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遺產,盤活並令其富有生命活力

工業遺產,盤活並令其富有生命活力

隨著後工業時代的帶來,承載著中國工業發展軌跡和工業文化精神的傳統工業遺存,被更先進的機器設備和更現代化的機械廠房所替代。隨著傳統工業遺存一同被抹去的,不僅是工業化的發展印記,更是老一輩產業工人對城市的記憶,是他們努力與時代同頻的奮鬥精神。

工信部部長苗圩曾言,“實施製造強國戰略,不僅需要技術發展的剛性推動,更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撐。”

為了保護這些工業遺產,避免在遺產利用過程中因對工業遺產核心價值把握不準,而產生的二次破壞風險。工信部在全國範圍部署開展了國家工業遺產認定工作,並於近期出臺了《國家工業遺產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以促進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建立科學化、規範化的國家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機制。

工業遺產不是“不動產”

《暫行辦法》提出支持利用國家工業遺產相關資源建設工業博物館,發展工業旅遊,建設工業文化產業園區、特色小鎮(街區)、創新創業基地,培育工業設計、工藝美術、工業創意產業等,鼓勵在有效保護國家工業遺產的前提下,把加強工業遺產合理利用作為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舉措,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發掘價值活化利用

當前一些地方或企事業單位已經積極探索出了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新模式。他們突出行業特色,既加強保護又注重“活化利用”,一方面注重突出工業遺產原生功能的延續使用和展示,另一方面積極發掘文化價值,通過打造工業博物館、工業文化主題公園、工業旅遊精品線路或產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等,在實踐中取得積極成效。

工業遺產,盤活並令其富有生命活力

工業遺產增強實體經濟體驗性的六種“玩法”

第一種玩法:建設雙創園區,寓新於舊。利用廢棄的工廠、礦區等園區要素,直接打造升級版的工業旅遊或工業設計新園區。新園區當然要避免開展傳統產業,而應當以工業設計等創意產業為主,加之以相關配套,開展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創新、創業活動。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北京798,原為北京華北無線電聯合器材廠,通過改造空置廠房和建築,發展成集畫廊、藝術中心、設計公司、酒吧等當代藝術、建築空間、文化產業與城市生活環境有機結合的創意空間。

第二種玩法:建設特色小鎮,寓工於“色”。特色小鎮是近年興起的新興事物,是一種產業與城鎮深度有機結合的空間發展模式。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關於推進工業文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結合區域優勢和地方特色打造一批工業創意園區和工業文化特色小鎮,突出小鎮工業特色載體。

第三種玩法:建設工業博物館,寓神於物。近年來,每年都有兩會代表委員建議,根據地方工業遺產基礎建設各種類型的工業博物館,說明地方存在大量這類需求,並在以此方式加強工業遺產利用方面已經形成了一定共識。特別是有的設備不宜再利用,拆除成本很高,且又具有較高的歷史、行業和科普價值,可以博物館館藏的方式收藏再利用。一方面,可最大化挖掘和發揮其遺產的人文價值和工業精神,用於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愛崗奉獻等展覽教育活動;另一方面,可作為留下的珍貴實物檔案,為技術創新和科學研究提供參考。如坐落在瀋陽的中國工業博物館,已經成為工業文化傳播與中國工業史料的研究基地。

第四種玩法:打造工業旅遊綜合體,寓民於業。對於有的工業遺產資源,由於行政、行業、社會或地理方面的原因,不符合特色小鎮建設條件要求,不適合建設新園區或博物館的,可以退而求其次打造產業綜合體,同樣可以做到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增強產業吸引力。可在一些工業遺產基礎上配套商店、餐廳、咖啡廳、寫字樓,甚至住宅和娛樂休閒設施,將人們吸引並留在本區域樂活樂業。如江蘇南通唐閘古鎮,以古鎮豐富的近代工業遺產資源為載體,打造成為集遺產保護與展示、文化創意、休閒、度假、民俗、商務、娛樂、教育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工業旅遊綜合體。

第五種玩法:打造開放空間,寓產於民。由於產業演化和時代變遷,有的工業遺產所在地變成了居民區。產業漸漸消失但居民留了下來,並且某類專業的人口日益聚集。針對這種情況,就可以在居民區周圍建設工業點,針對某類人群發展特定產業。如德國魯爾工業區的“埃姆舍公園”,就是在原來蒂森鋼鐵公司的基礎上改造成為的煤鐵產業景觀主題公園,主要集聚的就是煤礦、鍊鋼專業的工人及家屬。

第六種玩法:打造旅遊度假地,寓教於樂。這種做法是直接發展旅遊業,而將工業實體要素作為旅遊內容“打包—包裝—裝入”,讓人們在旅遊遊玩過程中直接體驗工業發展或生產製造的過程,增強技術應用、產業體驗和品牌認知。這種做法的好處是,不僅可以針對已淘汰的工業遺產,還可用於正在生產的工廠之中。如上海的星巴克烘焙工坊,已經成為靜安區的一個旅遊景點,吸引很多人前往遊覽、體驗、消費。

工業遺產,盤活並令其富有生命活力

因地制宜,選擇適合本地的發展模式。對於工業遺產保護與再利用,必須充分挖掘可以體現各地在歷史、社會、建築及審美等方面的價值,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發展模式,賦予工業遺產新的功能。推進工業文化發展,發揚工匠精神、創新精神、誠信精神和企業家精神,不斷增強我國企業軟實力,是實現中國製造2025、建設製造強國的重要保障。

2017年國家確定了第一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它們是張裕釀酒公司;鞍山鋼鐵廠;旅順船塢;景德鎮國營宇宙瓷廠;西華山鎢礦;本溪湖煤鐵公司;寶雞申新紗廠;溫州礬礦;菱湖絲廠;重鋼型鋼廠;漢冶萍公司。

工業遺產,盤活並令其富有生命活力

工業遺產,盤活並令其富有生命活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