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三產融合”做強蝦稻產業

日前,第18屆中國·合肥龍蝦節正式啟動。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裡,該市將組織龍蝦開捕、萬人龍蝦宴、蝦稻米展銷會、龍蝦大王評選等一系列活動。

自2002年以來,合肥市按照“政府搭臺、市場運作、市民參與”的辦節思路,連續舉辦17屆龍蝦節,擴大了合肥龍蝦、蝦稻米的品牌影響力,推動當地蝦稻產業向高質量、高效益、生態綠色方向發展。目前,該市城區品牌龍蝦餐飲店160餘家,年消費龍蝦8500噸;共註冊“下塘龍蝦”“巢三珍”“漁知稻”等龍蝦及蝦稻商標70餘個,省級以上商標8個;規模以上龍蝦加工企業5家,其中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省級2家,年加工能力4萬噸,產品遠銷北美、歐盟等地區。

近年來,合肥市堅持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強化政策引導,加強示範帶動,加快科技創新,推進品牌建設,著力推進蝦稻產業融合聚力發展,形成了“三產消費帶動、二產加工提升、一產種養融合”的蝦稻產業新格局。統籌使用各類漁業專項資金、獎補資金等用於扶持發展規模以上稻漁綜合種養示範點,各縣(市)出臺稻漁綜合種養專項發展資金。去年,合肥市政府出臺的《關於推進全市蝦稻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將著力推進蝦稻產業“3115”發展戰略佈局,即利用3年時間,實現蝦稻綜合種養面積100萬畝以上,一產產值(龍蝦、稻米)100億元以上,一二三產總產值500億元以上。2018年,合肥市蝦稻產業銷售額達到65億元。截至今年3月底,該市蝦稻綜合種養總面積達45.4萬畝,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明顯,廬江縣放馬灘合作社、肥東潤枝公司和巢湖高瑞公司獲評國家級示範區。

合肥蝦稻綜合種養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既養出清水龍蝦,又種出生態稻米。近年來,龍蝦價格持續高位,蝦稻米的市場認可度不斷提升,該市蝦稻基地基本實現了“1313”的目標,即畝產1000斤優質水稻、300斤清水龍蝦、實現產值10000元、純收入3000至7000元,發展蝦稻種養已經成為農業扶貧、農民增收的重要方式。當前,該市正按照區域化佈局、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經營的發展格局,全力打造集養殖、加工、出口、科研、冷鏈物流、餐飲服務、鄉村旅遊等為一體的完整蝦稻產業鏈條,深入推進蝦稻一二三產業融合聯動發展,努力把蝦稻產業打造成富民強農美居的第一特色產業、產業轉型升級的第一示範產業和接二連三融合的第一綜合產業。

作者:XXX;來源:中華糧網;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