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丧葬习俗一一转灵

在农村老人仙逝,在整个丧葬仪式中,有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仪式__转灵。

农村丧葬习俗一一转灵
农村丧葬习俗一一转灵

在河南农村丧葬习俗转灵是在抬棺进入墓地途中进行的一种仪式。在说转灵之前,我们先说说抬棺吧。

在我的家乡抬棺叫“抬大架”,也叫“搬杠”、“帮杠”。“抬大架”要有十七人抬,这其中有八个人“打墓”,主要任务是挖墓坑和“抬大架”。另外八个人是“搬杠”,他们的任务时帮“抬大架”。另外还有一个人叫“喝架”,他们的任务是出殡到入墓坑的总负责,也可以叫“执事”。在农村丧葬仪式过程中他们是最尊贵的人。在农村抬棺材的物件在我们这里叫“大架”。它是用两根很粗的方木做成,经过人工雕刻加工的,也很好看,有两根大木称,框架下有两条一米多长的板凳,分别固定在大架的两头。大架的两头有四个一架杆头,每个架杆头有两个小杠,有四个打墓人抬。

农村丧葬习俗一一转灵
农村丧葬习俗一一转灵

这十七个打墓人是最尊贵的。因为这十七个打墓人是负责整个埋葬过程的致关重要的人。挖墓坑和“喝架”的共九个人,事主是要封礼金的,也不算多,每人十元钱礼金,两包烟而已。中午吃饭时,打墓九人加上八个“搬杠”共十七人,响器班还要演唱,以示事主对他们的尊重,饭席中长孝子要代表弟兄几个向他们敬酒,娘舅家的人也要向他们敬酒,红白理事会的执事也会让厨师给这班人加几个较好的菜,一般都给他们按排两桌,他们喝的酒是事上见的最好的酒。

农村丧葬习俗一一转灵
农村丧葬习俗一一转灵

在出殡的途中,村上执事和娘舅家人要在路上仃歇时不仃的让烟,还很客气地主动要求替他们抬棺,但是抬棺人是不会让他们抬的。为什么对抬棺人这么尊重?就是让他们一路上让老人安安全全进入墓地。

下面我们就说一说主题转灵。在农村丧事中只要不是家庭条件特别差,都会请两班唢呐队的,因为转只有两班唢呐时,事主是会要求转灵的,转灵时一般有六个人组成,他们是有两个唢呐,两个笙,一个梆子,一个镲组成的,在这个仪式中其它乐器是用不上的。

农村丧葬习俗一一转灵
农村丧葬习俗一一转灵

转灵是在送葬途中进行的,“喝架”人是要选送葬途中最大的一片空地进行转灵,一般都会在村十字路口进行。这时乡邻都会到现场观看转灵表演,响器班的几个人是围着逝者棺材和一张八仙桌来进行表演的,这也是乐队的道具吧。响器班绕着棺材来回用“8”字形慢走、快走、跳方桌,连吹带跳,乐手们此起彼伏的跳跃,也伴随着他们声嘶力竭的尖叫把转灵表演达到高潮。现场的观众就在激昂的乐声和疯狂的跳跃尖叫声中感觉到转灵的雅致。

农村丧葬习俗一一转灵
农村丧葬习俗一一转灵

农村丧葬习俗转灵是古代所谓“架鹤西游”上天的美好愿望吧。

图片采集于网络,如有不适请告知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