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鬧情緒,家長除了吼還能幹什麼?這3步讓你溫和搞定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免費獲得不同的育兒知識乾貨。

01

週末兼職輔導學生的時候,發生一件事,對我觸動挺大。

女孩很聰明,但學英語的時候常常不得其法,成績不太好。

在給她分析重點句型的時候,女孩突然眼淚簌簌地往下掉,斷斷續續抽噎著:"為什麼我怎麼背也記不住,怎麼學也考不好,我怎麼這麼笨呢?"

我怔愣了幾秒鐘,輕輕地將紙巾推到她身邊。

孩子鬧情緒,家長除了吼還能幹什麼?這3步讓你溫和搞定

思緒飄回十幾年前母親教我做作業的時候。

母親向來脾氣暴躁,每次看我不會做作業還莫名發脾氣的時候,從來只會批評指責。

我不想以這樣的方式對待女孩。教育的目的不只在於教授學識,還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我一邊觀察著小姑娘的情緒變化,一邊思考著解決辦法。

於是,等她稍微平復一些後,我拿出了剛剛的例句,和她一起拆分句子,尋找最合適的背誦方法,慢慢地,她由一開始的磕磕巴巴,變得駕輕就熟,流利自然。

02

回去的時候,我一直在想,今天對小姑娘的諄諄教導,又何嘗不是透過時光去安撫多年以前那個情緒崩潰,求助無門的自己呢?當年母親沒能對我做到的一切,終於讓給我在多年之後以另一種方式回饋給了自己。

那麼,在孩子崩潰的情緒的時候,身為家長和師長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美國兒童教育學家Jane Nelsen撰寫的一本《正面管教》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終生受益的社會技能和人生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在孩子情緒崩潰的時候,可以試試這三步。

第一步:積極暫停

發現孩子情緒崩潰時,我們需要由策略要有原則的安撫孩子的情緒——"積極的暫停"。這意味著你既不能惱羞成怒地與他進行權力爭奪,亦不能置之不理地放棄溝通。你要和善而堅定地將正在進行的事情按一個暫停鍵。

孩子鬧情緒,家長除了吼還能幹什麼?這3步讓你溫和搞定

你可以轉移對方的注意力,讓他暫時平復糟糕的感覺。

你也可以安靜地在一旁傾聽,給一個溫柔和鼓勵的眼神。

你甚至可以勇敢地抱住對方,告訴他我到過這兒,我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第二步:提出解決策略

暫停不等於終止,更不等於逃避,生活的本質還是面對。

這就進入到第二步,與他一起面對手頭上的事情,提出合理的解決策略。

你既可以盡情地要求孩子思考一些處理問題的理智、可行的辦法,也可以在他毫無思路時幫助他分解任務,引導他完成以目的為導向的行為。

孩子鬧情緒,家長除了吼還能幹什麼?這3步讓你溫和搞定

研究表明,孩子們更願意遵守他們自己參與制定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盡我們最大的努力,去幫助孩子在實踐過程中認識到,他具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所有看上去無法突破的障礙最後都會被消滅。

第三步:鼓勵自我評價

孩子跨越了一個障礙後,他付出的努力是需要被注意,被認可的。在這個時候,你不僅要給出你評價和讚揚,更要引導他去做自我評價,自我總結。

一味的說教和評價的確能短期的滿足孩子們心理上被認同的需要,但長期來看可能會使得孩子變成一個依賴於他人觀點的討好者。

你可以多坐下來聽聽他的成長,問問他的想法,啟發他形成完善的自我評價系統。

孩子鬧情緒,家長除了吼還能幹什麼?這3步讓你溫和搞定

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父母給出什麼顏料,孩子就會繪出什麼樣的畫卷。陪伴孩子成長,本身就是一項充滿挑戰的工作,但也是這樣的挑戰讓我們的人生更加豐盈而完整。

03

著名的兒童文學《小王子》中有這樣一句話: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小孩,雖然只有少數的人記得。

當我們教育孩子時,希望我們都能做一個記得自己也曾是小孩的大人,不苛責不驕縱永遠和善而堅定,感性而理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