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無限的古城,記憶中穩步成長的西安


“鏡糕…鏡糕來了……”每一個清晨,西安市的大街小巷,市區村口,這種當地人熟悉的聲音,熟悉的味道,喚來無數的食客。大份兒5元,小份兒3元,有就地吃的,有打包帶走的,那種糯米加紅棗的甜蜜醇香,令人久吃不厭。不論是上班族,老人和小孩都十分青睞。當然,在西安,各種小吃不勝枚舉,最具代表性的肉夾饃,可謂是一日三餐之首選。

西安,這座古老而文明的城市,一直是人們夢寐以求的旅遊勝地,在歷史中久負盛名,不論是國內,還是世界,它是中國的一張名片,也是陝西的一張名片。小時候,經常在故事裡聽到,歷史書本里學到,詩詞裡讀到的十三朝古都,昔日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它叫長安。歷經幾千年的歷史演變,這座城市,依然魅力四射,掌控著大西北的經濟動脈,砥礪奮進。

2006年的時候,長安縣韋曲老街和文化街一帶,經常是逛街的好地方,也是改善伙食,買新衣服的必經之地。當時人們的收入普遍低,外出打工的人不多,多數留在家中務農,順便就近乾點零活,聊聊家常。中午的長安街,人流擁擠,美食飄香,作為壓軸特色小吃的陝西三大泡,每天都是賓朋滿座。搭配著糖蒜素拼,吃一碗暖暖疲憊的身子,也許這就是對勞動者最好的犒賞。


“誒!好傢伙,來抽個你滴芙蓉王……哈哈哈……我滴窄版。”這種說笑的場面,並不陌生,不論是大街上,工作單位還是居家人戶都能看見,什麼窄版,硬猴,軟猴,兵馬俑,延安,公主之類的,都是指香菸,見面先來一支。以前超市少,商店也不多,每天出行騎個自行車,美滋滋的,看著別人騎的摩托,開的桑塔納,拿的摩托羅拉或諾基亞,總認為那些才是人必須要的生活,心生羨慕。

週末有閒時間,穿上一身新衣服,穿上新鞋和朋友們出去逛街看手機,擠個公交車也不容易,那時公交真的是擠進去的,天晴時灰塵亂飛,天下雨時泥巴路上積水很多,所有的車都冒著黑煙,穿梭在彎曲顛簸的路上。出去一趟回來,不是滿身的塵土就是滿腿的泥。回家買些點心和水果,順便割些肉,晚上做個懶人麻食,就饃吃著也不錯,因為這就是原汁原味的生活習慣。

朋友從山東回來,他喜歡幹餐飲,在西安火車站前的尚勤路,找了一家南方人開的南方酒店,應聘了去工作,每天凌晨四點半就去切蔥花,幫老師傅蒸蔥花捲,熬稀飯,為附近的食客忙碌著早餐,辛辛苦苦一月下來也就700元的報酬。西安火車站附近當時很亂,早晚都會遇見一些壞人,朋友的住處離酒店較遠,這是他最頭痛的事情。這些消息,都是我們買了手機之後,通過手機QQ聊天才知道的。


手機可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也是每個人都喜歡的寵兒,記憶裡只有大老闆才能拿到的好手機,經歷了商店公話,電話超市等變革,從按鍵小屏到觸摸大屏,從沒有相機小內存到最後慢慢普及到人手一部的大內存智能機。本來只有找照相館才可以與西安美景合影留念的事,最後叫智能機的自拍所代替,想拍就拍,還不忘記去朋友圈裡臭美臭美。

錢包可是每個人的必備,裡面的現金,銀行卡,身份證全都裝在一起,吃飯住店,坐車買東西,充話費可都用現金,所以賊也就多了,經常有丟錢包的人。西安是座旅遊城市,每年來這裡旅遊的中外遊客很多,旅遊業帶動了當地的美食小吃,土特產和工藝品,增加了就業和收入,一業興帶動百業旺。後來隨著時代的發展,西安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很多亂象得到遏制,文明評分良好,社會好感度增加。

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到2011年,西安在這些年間,各行各業的發展才全面萌芽,推陳出新,創業隊伍增加。2012年到2016年,各行各業達到了快速發展並壯大,淘汰了許多落後產業。電動車代替了汽油摩托,公交,汽車都不冒黑煙了,煤氣代替了煤炭。斷頭路,泥路,垃圾路基本得到改善,市民、農民的生活質量都有所提升,收入顯著增加,搬遷,農轉市人口增多。


“……日頭上炕,聽一段秦腔……都說那個太陽捏就要那個上……西安人民廣播電臺……”一種最熟悉的聲音,咥著褲帶面,聽著關中方言版的秦腔戲曲點播,辛苦了一天,這個時候是輕鬆舒適的時候。寒冬的西安早晨,天氣冷的瑟瑟發抖,練車場上的學員陸續報到,練車考證,買車買房成為成家立業的標配,溫飽無憂時,就連吃飯也深有研究,因此又出現了五花八門的新吃法,既要吃好點,也要檔次點。

早晨的雁塔區和高新區,上班族擠滿了各路公交車,自行車,電動車,出租車都顯得異常匆忙,這也就因此多了不少在路邊佔道經營的攤主,早餐,零食,水果,日用品,還有摩的等等,公交站,地鐵站在上下班高峰時人擁擠的寸步難行。不過,在灞橋滻河立交、新城自強路、長安的韋曲老街、蓮湖桃園路、碑林南門外、雁塔朱雀路,未央太華南路等地,有好多騎著電動車打牌找活的技術工人,倒也輕鬆自在。

“渭、涇、灃、澇、潏、滈、滻、灞”八條河流,它們在西安城四周穿流,形成了八水繞長安的獨特地理優勢。“華嶽仙掌、驪山晚照、灞柳風雪、曲江流飲、雁塔晨鐘、咸陽古渡、草堂煙霧、太白積雪。”這長安八景,在西安碑林,就有一塊碑石,是用詩和畫的形式描繪了這八景的奇麗秀美。西安,不否認新時代發展下的沿海發達城市的魅力,努力借鑑學習,以高科技繼往開來。


2017年到現在,西安的變化有目共睹,環境衛生大大改善,公廁數目增加,且有專人打掃,乾淨整潔,方便你我。煤改氣全面落實,公交純電動多半替換到位,佔道經營減少,逐步文明化,秩序化,責任化。外來定居人口明顯增加,房價也不低調了,跟著膨脹了。條件越來越好,工作和生活的壓力也隨之而來,所以在這座慢節奏的城市裡,也逐漸多出來許多不要命的工作狂。

我愛西安,沒有什麼直接原因,也沒有什麼理由,我覺得喜歡就是對口。雖有人說它的不是,這也正常,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為的過錯與城市無關,它就像父母一樣包容著子女,承載著歷史的沉澱,海納百川,闊步向前。原創作品,禁止複製,轉載請註明出處。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編輯/運營人員:小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