供可靠依據。

古拿巴達拉

古拿巴達拉(1892--1972),遼寧阜新人, 30歲時授予“道布其額木其”這一蒙醫最高殊榮,並開始招收徒弟,至1949年培養出蒙醫藥人才200多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瑞應寺主持創辦中國第一所蒙醫學校。

白清雲(雲丹扎木蘇)

白清雲(1912--1989),遼寧阜新人,中國第一個蒙醫教授。主持藏文《四部醫典的》蒙文翻譯工作。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蒙醫分卷》。

羅布桑(1932~2006)

阿魯科爾沁旗人,蒙醫學教授,蒙藥學專家,國內首任蒙醫學博士研究生導師,編著有《蒙藥學》《蒙藥炮製學》等全國統編教材。

蒙醫藥的幾種療法

“天人一脈”是蒙醫藥的精髓,“寒熱平調”是蒙醫療法之根基。“三根學說”為主要理論基礎,“七素三穢”“陰陽五行”、“五元學說”是重點。

腻害!蒙医蒙药从草原走向世界!

蒙醫以灸療為主,且擅用火針。火針是用火燒紅的針尖迅速刺入穴內,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本法具有溫經散寒,通經活絡作用,因此在臨床可用於對虛寒癰腫等症的治療。蒙藥以植物藥為主。古人將蒙藥藥性總結為重、油、寒、鈍、輕、糙、熱、銳等八種。蒙藥的近代分類方法有三種,即按藥用部位,科屬或藥物效用來分。隨著藏族的《四部醫典》傳入蒙古地區,藏藥對蒙藥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部分藏藥亦被蒙醫收用。

腻害!蒙医蒙药从草原走向世界!

蒙醫震腦術

木臼法:備一木臼,以百會穴為中心把木臼扣在患者頭上,臼口墊以柔軟厚布壓墊,使之緊貼於頭皮。然後用小木棒敲打臼底,以三次為一拍,共敲二十一次。

棒擊法:讓患者端坐椅上,助手用雙手固定患者頭部,術前用寬繃帶沿耳上包繞其頭部,把繃帶之兩頭接在疼痛一側,右手拿木棒,距頭部一寸處用力打擊布頭三次。繼而在頭部之另三側依同法各打擊三次。以上手法結束之後,把用黃油煎過之山羊羔毛敷於頭上,再用粗白布包纏保持三週。術後在鬆動之骨縫處施以艾灸。

腳底敲擊法:令患者仰臥,貼腳底放一小塊木板,在木板上進行敲打,此法亦能使被震動之腦恢復。

蒙醫望診

是醫生用視覺觀察病人外部精神狀態、色澤、形體、姿態以及局部情況的異常變化以推斷疾病情況的一種診察方法。

望整體:望體態、膚色、精神狀態。

望五官:根據五官的形態顏色症狀來判斷疾病。

排洩物:主要通過觀察尿來診斷疾病。

蒙醫觸診

醫生通過手的感覺進行診斷,進一步明確望診和問診所不能肯定的問題,包括脈象、溫度、壓痛、位置、大小、輪廓、移動性、表面性質、硬度等。其中診脈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通過診脈可以判斷疾病的性質。

蒙醫問診

蒙醫診斷疾病時運用問、望、觸三種方法,即三診來觀察和掌握患者的體徵及症狀,將獲得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對疾病作出正確的判斷。醫生對病人或家屬,通過正面或側面進行查詢,以瞭解病情的一種診察方法。主要包括:問病人的生活環境與生活習慣、既往病史、家族病史、平素體質、疾病的發生發展及演變過程、治療經過等。

蒙醫藥的三位國醫大師

腻害!蒙医蒙药从草原走向世界!

策·蘇榮扎布(2009年,首屆國醫大師)

腻害!蒙医蒙药从草原走向世界!

巴·吉格木德(2014年,第二屆國醫大師)

腻害!蒙医蒙药从草原走向世界!

包金山(2017年,第三屆國醫大師)

★未來目標——2020年要實現“人人享有蒙醫藥中醫藥服務”

目前,內蒙古蒙醫藥中醫藥政策體制逐步完善,運行機制日趨健全,事業發展紮實推進,打開了集醫療、預防、保健、科研、教育、文化於一體的全新發展格局。全區基本建立起以自治區級蒙醫中醫醫院為龍頭、盟市級蒙醫中醫醫院為骨幹、旗縣級蒙醫中醫醫院為基礎、蘇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及嘎查(村)衛生室為網底、其他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蒙醫中醫科為補充的佈局合理、功能完備、特色鮮明的蒙醫藥中醫藥健康服務體系,爭取到2020年,實現“人人享有蒙醫藥中醫藥服務”的目標。

威武!海上閱兵,有我“烏海艦”!

注!意!啦!楊柳絮可能引發這種災害!

美爆了!運動公園噴泉今夏約起來!

烏海機場5月起恢復此航班!

審核:李 剛

出品:烏海日報社新媒體部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腻害!蒙医蒙药从草原走向世界!腻害!蒙医蒙药从草原走向世界!
腻害!蒙医蒙药从草原走向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