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理财正确打开方式?徐建明老师颠覆你对理财的认知

什么是理财正确打开方式?徐建明老师颠覆你对理财的认知

什么是理财正确打开方式?徐建明老师颠覆你对理财的认知

什么是理财正确打开方式?徐建明老师颠覆你对理财的认知

交流的时候,听到很多小伙伴儿说,好多书讲半天,都是存钱储蓄、收入分配,控制消费,管的都是我自己挣来的钱,怎么让我挣更多钱呢,一点儿没提,可见理财书多数不靠谱。

还有的小伙伴儿说,都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我这可是积极理财呢,好容易存够了一笔钱准备买第二套房,谁知首付又翻了倍,真不知如何是好了。

又有的小伙伴儿说,今年年初股市大涨,我还真提前就埋伏上了,可是,有的是卖早了,还有的是没及时上车,我是赚钱也难受,亏钱也难受,这哪是理财,完全是受罪啊。

正好最近在读《徐建明谈理财》这本书,发现大伙儿谈到的这些问题,徐建明老师都在书里给出了答案。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叫“观念决定一生的财富”,不仅告诉我们怎样理财,更告诉我们怎样整理生活,怎样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

徐建明老师1993年留学北美,获得加拿大投资顾问资格,先后在当地的证券和资产管理公司就职。身为美国注册理财师协会中国区首席专家,不仅创办了理财顾问和培训公司,还在银行业、保险业等多个金融领域都担任专家讲师,更是北大、清华这些国内首屈一指的高等院校中MBA和EMBA课程的特聘教授。除了服务客户,他的专业培训和公开演讲,令超过3000名专业理财师和超过30万名听众受益。

《徐建明谈理财》这本书主要分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告诉我们要成为金钱的主人,提出理财的终极目标是“生命满足感最大化”,倡导大家提升驾驭财富的能力。

第二部分讲的是新常态下的理财策略,提出个人理财不仅要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量身定制。

第三部分讲投资如种树,提出理财是长期的终身大事,解读了负债、花钱、投保、买理财产品、买股票、投资自己等各种理财形式,还分析了“月光”、“啃老”、“中奖”、“投机”、“乐退”等财富心态。

这本书有理论、有感悟、有故事、有案例,深入浅出,又接地气,读完引发了我很多共鸣,更颠覆了我的许多固有认知,在此和小伙伴儿分享3点:

第一,理财不只是赚钱,金钱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拥有更好的生活。

什么是理财正确打开方式?徐建明老师颠覆你对理财的认知

理财不只是赚钱,金钱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拥有更好的生活。

老钱是一位企业家,工厂年利润两三百万,还有多套房产用于出租,每年的房租收入近百万,银行存款近千万。当他找到理财规划师的时候,提出的唯一要求竟然是资产投资收益最大化。细聊下来,理财师发现,老钱家庭的日常开销每月也就8000多,全家一年也花不到20万。要说赚钱是为自己?老钱这么多年来都是是早出晚归在工厂忙碌,除了房子大了,出门有车之外,现在千万身家的生活和前些年百万资产根本没有区别。要说赚钱是为了家人?老钱的太太8年前是白天炒股,晚上打牌,现在还是如此,唯一的区别也就是炒股的钱从8年前的3万元变成了现在的300万。

很多人赚钱能力超强,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并不具备驾驭金钱的同等能力。或者说,在忙于挣钱的时候,没有更多时间来思考金钱的真正意义。

一个理财工作室的海归合伙人提到,国外人找理财规划师寻求服务,要解决的问题可谓五花八门,比如处理债务、养老规划、税收筹划、孩子教育基金、家庭应急款项、遗产安排等等。可是在国内,客户来到工作室,几乎只有一个问题,怎么赚钱?怎么抓住市场机会赚快钱?就差没提出要一夜暴富了。

有一则古老的意大利谚语说:“让金钱成为我们忠心耿耿的仆人,否则,他就会成为一个专横跋扈的主人。”我们都听过巴尔扎克笔下守财奴的故事,大家必然不想成为那样的人。拥有财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善于支配财富,达成生活的目标。只有金钱被用来改善生活,带给我们轻松和欢乐,帮助我们实现梦想的时候,才是真正实现了价值。

第二,理财需要量身定制,针对不同人生阶段进行的长期整体规划。

什么是理财正确打开方式?徐建明老师颠覆你对理财的认知

理财需要量身定制,针对不同人生阶段进行的长期整体规划。

小张35岁,年薪25万,妻子33岁,年收入7万,俩人有一个5岁的宝宝,除了工资,家里还有一套房子用于出租,每年有8万的租金收入。一年40万的进账,标准小中产啊,挺完美了是不是?可是,小张和妻子还是无限焦虑。因为这40万里,每年还各种贷款就要25万,各种生活消费一年花10万,能存下来的也就不到5万块钱。

对此,理财师给出了建议,那就是卖一套房,还一部分贷款,然后再建立一个金融投资组合,同时给作为家里赚钱最多的小张安排一份保险。有小伙伴儿马上要说了,这不是坑人嘛?不仅没提怎么挣钱,还让客户变卖房产,没了房子,少了租金收入,等于少挣钱了啊。

别说,小张听从了建议,卖房之后,家里少了10万的还贷支出,现金流立马充沛起来,和妻子明显没有以前那么焦虑了,明明没多挣钱,生活水平却提高了,幸福感比以前强好些。不用多挣,不用节省,只是调整结构,就为小张家未来各个阶段都做好了一定的财务安排,还增强了整个家庭的抗风险能力,相当于建立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财务体系。

问题是,理财师的专业建议容易给,难的是我们能不能接受。理财让卖房子,恐怕好多小伙伴儿一时还难以想通吧。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 困难的不是找到方法,而是转变固有思维,提升认知,不要死守和金钱的不健康关系。而这个,更多的不是基于对市场的判断,而是对金钱和的认识和把握。

都卖房就能解决问题吗?肯定不是。上面的理财建议只是针对小张的家庭。理财方法没有固定模式,更没有通行版本。关键在于量身定制,在真正明确自身的财务情况以前,还是不要贸然接触投资产品或投资渠道。再有,家庭的资产配置一定要符合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顺势而为,才能迎风飞扬。

第三,赚钱亏钱都难受,只是心理在作怪。

什么是理财正确打开方式?徐建明老师颠覆你对理财的认知

赚钱亏钱都难受,只是心理在作怪。

想一想,你几天前就买好了一张1000元的音乐会门票,这可是省吃俭用,梦寐以求得来的,自己喜欢的歌星呢。下了班,吃过饭,兴冲冲感到音乐会现场,却发现票丢了,简直急死,要想进场,只能再花1000买票,你还会买吗?

再想想,同样是期盼已久的音乐会,票价也是1000元,你打算当天到现场再买票,这里咱不说票买不着或者黄牛提价的问题啊~到了音乐会现场,你发现单位刚发的1000元购物卡丢了,这时,你还会花1000元买票听音乐会吗?

这是一个真实的实验,结果是,第一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不会再买票了,而第二种情况下,很多人又都选择了买票。其实,两种情况没什么不同,都是要决定,在损失了1000元之后,会不会再花1000元做同样的事。可是,大家的决定却大不一样。

回到前面小伙伴儿提的炒股问题,说具体点儿,买的股票从10块钱涨到15块钱,卖出赚了一笔,还没高兴几天,股票又从15块钱涨到30块钱,这下肠子都悔青了。相反,买的股票从10块钱跌到5块钱,当机立断止损卖出后,又从5块跌到3块,虽然赔了一半,却感觉逃过一劫,甚至觉得自己很幸运。

这都是心理在作怪。无论是前面的1000元丢了,还是股票涨跌卖出了,都已经发生,和我们没有关系了。但是,它们的影响却没有消除,甚至还会妨碍我们下一步的理财决策。

本质上,我们追求的不是财富的最大化,而是幸福感的最大化。所谓财务自由不是说有金山银山,更没有一个数字标准,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不用再为工作赚钱发愁,就是实现了财务自由,这和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需求是挂钩的。其实也很简单,幸福源于比较。要不怎么有句话呢,决定我们幸福还是不幸福的,不是我们自己有多少钱,而是邻居有多少钱。

你看,说了这些,我们提到理财,是不是不再只理解是该买房子还是买股票,或者有什么投资机会能够一夜暴富了呢?同样,理财,关注的也绝不仅仅是钱,而是我们自己,我们的目标和生活,就像徐建明老师说的,理财就是理人,就是理生活,生活安排好了,财务自然就安排好了。

好啦,今天就先聊到这里啦,喜欢今天话题的小伙伴儿,或者有自己感兴趣的理财话题想要进一步讨论,欢迎留言和关注哦,我们一起讨论理财中的那些事儿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