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究竟是忠臣還是漢賊


三國曆史之中,可以說最傳奇的人物就當屬曹操了。曹阿瞞原本是宦官之後,因為刺殺董卓不成,所以才四處逃竄。機緣巧合拉攏了一批人才打下了自己一片江山。後來更是扯著漢獻帝的大旗,四處歸攏自己的勢力,奠定了曹魏政權的基石。所以現在很多人在評價曹操的時候都是非常模稜兩可的,沒有辦法,就給他的身份下一個非常清晰的定義,它究竟是漢朝的忠臣,還是想要竊取漢室江山的奸臣,一直以來都有人持不同的看法。

不過大多數的人都是贊同曹操是奸臣這一說法在很多影視作品以及戲曲文學作品之中。曹操也多是以奸宦的形象去出現。對於這一觀點,大家普遍認為,曹操在世時期,挾天子令諸侯。把持朝政,面對皇帝更是有著很多特權,佩劍上殿,入朝不趨等等都表示了對皇權的最大不尊重。而且曹操到死都沒有還政於漢獻帝,而且更是給自己的兒子留下了足夠的實力篡權謀位,所以縱觀上述種種,既然曹操活著的時候並沒有稱帝,但是所做事情當屬漢賊不假。

反之也有很多的人認為曹操實屬漢朝忠臣,因為曹操以一己之力可以說是救了漢獻帝,可以說是扶漢室將傾大廈於危難之間,使漢朝的江山再一次延續了幾十年。而且曹操在位時期,漢獻帝依舊穩穩地坐在皇位之上,享受著帝王特權。而且曹魏政權所轄的地方,在曹操的經營之下更是一派繁榮之景象。故此,由此可見曹操當屬漢之功臣,漢之忠臣。一直以來,兩方人都是各持己見,針對曹操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其實兩方觀點,最大的不同,便就是一個是說曹操是奉天子令不臣,而另一個則是挾天子令諸侯。一個是奉,一個是挾,最能夠看出大家對曹操的態度。 其實曹操是奸臣也罷,忠誠也罷,我們現在只能根據現有的史料記載去推測。我們不能夠否認曹操的確是挽救了漢獻帝,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漢室王朝的生命。但是同樣也不能無視曹操把持朝政,曹丕篡漢的史實。不過我們今天重點是要討論一下,如果異地處之,曹操能不能走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曹操無疑最開始的時候是一個漢室的忠臣,單憑他敢於刺殺董卓,匡扶漢室,就足以證明了他年少時還是懷著一顆赤子之心。 在曹操就住漢獻帝的時候,心情也是懷著匡扶漢室正統的想法。但是當時正逢亂世,單純漢王室的威望不足以與評定天下大亂,更是有袁紹等人妄圖另闢新朝。所以在這個時候,擁有實力的曹操和擁有名義的漢獻帝進行合作才是最大的利益結合體,這也是最初奉天下以令不臣的初衷。但是後期曹操權勢上升曹操已經不受控制。

我們可以參考後世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故事,跟隨曹操的這些人不可能,也不會接受曹操還政於漢獻帝。再加上這個時候曹操已經是權臣無疑。在漢朝歷史上全程如王莽家族,竇氏家族最後的下場可想而知。所以為了自己的手下,為了自己的家族,這個時候的曹操也只能硬著頭皮往上闖。而且這個時候亂世還未平定,一個久經宮闈的漢獻帝及時掌握權柄能不能穩定朝堂,安定局面恐怕也是可想而知的吧。


所以我覺得曹操應該是有著一顆忠於漢室的心,但是隨著時局的不斷髮展,他已然沒有了繼續做忠臣的路子。還有一點原因便是曹氏的子孫,一直以來在曹操的詮釋之下。例如曹丕等人可以說享受的是比皇子還要高級別的待遇。在亂世中,他們對皇權更是沒有一個忠誠的心。所以最後在曹操去世之後,曹丕就迫不及待的逼迫漢獻帝退位了。但是這究竟是不是曹操的初衷,我們也是難以評定和辨別,畢竟年代久遠,我們也無法考證。

但是不得否認的是。漢獻帝遇見曹操其實是一件極其幸運的事情。因為當時倉皇出逃的劉協才剛剛15歲,逃離長安甚至生存都是一件難事。曹操最起碼保證了劉協的安全,更是嫁了幾個女兒與他。相較於東漢末年的其他幾位皇帝,被權臣毒死,被宦官害死的已經是好了許多,即使流血,最後被迫退位,也活了53歲,得到一個壽終正寢。 所以現在我們面對這件事情,面對評判曹操來說,我相信也要從一個客觀的角度去看待,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