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一詩中出現兩次“巴山夜雨”,是有意而為之嗎?

feng569661700


詩貴自然去雕琢,兩次“巴山夜雨”用的自然舒展,重複了又有何不可呢?

詩歌規避重複字只是一種基礎技巧,但並非戒律禁區,詩終須以意趣為第一。

字詞的重複如果不能表達意境,提升意境就必須避免。試舉一例:

劉禹錫詩《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全詩無重複字,但其實反覆都提到了“湖水”。如果我們把相似的字都換成重複的“水”字,看看會是什麼樣子:

水光秋月兩相和,水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

一二三句接連會有三個“水”字,格律基本沒有被破壞,但全詩一下子變成了一首不及格的作品,連不懂詩的人都會感覺非常彆扭。這就是因為字的重複不但沒有提升詩歌的意境和格調,反而顯得異常累贅繁瑣。

反之,再來看這首詩: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這即是唐寅(唐伯虎)那首著名的《桃花庵》。全詩反反覆覆出現了“花”,“酒”,“人”,“我”等字,特別是開篇四句竟然連用四個“桃花”,但是通篇讀來沒有覺得累贅囉嗦,反而在吟詠中形成了一種迴旋反覆強化主旨的奇特效果。這顯然詩人在恰當的主題和足夠的技巧支持下,反用“字不能重複”的基本要求,出奇制勝了。

現在回過頭來再看李商隱這首《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詩的主題寄託離思,前兩句寫目下之景;後兩句則寫遙想中未來之景。以兩個“巴山夜雨”兩相映照,前者為實,後者為虛。前者“巴山夜雨”是正在下,而後者的“巴山夜雨”是在燭光映照之下的一種想象,是想象中的想象。首尾連環又意境不同,重複中藏有變化,迴旋往復,可謂高妙而自然。

(桑乾河)

前人有人說李商隱這首詩借鑑了賈島的《渡桑乾》:

客舍幷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幷州是故鄉。

此詩連用兩個“幷州”,甚至有人說賈島的詩更妙,似有暗譏李商隱之作有效顰之嫌。愚卻以為不然。詩歌本來就有很多可以互相參考借鑑之處,這兩首詩的意趣主旨皆不同,《夜雨寄北》寫的是一種靜夜深思的意境,與前詩沒有多少相似之處,哪怕真的是在寫作技巧上借鑑了前詩也完全無可厚非。

當然詩無達詁,況且各花入各眼,以上只是我站在喜愛此詩的立場上的一點見解,也許真有人就不喜歡這首詩,或者不欣賞它的重複用詞。就是古人也有說此詩“兩疊‘巴山夜雨’,無聊之甚”(《增訂評註唐詩正聲》)。


夜讀古小說


問題: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一詩中出現兩次“巴山夜雨”,是有意而為之嗎?


前言

這麼寫當然是有意為之,兩個巴山夜雨含義不同。另外李商隱的這一手法,也是效仿前人的筆法而來。當時景物化作日後的談資,另有一番滋味。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一、兩個巴山夜雨的不同含義

第一個巴山夜雨是當時的景物,第二個巴山夜雨成了想象中未來的回憶。

君問歸期未有期,第一句有問有答:你問我何時回家,我也不知道呀。蘇軾在《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寫到:一旦功成名遂,準擬東還海道,扶病入西州。 蘇軾想功成名就以後歸隱山林,可以終究沒有如願。

李商隱更是沉於下僚,他的仕途幾乎沒有一點點閃光之處,他於大中五年(851)七月赴東川節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時,寫下了這首詩。

讀書人為了生活也好、為了理想也好,終究要參加科舉,及第以後則身不由己,四處漂泊、宦海浮沉。

第二句“巴山夜雨漲秋池”成了第一句的場景補充,在一個憂鬱的場景中,透露出了遊子的無奈。

第三句設問,開始想象未來相聚的時刻,這時候的“巴山夜雨”變成了想象中的想象。章法之妙,令人讚歎。

二、偷意於白居易的詩

白居易有一首《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這首詩和李商隱有異曲同工之妙,區別是李商隱用了不同的時空,是今天與未來的比較,而白居易是同時期的想象。另外想象的主體不同,白居易第三四句寫的是家中人:還應說著遠行人。李商隱第三四句寫的是自己和家人(或者好友)一起:卻話巴山夜雨時。

相同的是,都從對面寫來,地點不同。這種地點不同、對面寫來的手法在杜甫詩中也可以見到: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結束語

看過《盜夢空間》的朋友,應該還記得迪卡普里奧扮演的造夢師吧,不停地進入一層又一層的夢境,細想一下,李商隱的這首《夜雨寄北》是不是有一點這個意思。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人生莫不是一場巴山秋雨。

都說詩歌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形象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在李商隱《夜雨寄北》這首七言絕句裡,卻出現了兩處 "巴山夜雨"。從詩歌藝術的角度來說,這當然是有意為之,因為這絕非平庸的重複。"詩者,吟詠性情也",從情感抒發的角度來說,也可說並非有意為之也許只是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詩人李商隱下意識的一種遣詞抒懷行為。

從詩歌的本意來說,這並非一首難解的古詩。秋夜漫漫,詩人一人獨處,想到的是在北方的君,前些日子來信,最觸動詩人的莫過於信上"君問歸期",這是夫妻之間最平常的問候,可現實的殘酷,讓"我"只能以"未有期"作答。為何?都怪這天氣,巴山夜雨第一次上場。而事實呢?男人在外奔波,總有太多不好說出口的苦悶,那就讓這滿漲秋池的"巴山夜雨"作為託詞。他將抽象、不可聞、不可睹的愁苦情思,通過想象和聯想,轉化成也寄寓在可睹可知的具體景物景象——"巴山夜雨",由此化為一個高度凝結的意象,寫出了詩人當下的孤苦淒涼寂寞。此時此刻太痛苦,對北方妻子的思念也如這氾濫秋水,秋雨滴滴下落,心底湧上的愁思卻從心底一點點升騰,化為詩人對未來的期盼。"共剪西窗燭",重溫夫妻二人秉燭夜談的美好時光,這既有希望,又有回憶。"卻",把停在回憶裡的溫情瞬間撞碎,那個時候兩人說些什麼好?還是講講彼此現在備受煎熬的處境,如果此時一切不值一提,那麼未來兩人談的該是更美好的話題。但正因為這夜的巴山夜雨,難熬而重要,所以只能忍受,這是比較悲觀的一種解讀。另一種理解則是,站在未來,與你回看

這夜的巴山夜雨,此時的痛苦會成為將來你我共剪西窗燭時的笑談,這就算是詩人的自我調節和排遣。

"巴山夜雨"並非此詩中重複的唯一一處,第一句 "歸期"而"未有期",字詞的對稱安排,帶來音節上的迴環往復,在感情上也就此奠定基調,這裡迴盪著一種悠悠的惆悵。第二句的"巴山夜雨"到結尾處的重複,一次次的苦悶湧起,一次次的自我寬慰,這一夜巴山夜雨憂愁幾多,從此刻綿延至未來,不可斷絕。

李商隱為何會有這樣的愁緒,或者說為何會有這樣的表達?其實,這一種對稱式(或者說鏡像式)的藝術美,不僅體現在他這首詩裡,在其他地方也有跡可循。

人生:文章憎命達:仕途碌碌無為,詩才八斗潑墨

年紀尚幼,李商隱的父親便去世。身為長子的他只得"傭書販舂",補貼家用。貧困生活裡,一直有一位燈塔式的長輩鼓勵和器重他。這位長輩是李隱居在鄉的同族叔父,在他的影響下,李 "能為古文,不喜偶對"。

前期積累並非徒勞無功,在十九歲那年,李的文章《才論》等吸引了一波關注,其中就有李商隱人生中的第一位貴人——令狐楚。令將其視為兒子般照顧,文學上給予指導,物質生活予以保證,還讓兒子令狐綯帶其進入上流社會交往。"學而優則仕",改變生活處境的辦法唯有中舉做官。令所做也是讓李終有一日能謀得一官半職。等李最後考上進士,已耗去十年光景。"百生終莫忘,九死諒難追。"是李對令狐楚先生的肺腑感激之詞。

春風得意之時,李商隱遇到了第二位貴人——王茂元。王的欣賞讓李一時暈頭轉向,一是許以幕府要職,二是決定下嫁女兒。也許因為家境貧困,李商隱當時已有二十八九歲,仍未聘娶。作為老單身漢,能夠一次性解決工作飯碗和娶老婆兩件人生大事,豈不快哉!所以,當令狐楚老先生寫信,召喚他回太原,他也一直找藉口拖延。直到年末,令狐楚病危將逝,"吾氣魄已殫,情思俱盡,然所懷未已,強欲自寫聞天,恐辭語乖舛,子當助我成之。"這封信是令狐楚先生對李商隱最後的請求,所謂"助我成之"只是託詞,只是為了見自己培育成材的年青人最後一面。李商隱最後終於匆匆趕回,但

這番"白眼狼"行徑,已讓令狐綯等一家人都十分不悅且心寒。這也為李商隱最後"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的人生埋下了悲劇性的伏筆。

此後,從授官考試被除名,到第二年復考,隨著牛李之爭幾經浮沉,小官不斷,大官無望是他的仕途寫照。《夜雨寄北》便是寫於到巴蜀做官時期,這是他在外地擔任幕府官員的最後一任。在歷史長河裡,與眾多仕途不得意的讀書人相比,李商隱還是幸運的,他還有八斗詩才可揮毫潑墨,最終在晚唐詩歌裡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strong>

藝術:從字詞的重複到凝練意象的迴環

在《迷人的詩謎:李商隱詩》中,葉嘉瑩先生說:"我們評賞一首詩,主要是講這首詩在美學上的價值"。

《夜》詩像李其他詩歌一樣,帶著一點淡淡的憂愁與感嘆。他與杜甫是完全不同氣質的兩類詩人,杜甫悲則憂國憂民,"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喜則狂放不羈,"……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而李商隱一直是壓抑猶豫憂思綿延的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的悵惘,"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憂思,"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五泣春風,背面鞦韆下。" 的不得志如果說杜甫是夏天,李商隱則是秋天。

而這份愁緒的氛圍營造,首要在於用詞的迴環往復。在他的詩歌裡,這並非孤例。如《天涯》中"春日在天涯

天涯日又斜。鶯啼如有淚,為溼最高花。"詩仙李白也曾嘗試這種方式,如《上三峽》"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三暮,不覺鬢成絲。"詩中 "青天" "巴水" "三朝" "三暮"等的重複出現。而《夜雨寄北》的經典之處在於在此基礎上的藝術突破,李商隱將重複的"巴山夜雨"化為最凝鍊的景語,又是最深切的情語;既寫景,又抒情。儼然,這四字是詩人內在的人生體驗與感受所形成的心象融合眼前或來源於記憶與想象而得的物象的統一體。

<strong>

鑑賞:詩人方陣裡的字詞情感 小說家眼裡的時間流轉

《唐宋詞十七講》中,葉嘉瑩先生說:"因為我們每一個追尋的人都有我們的思想,我們的教育背景、社會文化背景、時代背景。每個人的性格感情都是不同的,因此我們讀一首詩歌就會有不同的感受和想法,就是我們說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人在這首詩裡看到了不一樣的倒影。

在詩人眼裡,諸如《夜雨寄北》中傳達的情感、情景交融之類的鑑賞評論已非常之多,顧隨先生就曾評,"這首詩技術非常成熟,情調非常調和,可代表義山,此詩如燕子迎風,方起方落,真好"。

對於千年後的小說家們來說,他們為詩歌所穿梭的時間軌跡而驚歎。如果詩歌講究一字一詞的推敲,那麼小說家往往更關注敘事的策略和小說裡時間的排布。說到這裡,不得不提起一個叫博爾赫斯的外國小說家。格非曾說:"在80年代中後期的文學圈子裡,博爾赫斯這幾個字彷彿是吸附了某種魔力,閃耀著神奇的光輝,其威力與今天的村上春樹大致相當。"在博爾赫斯的影響下,上世紀末"先鋒文學"這個名號在文學圈熱鬧了許久。博爾赫斯小說最為人稱道之處,在於其作品裡對時間的獨到把握——

一種對時間的近乎遊戲的任意拼接和挪用。在其名作《小徑分叉的花園》裡,時間的線性特徵消失,無數的"分岔"代表著時間的無限的可能性,整體時間成了一張錯綜複雜的網,構成網的經緯,是各種時態的具體時間,他們不再只是平行,而是在一定的情況下彼此交叉,交叉點便是紛雜擾攘的個體時間體系,並且彼此牽涉,互為循環。循環與輪迴,或者說個體時間體系的多元化,最終瓦解了整體時間的具體意義,博爾赫斯的時間觀念,也因此從微觀齊整,經由宏觀混亂,終於走向了整體迷失。引用作品裡的話來說,便是"您的祖先和牛頓、叔本華不同的地方是他認為時間沒有同一性和絕對性。他認為時間有無數系列,背離的、匯合的和平行的時間織成一張不斷增長、錯綜複雜的網。由互相靠攏、分歧、交錯或者永遠互不干擾的時間織成的網絡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在大部分時間裡,我們並不存在;在某些時間,有你而沒有我;在另一些時間,有我而沒有你;再有一些時間,你我都存在。"

早在唐朝,李商隱便已作出這樣的嘗試。詩歌裡的時間並非線性排布,而是聯結成一張網。具體的分析見下面兩位小說家的分析。

劉震雲曾在接受南方週末的訪談時,誇讚李的《夜》,"我覺得在中國文學史上,包括放到世界範圍內都是絕頂的。四句詩裡面有三個結構,一個是他在蜀地,洛陽的妻子問他什麼時候回來,他說不知道。而巴山的狀況是秋雨連綿,池水不斷上漲。他特別期待在洛陽跟妻子一夜一夜說話,說的正是現在巴山夜雨的生活境況和心情。一個現在時,一個將來時,將來想說的是現在,最重要的是他妻子已經去世了。他想象妻子還在洛陽,還問他什麼時候回來。從文學結構上講,這二十八個字是非常偉大的。"

在2017年清華大學時代論壇上,畢飛宇則談到從《夜》一詩中,窺探其到與馬爾克斯《百年孤獨》著名開頭,異曲同工的時間互文之妙。

他稱,"李商隱創造了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是一項文學記錄,——他描繪了中國詩歌史上最漫長的一場秋雨。"除去重複的5字,他用了23個字寫成了文學史上最為漫長的一場雨,秘訣是天才地處理了詩歌內部的時空關係。與物理時間不同,心理和文學意義上的時間則充滿了彈性,也構成了藝術的難度。

"在《夜雨寄北》裡頭,他在時空的處理方式上已無限接近於小說,甚至是電影。前兩句是現在進行時,何當共剪西窗燭——時間嘩啦一下拉到了遙遠的未來,將來時,彼地。卻話巴山夜雨時——將來過去時,彼地,也是此地。時間繞了一個巨大的圈子,回到了原點。"卻"是回過頭來的意思,很肯定,把一切都落到了實處,但是,由於它對應的是"何",它又不能肯定了,這個"實"還是"虛"的,是"畫餅充飢"裡的餅。在這裡,時間變得很魔幻了,像拉麵師傅手裡的面,一會兒是麵糰,一拉,成了麵條,再一拉,又成了無數的麵條,無限地紛繁。"

再說《百年孤獨》的開頭:

多年以後,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的面前,一定會記得他的父親帶他去看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小說敘述者的敘述時間是現在,它描繪的卻是將來;站在將來的角度,所謂的"多年以後",又成過去完成時了。

《夜》詩最大的魅力就在於壓縮了時間,用畢飛宇的話來說,這裡頭藏有一部長篇小說的容量,有顛沛的人生,有蒼茫的、鬼魅的、神龍擺尾的、身不由己的命運。詩歌內部充溢的時間彈性,能夠產生多大的爆炸當量,完全取決於你我作為讀者的想象力和人生閱歷。而不管你的想象力如何,其間必定伴隨著潮溼,伴隨著無窮無盡的秋雨。

最後,以詩人的《有感》作結,

中路因循我所長,古來才命兩相妨。

勸君莫強安蛇足,一盞芳醪不得嘗。

妻子王氏離開人世八年後,李商隱也匆匆隨之而去,終其一生鬱鬱而終。在眾多詩歌裡,這首算是無數無題詩的謎底或者底色。他不得志的一生裡絕大部分時間在後悔,如果人生有如果,那麼……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次單程旅行,在特定時代,特定地點,當下時空特定的自己已做了似乎最正確的選擇,遺憾錯失由此而來。倘若李商隱未與王氏喜結連理,其後半生必定是晴空萬里嗎?倒也未必。

人生漫漫,莫不是一場巴山秋雨。(一往文學作者:荻蘆夜雪)


一往文學


確實是有意為之。

李商隱是晚唐集大成的詩人,作品不但有隱晦深典的句子,還參考借鑑了民歌的清亮流暢。還是那句話,他的詩,你有可能不知道他在說什麼,但是讀下來絕對是流暢的,而且賞心悅目,餘味無窮。

這首詩相對於他自己其它作品來說,算是直白淺顯卻別出心裁的。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這個很有可能是在寫家書的時候有感而發,要考慮到家人的理解能力,所以相對淺顯,但是直白不是他的性格,李大詩人還是要玩出一些花來,才對得住自己的名號的。我們詳細來看,他為什麼要打破七絕的大忌,反覆使用“巴山夜雨”,因為我們在聊七絕的時候講過,絕句相對於律詩,字數少了很多,必須惜字如金,儘量不要使用重複的字詞,一是浪費,另一個是會造成朗讀不流暢,平仄發生疊韻之類的錯誤。在律詩規則之內盡情發揮,做到“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寫詩一個非常高的水平。但是李商隱很明顯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層次,那就是“突破規則,建立規則”。

前兩句承接家書,“君問歸期未有期,”你問我什麼時候回啊?我也不知道啊。為什麼呢?“巴山夜雨漲秋池。”巴山的連綿大雨把我耽擱在這裡了,池子都漲滿了,你看看多大的雨水。這兩句就像拉家常,語速不快但敘事節奏飛快,十四個字不但用問答交代了寫詩的起因,時間,地點,景色,還構築了一個漫山雨落如飛,水滿為患的情境。詩人的功力非同小可。然後筆鋒一轉,從現實進入想象。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何當”兩個字把文字引入虛境。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像以前一樣在西窗下聊天聊到忘了時間?剪掉蠟燭的綻蕊,挑亮光線,估計也會扯到今晚巴山夜雨的話題吧。平仄就不講了,能通順讀下來是肯定沒問題的。為什麼他在這裡再次重複“巴山夜雨”這個詞組,並沒有讓人感到繁複呢?

第一點,這個“巴山夜雨”已經從第二句的實景“地點+時間+事件”的詞組變成了一個想象中的畫面,也就是一個描繪這天晚上狀況的一個純名詞詞組,詞性的改變不會讓你覺得重複。第二點,所在的空間不一樣了,一個在現實中,而且正在周圍真實發生,第二個已經成為了一種未來的回憶,一種想象。讀者自然而然會把這兩個情景和詞性區分開。

這種新奇的有意為之不但不會給閱讀帶來困難,反而會增加一種時空循環,平行空間錯位的奇特感受。李商隱開創了一個新的表現方式,後來者學得多,但是都無法在語言凝練和意境錯位中超越他。比如楊萬里的《聽雨》:

歸舟昔歲宿嚴陵,雨打疏篷聽到明。昨夜茅簷疏雨作,夢中喚作打篷聲。

這個就不解了,讀者可以自己領會。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國學詩詞內容日常答疑。


梧桐樹邊羽


唐代詩人李商隱《夜雨寄北》:

七絕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李商隱(約813一約858),字義山,晚唐著名詩人。十歲喪父,與母過著清貧生活,十幾歲便突顯才華,後結識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輩,並在令狐楚的幫助下考中了進士。結識令狐楚是李商隱成材的一大幸事,但也是其一生悲劇所在。因為老師令狐楚在李商隱考中進士後不久故去,這時李商隱也與其心愛的王氏結婚。而其岳父與其老師令狐楚分屬李黨牛黨不同政治陣營,一段美好姻緣因此打上政治烙印,一邊認為這是賣身投靠,一邊認為是蛇鼠兩端,兩不認可,夾板老鼠兩頭受氣,失去了政治上發展空間,縱然才華萬丈也是枉然,一生連個帶長字的芝麻官都沒混上。

公元852年,李商隱應聘到四川東川節度使幕府中任職,不過就是些秘書工作,相當現在部隊不帶長字的參謀一類吧,有道是“參謀不帶長,打屁都不響”,不僅地位低下,而且收入微薄。這時李商隱的妻兒與朋友大多在長安,四川在長安南部,本詩所以叫“寄北”。

本詩開始一問一答,你問我什麼時候回去,我也不知道啊,巴山的夜雨正將秋天的池塘灌得滿滿的了。

為什麼不能知道什麼時候能回去呢?這反映了小人物的無奈,亂世中,小人物不能左右自己的命運,只能象飄萍一樣隨風漂泊。這跟後來的范仲淹《漁家傲》說的:“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那個“歸無計”完全不是一回事。範的“歸無計”是因為自己還沒有建立東漢大將竇憲“燕然勒石”那樣的功勳,怎好意思輕言思鄉回去呢?範說的是悲壯,李說的是悲涼。

等到回去後與你坐在西窗下,共剪西窗蠟燭時,再給你說說巴山夜雨的故事吧!

律詩,特別是絕句,特別忌諱重複,李商隱作為晚唐一代大家,當然不會不知道。本詩卻一反常態,用了兩個“巴山夜雨”,當然不是巧合,肯定是有意為之。餘以為,前一個巴山夜雨,是因為無法回答對方詢問的歸期,故意搪塞,顧左右而言他,推出個“巴山夜雨正漲著呢”,既然這樣說了,那麼回去後我再給你細說這“巴山夜雨”中包含的故事吧!

大師就是大師,就能突破框框,大膽重複,反倒收到了跌宕起伏,婉轉回旋,一疊三嘆的好效果,亦成一傳世之作,這在絕句中是絕無僅有的。



雲卷飛山


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全文"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這是李商隱客居現在川渝一帶時,寫給北方親朋的一首思念抒情詩。具體是寫給誰的詩,無從考證。當然了,句中也有提示,就是寫給"君"的。故有人說,此詩是寫給北方某個朋友的,也有說是寫給妻子的,還有人說這裡的"君"泛指親朋好友,沒有特指。我還是更傾向於是寫的妻子的。因為,四句詩就是四句思念的私房話,情意綿綿,有些卿卿我我的味道。全詩譯成白話,似乎就像是李商隱寫給妻子的一封簡短家書。這裡不妨用我們現在的話寫出來:你問我啥時回家,馬上也定不下來嘛。四川這裡秋天晚上愛下雨,水把池塘都給灌滿了。我們啥時候晚上能在一起就好了!我們可以在西牆的窗戶邊兒,撥亮著燭芯,我把四川這裡晚上下雨的事兒給你講講。從詩中看得出來,第一個"巴山夜雨"描寫的是詩人正經歷的夜景,第二個"巴山夜雨"說的是詩人準備給老婆聊的故事。所以,一個寫景,一個述事,字同義不同。一般來說,寫詩忌諱詞語重複,尤其是這種七言四句。所以說,如果你把《夜雨寄北》看成是李商隱寫的一封家書,而不是一首律詩,就好理解詩中會重複"巴山夜雨"了。


一線天


唐.李商隱.《七絕.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1)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1).巴山,現四川南江以北,後來泛四川。

這是作者寫給妻子的詩,表達思念之情。

寄北,這裡指寄給北方的妻子,又題為“雨夜寄內”。

這是詩人於大中五年(公元851),詩人在川東節度使柳仲郢幕中寫的。洪邁在《萬首唐人絕句》中題作《雨夜寄內》,解為一首懷念長安妻子的詩。

從詩意可看,應該也可以理解是懷念友人,何況當時詩人的妻子王氏己死。詩中以眼前之景預期未來,寫得平易樸實,但令人一逢三嘆!

而“巴山夜雨”、“西窗剪燭”也被後人廣泛地用來相贈同窗好友,或懷情遠寄相念的親人(妻兒)。

古詩詞最忌雷同重複。初學者亦以為大忌。

不。

只有在充分理解掌握古文化(其實,今天也如此)規則的基礎上,重複出句,才是能突破情感的沒有羈絆的且又在限內的最佳方式。

詩人兩次寫“巴山夜雨”,既是強調離人在分別時令人留戀的景象,又是期望離人在重逢時的夢境,正因為思念之深,才會寄託之切:要在當初深沉的景色中回到當初的回憶。

……

今人可能笑腐迂,然古人寫此存執念。這就是詩人和平常人之間的表達差別。


葡萄爺爺1


沒讀過。講個故事吧!是真實的。打架,家常便飯,請到辦公室,也是常事,不記得跟誰,什麼事。進入主題。進辦公室,兩老書呆在查清典,那典是我學的三倍大,好奇,所以順耳收穫,兩議論的全言。兩查到字,驚訝,原來這字意這麼簡單,用簡字還比它合適,到位。古人也顧弄懸虛,寫詩實際挺容易的。現在沒人教可惜。所以,我見現呆子,也用冷子,有火。這些冷字意是,站什麼上看,或走在什麼看,賣弄玩懸,自以清高。算了就這麼多。哈


夏侯55


李商隱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