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 醫療創新從哪些場景突破丨博鰲·健康界峰會

近兩年來,隨著國家加大對基層衛生事業的投入和遠程醫療體系的拓展,“互聯網+醫療”惠及越來越多的群眾。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加快建設遠程醫療服務體系,是解決近14億人口大國“看病難”問題的重要一招。利用信息化手段,解決老百姓看病就醫的“痛點”和“堵點”問題,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不僅方便人們看病就醫,也有效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在互聯網創新的多種模式的嘗試下,健康產業會有怎樣的變化?我們目前處於什麼樣的階段?未來又有什麼樣的趨勢?

4月25日,在2019博鰲·健康界峰會的“互聯網與模式創新--健康產業新浪潮”主題論壇上,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孫衛,美國醫學科學院國際院士、江蘇省人民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主任勵建安,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CEO陳寬共同為我們進行了解讀。

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實踐先行者

“廈門對於互聯網+健康醫療的實踐從2004年就開始著手研究了。”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孫衛這樣開場。

孫衛向與會者提供了這樣一個時間表:2007年,“廈門市民信息健康平臺”基本建成;到2013年,國內唯一區域健康醫療雲平臺在廈門搭建成功;2014年,如何通過信息系統來實現慢病分級診療和上下轉診成為廈門市探索的又一目標;2016年廈門成為國家衛建委第一批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和產業園建設的試點城市;2017年-2018年,廈門市又出現了電子健康卡等創新性的惠民應用。

互联网+时代 医疗创新从哪些场景突破丨博鳌·健康界峰会

他總結到,廈門10多年時間經歷了這麼多事情,“感覺到比較慶幸的是我們沒有走彎路”。

互联网+时代 医疗创新从哪些场景突破丨博鳌·健康界峰会

談及建設智慧醫療惠民服務有哪些經驗,孫衛表示,廈門市通過一個系統(市民健康系統)、一個專網(區域人口健康專網),以及“互聯網+”模式,整合O2O、O2C流程,通過多種公眾服務通道來傳播,包括微信、APP、網站等,並注重開發豐富的醫療就診各類應用,包括預約診療、移動支付、候診提醒、檢查預約、計免預約、影像共享、家庭醫生、健康諮詢、緊急救治等,來建設智慧醫療服務,且此種路徑可以有效覆蓋診前、診中、診後全流程。

在這樣的體系下,依託一張融合醫療就診、金融與醫保應用的健康卡,讓每個居民擁有一個動態的、由健康檔案庫、電子病歷庫、人口庫相關內容組成的電子健康檔案,通過一個融合網絡,實現醫療衛生服務跨系統、跨機構、跨地域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

這樣,通過整合醫療服務資源,優化就醫流程,以全鏈條,全方位的“智慧”醫療服務,極大減少患者候診時間,有效緩解“看病煩”、“流程繁”的問題,切實提高老百姓的滿意度。

分級診療的基座-物聯網與居家康復

5G就是一場革命,它以技術為驅動,從人與人的連接延伸到萬物互聯,從個人和家庭延伸到社會各個領域,進而為社會生活帶來革命性的影響,醫療當然也不例外。

互联网+时代 医疗创新从哪些场景突破丨博鳌·健康界峰会

美國醫學科學院國際院士、江蘇省人民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主任勵建安在發言時提到,目前我國分級診療所面臨的挑戰有以下三點:一是基層診療能力不足,補償機制不完善;二是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六位一體,唯獨康復無編制、無任務、無能力;三是醫療保險機制偏重項目付費,忽略功能改善。

與此同時,全患者在家的健康狀況如何感知?能否通過物聯網傳感器的技術將它與互聯網合二為一?對此勵建安指出,可穿戴設備一定是解決目前這些問題的巨大抓手。可穿戴裝備加上虛擬情景,加上互聯網+的技術可以使居家康復變成現實生活中可操作的一項治療手段。

“我希望未來的醫療、未來的康復醫療、未來的居家康復一定是可穿戴裝備加上虛擬經營,加上機器人,加上物聯網,加上雲平臺,將這些所有的東西結合在一起的時候,通過5G時代,讓家庭與醫療中心無縫連接,從而真正實現居家康復。”他說。

高峰對話

互联网+时代 医疗创新从哪些场景突破丨博鳌·健康界峰会

問題一:廈門市健康雲創建過程中的困難和挑戰是什麼?

廈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孫衛:目前廈門在信息化建設中面臨的問題主要是技術融合的問題。如何將新的技術與信息有機的結合起來,打通之間的聯繫,並共享出去,產生效力,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方向,也是我們目前所面臨的一個瓶頸。

問題二:美國在康復治療方面有一些什麼樣的經驗,這個領域裡面我們距離國際的先進水平還有什麼差距?

美國醫學科學院國際院士、江蘇省人民醫院康復醫學中心主任勵建安:我國醫療發展分佈不均衡,整體理念上與國外相比有所差距。

以報銷機制為例,國內主流的報銷機制是RRG模式,是以項目為綱的分級或者分類方式。但目前國內認為RRG項目太過繁瑣,且阻礙醫生髮展,開始推崇DRG模式,以診斷為綱的模式。

美國在DRG模式的推行方面已經逐漸減弱,並開始推出FRG的方式,FRG是患者來評價醫院採取的救治手段該不該給錢,如果有功能進步,那麼進步1%就給1%的錢。所以很多時候切掉不是最好的方式,改善功能成為了最好的解決方式。

問題三:醫療技術進入到市場和臨床前要經歷哪些步驟?實際上制約的因素有哪些?

北京推想科技有限公司CEO陳寬:任何臨床服務一定是源自於最基本的需求和問題。作為創新性醫療技術的提供方,一般一個創新性的醫療技術進入到臨床中,首先要經過非常嚴謹的臨床價值的檢驗、評估、驗證,包括它能為醫生帶來什麼?能為患者帶來什麼?以及能為整個社會帶來什麼樣的價值?最後通過了一系列的求證之後才能真正進入政府,才能進行醫保覆蓋。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