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這樣打擊球員的自信心 真不如廢除!足協你說呢?

昨天晚上,中超第七輪廣州富力與深圳佳兆業的廣東“德比大戰”中,兩隊的U23球員再次成為足協U23政策的“犧牲品”,廣州富力的黎宇揚首發出場,但開場不到四分鐘就被替換下場,而深圳佳兆業的陳阜俊更是僅僅上場兩分鐘便又重新被換下。這荒誕無稽的一幕,從U23文件出臺之始,屢屢在中超上演,除了有極個別的球員能在中超球隊打上比賽之外,大部分的球員都只能算是“濫竽充數”,甚至包括希丁克的準國奧球員!

與其這樣打擊球員的自信心 真不如廢除!足協你說呢?

本年度的中超聯賽已進行完六輪,在前六輪的比賽中,有關U23球員的出場時間和出場次數本人做了一個統計:(按球隊劃分,只算中超)

廣州恆大:楊立瑜出場4次,340分鐘、嚴鼎皓出場2次,6分鐘、張修維出場6次,424分鐘、高準翼出場6次,533分鐘、鍾義浩出場2次,23分鐘。總時間:1326分鐘

北京國安:張玉寧出場5次,375分鐘、郭全博出場2次,113分鐘、劉國博出場2次,11分鐘、王子鳴出場6次,26分鐘。總時間:525分鐘

與其這樣打擊球員的自信心 真不如廢除!足協你說呢?

上海上港:陳彬彬出場4次,181分鐘、胡靖航出場1次,2分鐘、雷文傑出場2次,27分鐘、魏震出場5次,329分鐘、肖明傑出場1次、3分鐘。總時間:542分鐘

江蘇蘇寧:阿卜杜海米提出場1次,1分鐘、張凌鋒出場2次,134分鐘、高天意出場2次,28分鐘。總時間:163分鐘

重慶力帆:迪力穆拉提·毛拉尼牙孜出場6次,41分鐘、元敏城出場6次,540分鐘、尹聰耀出場4次,4分鐘、楊帥出場6次,469分鐘。總時間:1050分鐘

與其這樣打擊球員的自信心 真不如廢除!足協你說呢?

天津泰達:謝維軍出場4次,242分鐘、楊帆出場4次,341分鐘、王政豪出場2次,68分鐘、毛昊禹出場5次,87分鐘。總時間:738分鐘

廣州富力:黃政宇出場7次,247分鐘、馬俊亮出場3次,33分鐘、陳偉銘出場3次,3分鐘、黎宇揚出場3次,12分鐘、王鵬出場4次,125分鐘、韓佳奇出場1次,4分鐘。總時間:424分鐘

山東魯能:劉洋出場4次,319分鐘、李海龍出場4次,159分鐘、陳科睿出場4次,142分鐘、出場5次,102分鐘、趙劍非出場1次,3分鐘、劉超陽出場1次,1分鐘。總時間:726分鐘

與其這樣打擊球員的自信心 真不如廢除!足協你說呢?

深圳佳兆業:李強出場1次,15分鐘、李晉慶出場5次,76分鐘、周鑫出場7次,201分鐘、陳阜俊出場1次,2分鐘。總時間:294分鐘

上海申花:朱辰傑出場4次,347分鐘、蔣聖龍出場4次,188分鐘、徐友剛出場1次,90分鐘、叢震出場6次,458分鐘、周俊辰出場1次,7分鐘。總時間:1090分鐘

大連一方:汪晉賢出場5次,287分鐘、李帥出場5次,456分鐘、楊芳志出場3次,8分鐘、何宇鵬出場3次,20分鐘、張慧出場2次,6分鐘。總時間:777分鐘

河北華夏:高華澤出場4次,63分鐘、徐天沅出場4次,60分鐘、陶強龍出場5次,149分鐘。總時間:272分鐘

武漢卓爾:江子磊出場1次,41分鐘、黃博文出場4次,108分鐘、郭田雨出場4次,18分鐘、江敏文出場4次,71分鐘。總時間:

238分鐘

北京人和:劉博洋出場6次,367分鐘、張宇峰出場5次,252分鐘、劉鑫宇出場1次,7分鐘。總時間:626分鐘

天津天海:姚均晟出場3次,93分鐘、吳偉出場4次276分鐘、溫家寶出場4次,48分鐘、張源出場4次,180分鐘。總時間:597分鐘

河南建業:劉恆出場5次,363分鐘、杜長傑出場5次,97分鐘、出場1次,13分鐘、楊國元出場1次,1分鐘。總時間:474分鐘

與其這樣打擊球員的自信心 真不如廢除!足協你說呢?

除去傷病以外,中超前六輪U23球員出場總時間是:9862分鐘,總次數是217次,平均每次45分鐘,以每隊3名U23上場人數以及時間來算(3人/90分鐘=270分鐘),如果從平均數值來看,每場三個U23僅僅135分鐘的出場時間其實是合格的,就算三個U23球員打滿全場也就270分鐘!但凡事真不能以“平均”來看,就如同“平均工資、平均收入”一樣!這也是為什麼中超總是會出現“一分鐘球員”的怪現象!雖然有的球員能首發出場,甚至能打滿全場,但是大部分的球員幾乎都是“幾分鐘”先生!

與其這樣打擊球員的自信心 真不如廢除!足協你說呢?

先不說U23政策的錯與對,足協當初之所以制定這個政策,出發點就是為了能讓年輕球員踢上球,從而能慢慢的提高中國足球的整體實力,但各隊主帥在面對“成績和高薪”的壓力下,甭管是外教還是土帥都不敢輕易的使用年輕球員,除了像國安的張玉寧、恆大的張俢維、楊立瑜以外,其他的小球員很難在場上立足!一方面,自身的實力確實有限,另一方面,他們的經驗實在是太欠缺了!

與其這樣打擊球員的自信心 真不如廢除!足協你說呢?

足協的本意是好的,但他們卻忽略了競技體育的本質!任何一種體育項目僅僅依靠“政策”保護永遠上不去,更何況是足球呢?“沒有三兩三 ,哪敢上梁山”如果本身的技術水平不過硬,就算能上場又有什麼用呢?更何況,現在球隊的成績都是直接與主帥掛鉤,一旦成績出現大滑坡,主帥必然是第一責任人。下課是小事,關鍵是中超這麼“豐厚”的年薪,誰又原意輕易的放棄?

與其這樣打擊球員的自信心 真不如廢除!足協你說呢?

除了球員本人和俱樂部以外,中國足球的“急功近利”也是U23政策行不通的原因之一,但凡足協能早十年未雨綢繆,中國足球的現在和未來也不至於這樣!希丁克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問題是該如何解決呢?他的國奧隊裡能打上比賽的球員就那麼幾個,足協也不能、更不敢強制俱樂部使用U23球員,否則中超只會更加的雜亂無章!

與其這樣打擊球員的自信心 真不如廢除!足協你說呢?

說來說去,U23政策之所以會變成“雞肋”,不光是球員自身實力的原因,也是與俱樂部和足球環境息息相關的,像恆大與國安這樣實力比較強的,自然有“膽量”重用U23球員,關鍵的是他們也能“淘”到有實力的年輕球員,像武漢卓爾、深圳佳兆業以及成績不好的河北華夏幸福,誰敢長時間啟用年輕球員?對於他們來說,保級遠比培養後備力量重要的多!

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往往最先妥協的恰恰就是前者,足協的願望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最最重要的就是球員的自尊會遭到無情的打擊,與其這樣會不如廢除U23,能不能混到飯吃,就看球員自己的本事和造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