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斗鱼赴美上市,国内企业又迎“出海潮”

瑞幸、斗鱼赴美上市,国内企业又迎“出海潮”

美东时间4月22日早8点,瑞幸咖啡向美国SEC正式提交了招股文件F-1表格,融资额度未确定,承销商包括瑞信、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海通证券等机构。

除了瑞幸,斗鱼也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FORM F-1招股书,申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上市,证券代码为“DOYU”。

继去年国内公司赴美IPO数量创历史新高之后,2019或又将迎来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热潮。

自1999年中国第一家企业登陆纳斯达克以来,已经有超过200家企业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主板上市,在更低级别版块挂牌的中国企业数量更是数不胜数。

目前,美国三大主流交易所(纽交所、纳斯达克和美交所)挂牌交易的中国公司共有136家,其中包括中国石化、中国人寿、东方航空这样的国有企业,以及知名度极高的阿里、百度这类互联网巨头,还有很多上市前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但运作良好的中小企业。

瑞幸、斗鱼赴美上市,国内企业又迎“出海潮”

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制榜人范鲁贤感叹道:“几乎所有富豪的财富均通过国内或国外的资本市场获得”。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除了具有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的一些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特别的意义。从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来为自身的快速发展服务,起到了引进外资的作用。按照国际惯例和游戏规则办事,加快中国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步伐,提升中国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百度上市前的2004年,公司营业收入1400万美元,税后利润145万美元,净资产66.5万美元。2005年8月4日,中国百度股票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价从发行价每股27美元涨到最高154美元,创纳斯达克股市5年来首发上市涨幅最高纪录。现在股价171.02美元。使李彦宏一举成为2018年福布斯《财富》中国第8富豪,财富1007亿元。

鲁冠球曾自豪的说:“我们要用洋人的资本收购洋人的企业,做洋人的老板,赚洋人的钱。”

除了海外上市,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还有哪些经营策略和方法呢?

在牛津金融15班的课堂上,潘国陵老师还为企业家同学们介绍了几下几点:

瑞幸、斗鱼赴美上市,国内企业又迎“出海潮”

瑞幸、斗鱼赴美上市,国内企业又迎“出海潮”

瑞幸、斗鱼赴美上市,国内企业又迎“出海潮”

1、品牌战略

“只有品牌才能将产品的高价格转化成巨额利润。”

“中国制造”的品牌形象目前远远低于“美国制造”、“德国制造”、“日本制造”,而发达国家的大多数消费者都拥有自己熟知和喜欢的品牌。最有可能在海外市场成功树立自有品牌的中国企业,只能是那些在国内拥有庞大制造体系,低成本高质量制造经验;大规模经销网络和低成本销售力量的优秀企业。

中国能真正到国外投资办厂、建渠道、创品牌最有代表性的企业是海尔。

瑞幸、斗鱼赴美上市,国内企业又迎“出海潮”

现在海尔集团在海外拥有54个工业园区和制造基地,5个全球研发中心,66个营销中心,经销网点43000多个;在全球海尔建立了19个呼叫,23个站点,5600家网店。产品销售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球的设计、生产、营销网络。

2019年1月10日,欧睿国际市场调查结果:海尔第十次蝉联全球白色家电第一品牌,全球品牌零售量份额占比达到10.5%,品牌价值2218亿元。

2、借船出海

像海尔这样“造船出海”——投资办厂建渠道打品牌,成本高风险大。

麦肯锡建议:进入一个新的市场,除了投资办厂建渠道打品牌,还可以“借船出海”,步步为营。

“借船出海”——并购国外一些分销渠道和业已成型但因时运不佳的品牌,再将该品牌的生产业务迁至国内,借助国内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获益。

另外,与本地商家合作,还为中国公司带来更多了解当地市场和建立自己的海外能力的机会。

瑞幸、斗鱼赴美上市,国内企业又迎“出海潮”

正如万向集团前董事局主席鲁冠球所说:“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最难的就是你的产品怎么进入当地的市场,你的品牌怎么被人家认可。我们在海外收购的主要目的就是扩大我们在当地的经销网络和建立品牌。”

因此浙江万向集团,它先后收购美国舍利公司和UAI公司,利用本土品牌和渠道成功进入了美国市场。对于万向走出去这20多年来,它在海外投资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每年超过50%。甚至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政府将8月12日命名为“万向日”,在美国,这是唯一以中国企业名称命名的政府日。

3、跨国并购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乔治·施蒂格勒曾经说:

“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

复星集团就是一家高举产业整合大旗、擅长资本运作的民营企业。

瑞幸、斗鱼赴美上市,国内企业又迎“出海潮”

复星集团的发展史充满了“机会主义”的色彩,郭广昌和他的合伙人总是善于捕捉企业发展中不时出现的各种机遇。2010年他们敏锐的嗅到了国际化机遇,并创造性的提出“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创想,此后复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布局,在北美、欧洲、澳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频频开展收购。

数年的出海经历,带给了复星一系列优势和竞争力:第一从地理位置上看,全球投资了分散区域经营的风险;第二从增长动力上看,为复星找到新的增长点;第三从价值投资的角度看,复星购买的海外标的估值较低、安全边际较高;第四从协同效应看,这些海外资产和复星原有的业务能产生协同效应,降低成本或增加收入来源。而复星正在挖掘的低成本资金来源,更是一种新的价值来源。

瑞幸、斗鱼赴美上市,国内企业又迎“出海潮”

经历多年战略调整,复星已进化成为一家全球运营的产业集团。

跨国并购不仅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一种策略,也是我们建立全球化企业的必要手段。

通过跨国并购,可以使中国企业

(1)迅速进入国外市场,避免贸易摩擦;

(2)利用被收购企业的先进技术与专利;

(3)获得当地认可的商誉商标等无形资产;

(4)取得当地市场的分销渠道和网络;

(5)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