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大會第四季 五次點評看王立群如何上觀天象 中通古今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第二場後,有感於河南大學王立群老師的詩詞點評,我昨天在《頭條.悟空問答》中寫了一篇小文進行介紹,不期才一天的時間就收穫了60多萬次閱讀,這充分說明我們國家真是一個詩詞的國度,也展現了《中國詩詞大會》巨大影響力。但我的這篇小文,只是擷取了王立群老師在第二場中兩次點評寫就的,一次是點評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的《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另一次是點評唐代著名山水詩人王維的《終南別業》。雖然僅僅兩次點評,人們就可從中感知了他的學術高度,但是看了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第三場王立群老師的五次點評,不得不驚歎,我們對這位學術達人的瞭解還是瞎子摸象、蜻蜓點水式的。

詩詞大會第四季 五次點評看王立群如何上觀天象 中通古今

董卿問王立群:您觀象嗎?

第一次點評:《詩經.七月流火》。王立群老師的點評風格向來都是散散淡淡,與康震老師或者與楊雨老師搭檔,都是搭檔的話多,很多時間他都像一位寬厚的長者,只是靜靜地聽著,第三場直到第十七分鐘,王立群根本沒有說上幾句話,直到選手孫曉婧“七月流火”的一個大火星的具體時間回答不了主持人董卿時,王立群老師才款款道來:大火星一般出現公曆8月中旬晚7點半到8點半,正南方30度的視角,《天官書》對此有過詳細記錄,我從這本書很仔細地把天上的星宿瞭解一遍,農曆7月相當於公曆8月,這之後大火星慢慢地往下落,天地轉寒冷,作為中國古代農夫來說沒有其他記錄天時的東西,觀天象是其最重要的手段。7月流火,是農夫之詞,他們需要觀星象安排一年的農業生產。王立群老師對“七月流火”的解釋,真是有如教科書一般。

第二次點評:李清照《夏日絕句》,題面是從“生當作人傑”開始的。王立群老師點評道:項羽的一生最有名的是烏江自刎,人們詠歎最多的是烏江亭、烏江,李清照的這首《夏日絕句》,裡面肯定的是項羽,說項羽生為人傑,死為鬼雄,“人傑”這個詞出自《史記.高祖本紀》,劉邦當了皇帝以後召集的第一次御前會議,就向大臣提了一個問題:我為什麼能夠打敗項羽,大臣們說了很多意見,劉邦說這些回答都不對。天下有三個人傑,一個是張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一個是蕭何能夠保證供給;一個是韓信,連百萬之兵,戰必勝,攻必克,此三傑能為我所用,所以能打敗項羽,“人傑”的典故就出自此。鬼雄出自《楚辭》,人傑和鬼雄都是極其難得之人,而一個人能夠在人、鬼兩個世界,都能稱老大,那是難上加難,所以李清照到今天過烏江的時候,思念項羽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詩詞大會第四季 五次點評看王立群如何上觀天象 中通古今

第三次點評:李清照《鷓鴣天》“何須淺碧深紅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王立群點評道:李清照是一個愛花的人,但李清照為什麼偏偏在這首詞中把花譽為桂花?那是因為到了晚年,經過國破家亡重重打擊,最後她在桂花當中看到了自己的身上的影子,這恰恰是李清照內在心裡的一種折射,非常符合她晚年的心境。一個愛花的人一生可能愛過很多花,特別是經過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後,心境不同了,對花的喜愛也會發生變化,這大概也是我們瞭解李清照晚年生活的一個窗口。

詩詞大會第四季 五次點評看王立群如何上觀天象 中通古今

第四次點評:蘇軾《江城子》。王立群點評道:我個人最欣賞的是蘇軾在這首詞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面貌,他的精神面貌和這首詞主旨是一樣的,一個字,狂。狂是這首詞最吸人的地方,“狂”在這首詞中有兩重含義,一個是現實中的圍獵,一個是期待中的射天狼,兩個方面都表現了他的狂。現實中的圍獵,那是在整個密州城,蘇軾一出來,整個密州城的老百姓都出來了看他,說明蘇軾還是有很多粉絲,很多人出來圍觀他狩獵,所謂“傾城隨太守”,這是寫他現實中的射獵之狂。另外他還有一個期待中的射天狼,天狼星,指代著當時北宋北方最大的兩個外族危險,一個是西夏,一個是契丹的遼,蘇軾希望能夠把這兩個天狼星打下去,這又是一種狂。所以蘇軾的狂,是從始至終貫穿整個詩詞當中的。而這種狂,在蘇軾的詞當中還有一種媒介---酒,酒壯人膽,所以整個詞當中,那種狂放狂傲的勁頭出來了。

詩詞大會第四季 五次點評看王立群如何上觀天象 中通古今

第五次點評:外來物的命名。這個話題是從《詩經名物圖解》開始的,這本書由日本畫家根據《詩經》所作,就是通過繪畫,把《詩經》中涉及的名物記錄下來。王立群接下來對外國舶來物有過一段解釋:張騫通西域是一箇中國對外交往的重要契機,帶來很多外國物種。中國引入外來物種大致有兩個時代,一個是漢唐,漢唐時代引入的往往前面加一個“胡”字,譬如胡床、胡桃、胡瓜,胡麻、胡琴;等到宋明時期引入的,往往加“洋”、“番”,如洋蔥、番茄等。漢唐時期、宋明時期引入的植物、食物在命名時候,就已經進行了區分。

詩詞大會第四季 五次點評看王立群如何上觀天象 中通古今

以上五次點評,足以讓我們再次增進對王立群老師的尊敬和理解,他就是一個上觀天象、中通古今、下通地理的博學之人,也是一位真正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