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最好的学校基本都是民办?高筛选才是焦虑“罪魁祸首”。

高筛选型社会,是喜是忧?

近些年来,民办、国际学校获得越来越多的家长的青睐,特别依托互联网技术孕育而生的教育新业态,校外辅导机构、在线教育、虚拟校园等等的蓬勃发展,我们因此更清楚看到当代中国父母的焦虑和不安,并且表示理解。

以往,我搞不懂家长究竟在焦虑什么?

现在,我发现了一些问题,虽不全面,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1、最好的学校全是民办的?

2、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怕被筛选掉。

好的学校全是民办的?

第一、量

目前,有一个现象在国内很多大城市普遍存在,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最好的初中学校几乎是民办学校的天下,且眼见着民办学校与公办初中的质量差距将越拉越大。

就拿上海市2015年中考成绩来说,排名前10所学校全部是民办初中,没有1所是公办初中。从中考分流结果看,民毕业生的去向也相对较好,进入市、区重点高中的比例很高,相比之下,公办毕业生进入职校、技校的比例很高。

相似地,在南京,六城区中考成绩排名靠前的也基本都是民办学校,很多公办初中的办学质量之低,以致一位公办学校校长会这样说:“学生不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就是家里没钱没权的。”

于是,我们就能明白,在九年义务教育政策全面覆盖下,民办学校一年学费动辄十几万、二十几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家长挤破头、削尖了脑袋也要把孩子往民办学校里送。

为何现在最好的学校基本都是民办?高筛选才是焦虑“罪魁祸首”。

“量”:三组来自教育部的数字

以下数据均来自教育部或国家统计局官网,本人进行了二次加工。

小学组:


为何现在最好的学校基本都是民办?高筛选才是焦虑“罪魁祸首”。


说明:2011年-2017年,公办小学招生数量基本稳定,招生占比从94.40%下降到92.21%;民办小学招生数量增长了45%,占比提升了39%,平均每年占比都在稳步提升,但总体看民校所占比例还不显著。

初中组:


为何现在最好的学校基本都是民办?高筛选才是焦虑“罪魁祸首”。


说明:初中阶段的变化比小学要剧烈多了。2011年-2017年,初中阶段招生数量下降了近10%(主要原因是适龄人口萎缩);其中公办校招生从1563万下降到1338万,下降了近15%;而民办校招生量不降反升,占比逐年稳步提升,从不到9%提升到13.51%,增长了51.41%。在适龄人口下降的大背景下,初中阶段公办校招生的稳步下降与民办校招生的快速扩张,反差可以说十分显著了!

高中组:


为何现在最好的学校基本都是民办?高筛选才是焦虑“罪魁祸首”。


说明:与初中、小学相比,高中阶段民办校扩张开始的稍晚,从2014年起,高中民办校显著发力,最近四年招生年均增长10万左右,占比稳步提升;而同期公办高中招生量则呈现总体下降趋势。

结论:从招生数量看,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公办校招生数量和占比都在逐渐下降,民办校招生数量和占比都在快速上升,尤以初中阶段规模和势头最为猛烈。

第二:

毫无疑问,民办校在升学竞争中形成了对公办校的绝对碾压,基本毫无悬念地把公办校按在沙地肆意摩擦。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民办校的竞争优势更大。

尽管民办校收费不菲,学生学习负担也更重,但由于成绩显著优于公办校,家长和考生仍趋之若鹜,优质民校的学位常常一席难求。在很多城市,通过种种神秘途径进入民办优质初中求学,已演变为一场规模浩大的“全民总动员”,“上学”已经发展出规模庞大曲折悠长的地下产业链。

这条“产业链”整合了学区房、开发商、各级领导、主管部门、学校管理层、校外补课机构、商业公司等,每到招生季,这条产业链如同深不可测的黑洞,收割着家长的焦虑和荷包。

民办校何以能在应试大战、生源大战中胜出?公办校为何在竞争中一败涂地,逐渐沦为无人问津的“鸡肋”?这背后的推手到底有哪些?

表面看,是因为民办校的办学成绩优秀,所以才能笑傲江湖,赢得家长和考生的青睐。可问题关键是,民办校的“优秀”到底是如何炼成的?

来对比一下(以初中为例):

对比项目

为何现在最好的学校基本都是民办?高筛选才是焦虑“罪魁祸首”。


总结:优质生源+优质教师+企业化管理+名高中背景+地产商加持+优质家长助推,民办校的崛起顺理成章。

在应试导向的选拔模式下,民办校相对于公立校,具备的竞争优势依次是:生源可全部选拔或部分选拔、企业化的管理模式、依托名高中的办学背景。

其中,“生源”是民办校竞争力的最大“硬核”。

之所以焦虑,是怕被筛选掉?

2017年,北京大学王蓉教授与同事们在国内29个省、353个县共计四万余户家庭中进行大样本深度调查、统计,并深入调研多种类型的教学机构,终于在去年完成并出版了《中国教育新业态发展报告》。而他们的根本目的,就是要用数字和事实来解读中国家长的焦虑,国内教育根本症结所在。

他们的调查发现,除了民办学校的大受欢迎,各色各样的校外培训同样风生水起。从总盘子看,全国校外培训行业总体规模已经高达

4900多亿元

从参与率来看,48.3%的中小学学生会参与各种校外培训,人均支出约为5616元。其中,一线城市学生的人均支出达7781元/年,二线城市为4863元/年,其他县市仅为2395元/年,不足一线城市的1/3。

不同收入家庭之间的差距明显:年消费支出排在前5%的家庭,孩子校外培训人均支出高达14372元/年,是排在最后5%家庭的20倍

从校外培训的类型看,虽然兴趣拓展类正在成为校外培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平均参与率21.7%),但学科补习、应试仍是校外培训的主力(平均参与率37.8%)。

中国家长,特别中高收入的中国家长,对民办学校、校外培训的不惜重金投入的背后,是近年来越演越烈的教育焦虑、纠结和不满,甚至可以说快要到达濒临崩溃的边缘。

为什么会这样?

王蓉教授认为,根源在于我国是个典型的高筛选型社会。每一步都在筛人,被筛掉可能就意外着被固化在现有的阶级。

而目前决定我们在社会上“位置”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报告》这样写道: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教育领域中更多体现为人民对于教育的位置物品属性的觉醒和追求,这种觉醒和追求给老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和集体的心理焦虑。

教育在阶级定位上的作用,让我想起《世界小史》中这样的描述: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统治中国的不是贵族,不是军队,不是神职人员,而是学者。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一个有着高贵或低贱的出身,并不是特别重要。谁能较好地通过考试,谁就能成为官员;谁能以最好的成绩通过难度最大的考试,谁就能获得获得更高的官职。

而现在教育的高筛选性,突出体现在高等教育上。一直以来,高等教育都在沿用“拔尖”的发展思维,从最早的211,到985,再到现在的“双一流”。

为何现在最好的学校基本都是民办?高筛选才是焦虑“罪魁祸首”。


在大多数父母的眼里,清华、北大等985高校和其他院校之间泾渭实在太分明。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筛选很残酷,但好的结果却能强有力地影响孩子长远的职业发展,甚至一生。

比如,最现实的一个,太多机构、组织在招聘时,会把985、211作为筛选简历最基本的标准线。

更让家长焦虑和纠结的是,公立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严重不协调。高等教育讲高筛选,而基础教育却在高喊均衡、减负

为何现在最好的学校基本都是民办?高筛选才是焦虑“罪魁祸首”。


大家的心都清楚,如果安于公立基础教育的“轻松”,在不久的将来,在面对更有准备的竞争者时,孩子很有可能就是被筛掉的那部分。

怎么办?于是,有条件的转而选择办学质量更高的民办学校,或者在正常学校学习之余,拼命给孩子报校外补习班,甚至不惜花费重金,送孩子出国,彻底躲开被层层筛选的命运。

而那些没有其他选择的家长呢,被困地更加“焦虑”。

最后,讲个故事

讲个故事:

一群小朋友在操场赛跑,谁跑到前十名就有糖吃,第一名糖最好,其余依次类推,第十名之后就没有糖吃。

第一周,拿到糖的,有的是天生跑的快,有的呢,是刻苦练习,也吃到了糖。

第二周,没吃到糖的一个孩子请了个著名教练来指导,还买了双高级跑鞋,结果,这孩子也吃到了糖。

第三周,有更多的孩子请了教练,买了跑鞋,还喝功能饮料。竞争更激烈了,每个孩子都气喘吁吁膝盖磨损,他们的家长也花费不菲。可得奖的还是那几个人,奖品还是那几颗糖而已。

第四周、有几个孩子在第一周能拿到糖,但第三周之后再也拿不到糖,因为他们没钱请教练,也没钱买跑鞋、喝功能饮料。他们起初投诉比赛不公,但裁判并不理会。他们在多次尝试无果后,最后干脆放弃了训练,得过且过。

第五周:几个绝望的穷孩子在某个富孩子的功能饮料里放了泻药,试图破坏比赛,结果被关进了禁闭室并被罚出赛场。

第六周:比赛越来越来激烈,装备越来越高级,一些中等人家的孩子也负担不起,有几个还得了抑郁症,他们先后退出了比赛,放弃了锻炼。

第七周、操场上只剩下了十个又强壮又富裕的孩子在比赛,他们总能获奖,身体也越来越好,此时的他们终于成为永远的胜利者。

这会只是个故事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