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乳业2018年收入逼近50亿,净利增长9%,加快新品上市速度!

4月24日晚间,新乳业(002946.SZ),业界俗称“新希望乳业”,公开了2018年年报,实现营业收入约为49.72亿元,同比增长 12%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为2.43亿元,相较于上年的2.22亿元,增幅在9%左右 ,实现营收与净利双增,逐步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新希望乳业2018年收入逼近50亿,净利增长9%,加快新品上市速度!


对此,新乳业方面表示,2018年,公司以“鲜”为核心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指引,顺应消费升级大趋势,充分发挥多区域、多工厂、多产品线的特点,以用户思维为核心,以新鲜优质为抓手,增加研发科技投入,提高新产品的用户价值,以最大努力去实现消费者在多样性、个性化、独特性上最优的体验。

公开资料显示,新乳业专门从事乳制品及含乳饮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作为刘永好先生领军的新希望集团旗下乳企,也是一家通过并购区域城市型乳企发展起来的大型集团化乳制品企业。


新希望乳业2018年收入逼近50亿,净利增长9%,加快新品上市速度!


经过近20年的并购整合摸索,新乳业已拥有一套完善的投后整合方法论,擅长于通过整合管理实现被并购公司的扭亏为盈和规模扩张。通过并购整合,实现被并购企业在核心经营区域市场份额领先,业务规模不断壮大。

目前,新乳业已在全国7个省市投资控股了10多家乳品企业,形成了分布于西南、华东、华北等地的市场布局乳企联合体,2019年1月25日,新乳业成功过会,登陆A股市场。

据新乳业招股书数据,2015-17年,新乳业营业收入分别约为39.15亿元、40.53亿元、44.2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约为3.02亿元、1.50亿元、2.22亿元,整体营收逐步提升,净利润则继2016年较上年同比下降后,也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

对于驱动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新乳业方面表示,公司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以“鲜战略”为品牌纲领,着重发展低温乳制品,以重点布局、辐射周边的发展方式,实现通过优势区域布局开拓市场业务。

在“鲜战略”的引领下,新乳业着重培育低温奶市场,以低温鲜奶、低温酸奶产品为主导,不断提升低温奶产品在其销售产品中的比重,数据显示,新乳业低温奶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15年的47.31%提升至2018年的58.90%。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等行业人士向《五谷财经》表示,新乳业主打差异化竞争策略,同时紧抓行业风口,在当前新鲜、低温奶逐渐成为行业伸展方向以及流行趋势的背景下,直接以“鲜战略”切入行业,建立了对应新鲜的供应体系和市场布局,试图进一步扩大其差异化竞争优势。

为了实现差异化经营目标、新乳业积极践行“鲜战略”,推进多品牌协同发展,通过打造完整鲜奶产业链,实现牧场、工厂、市场的三位一体,通过在核心经营城市周边布建牧场、工厂,保证“从牧场到餐桌”各个环节的无缝连接。

在品牌战略上,新乳业不同于行业龙头企业的单一企业品牌加产品品牌策略,而是多企业品牌加产品品牌协同发展、依托区域优势市场建立消费者忠诚度的差异性竞争策略。

“与在传统媒体时代具有显著优势的统一品牌策略不同,公司所拥有的华西、雪兰、双峰、白帝等区域优势品牌经过数十年的沉淀,在多媒体时代,更容易得到高度细分的消费群体认同,适合宣传渠道高度碎片化的趋势,公司此种针对细分消费群体的多品牌战略,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凸显其优势。”新乳业方面称。

乳业资深专家王丁棉等行业人士向《五谷财经》分析,新乳业在整个发展历程中通过产业并购的方式,整合资源优质、规模适中、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乳制品企业,积累出区域性的品牌沉淀以及消费群体优势,同时把握行业风口,发展低温产业,的确有利于其扩大区域性竞争优势,但由于其品牌及业务尚未完成全国范围内的整合,不可避免会造成品牌结构过于分散,导致整体品牌力凝聚性优势并不明显。

“目前,新乳业各地区单体以及整体规模效益并不明显,各地方基地型同行业品牌也在冲击新乳业的市场份额,因此如何发挥优势,扩容创新,明确新乳业品牌特性,加强品牌统一建设,实现各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是新乳业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王丁棉等行业人士称。

数据显示,2018年,新乳业液体乳产品实现营收约为47.86亿元,占总营收的96%以上,同比增长12%左右。


新希望乳业2018年收入逼近50亿,净利增长9%,加快新品上市速度!


据悉,新乳业原料奶奶源主要来自自有牧场、合作大型奶源基地或规模化养殖合作社,与主要合作牧场合作时间长、供应关系稳定,有效地保证其原料奶供应。

截至2018年末,新乳业共拥有分布在四川、云南、浙江、山东等地区的11个规模化与标准化牛场,其中7家取得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8家取得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认证,2家取得有机牧场认证,6家取得优质乳工程示范牧场认证。奶牛总存栏数19740头,牛只绝大部分从澳大利亚、乌拉圭和新西兰进口。

“坚持自有及可控奶源的经营战略,与公司的'鲜战略'相辅相成,进一步巩固了在区域低温乳制品市场的领先地位。”新乳业方面表示。

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新乳业进一步强化了产品创新研发能力,2018年,新推出了黄金24小时鲜牛奶、初心果味酸奶、活润LB-8酸奶、乖巧酸奶、萌享酸奶等多款产品,皆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

数据显示,2018年,新乳业研发投入金额约为0.65亿元,占总营收的1.3%,同比增长14.06%。

从分地区看,2018年新乳业西南、华东、华北地区营收分别约为28.94亿元、11.16亿元、5.8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13%、31%左右,主营各地区营收均较上年有所增长。


新希望乳业2018年收入逼近50亿,净利增长9%,加快新品上市速度!


据了解,新乳业拥有成熟、稳定的全面立体分销网络,包括商超、连锁、终端店、订奶上户、经销商等多种渠道。2015-18年,新乳业包括商超、连锁、订奶入户、社会团购等在内的直销渠道销售占比稳中有升。

同时,新乳业还不断探索适合新消费场景和消费习惯的新兴渠道,率先建立了自媒体平台,并通过线上互动、“粉丝节”、微商城等方式,积累线上用户数

量,作为线下销售渠道的有效补充。

“总体而言,公司的营销网络最大范围覆盖了消费者所能接触的所有渠道。这种立体式的销售网络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公司的销售渠道优势,避免了渠道单一而出现的销售渠道依赖风险。”新乳业方面称。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奶业振兴的若干意见》,这些政策层面的支持提振了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信心,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奶业竞争力。

九部委意见则明确提出重点生产巴氏杀菌乳、发酵乳、奶酪等乳制品,积极培育鲜奶消费市场,满足高品质、差异化、个性化需求。按照国家规划,2025年,全国奶类产量将达到450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7.6%。

目前,我国乳制品市场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乳制品的消费需求进入稳步上升通道,乳制品行业也逐渐进入了奶源、产品、渠道全产业链竞争新时期,消费升级带来的高端乳制品红利仍在释放,这也成为众多乳企的着手点之一。

因此,在当前环境下,拥有质量安全、供应稳定的奶源基地、销售半径覆盖合理、亲和力强的区域性城市乳制品企业的竞争优势日趋明显,其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对此,新乳业方面表示,2019年,公司坚持“鲜战略”不动摇,抓住消费升级机遇,抢占新鲜风口,努力实现经营业绩和品牌影响新突破;加强品牌建设,持续提升品牌势能和品牌影响力,通过加大品牌宣传推广的投入,努力将公司品牌打造成行业领先的优质乳品品牌,发挥并购整合能力的核心优势,加快整合步伐,积极推动进一步全国化布局,同时积极探索国际化市场和布局。

“2019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以上,净利润同比提高。”新乳业方面透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