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志之邳州鄉村陸路交通特點:村路、橋樑、行具、客店

(一)村路 村路俗稱“大路”或“小路”,舊時最寬大的道路是“官道”。能走大車的車路,俗稱大車路、大路。小路俗稱小路、小道、小毛路,蛐蜒路。貫通在城鎮中的路,稱為街道;兩路或幾條路相交處,稱為路口,如三岔路口、五岔路口等。路由兩山之間通過,其名為夾山路、山路,路盤在山間之中名為盤山路,翻山而去的路稱翻山路。路沿河岸延伸的名為沿河路、岸路。過去村路、大路不是人修出來的,是人走出來的,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因此村路多沿高處延伸,一般繞過窪處和灘處。過去的路的寬度只能拉大鐵車,多數是1--2米寬的小路。過去的路沒有好聽的名稱,只是根據地勢、地形和村名命名,如劉家路、東灘子路、村東路、府前路等。城市街道有馬路、大馬路、大街等名稱。汽車、火車出現之後,才稱汽車公路、鐵路的名稱。道路屬國家或軍事用路稱為國道,省際公路稱為省道。城市環城修築的公路名為環城路,按內外圍又稱為一環路、二環路、三環路。市縣返往鎮內的公路稱為縣級、鎮級公路,鎮通往村,村通往村的公路稱村級公路。

民俗志之邳州鄉村陸路交通特點:村路、橋樑、行具、客店

國道多按編號稱呼,如310國道。公路按起止站點稱呼,如徐州至連雲港為徐連公路,邳州至蒼山縣城的公路稱為邳蒼公路,岔河至臺兒莊公路稱為岔臺公路,林子通往四戶的公路稱為林四公路。

道路過去均為土路,二十世紀50年代,古路多改造成較通直的寬大的土公路。60年代始鋪沙石路。70年代末才有瀝青路面,俗稱柏油馬路。80年代末,始有水泥路面,俗稱水泥路;90年代始有一級公路和高速公路。公路分上下車道,上下人行道,鎮以上公路多用白、黃漆線劃分,人行右道。並安有交通標誌,讓車輛安全行使,人們安全行走。

(二)橋樑  橋樑多架設在道路途中的河道上的,橋樑因建築材料與形式不同、時代不同,其名稱也不同,通常有以下幾種:石槓,《爾雅·釋宮》雲:“石槓為之徛”,“徛者,步橋也,按即聚石水中,以備步涉者,”這就是最原始的橋,俗稱“踩著石頭過河”即指此。周朝徐偃王被周穆王命造父追趕逃至徐山下(即雲壇山、依宿山一帶),並在雲壇山前建有城池,徐偃王率隨民在牧母河上建一石槓,河塘寬1裡餘,布石頭72塊,俗稱七十二洞石槓橋。又因河槽中的石橋用石塊、石頭壘成的,兩空石橋,三塊作橋墩,四塊作橋面,稱七石二洞橋。夏天大水時,河槽上用樹枝和泥土搭過水橋,此地為楚地,楚人謂橋為“圯”,又稱“圯橋”;因橋在兩山之間,後又稱夾山橋。秦漢間,張良隱居張家樓(西橋頭村),與黃石公邂逅在石槓橋上,即過去楚人稱之為圯橋上,得兵書而做劉邦軍師封留侯。

過水橋 低矮的石橋,河水旺時,水由橋面上漫過,又稱漫水橋,這種橋過去邳州最多。

民俗志之邳州鄉村陸路交通特點:村路、橋樑、行具、客店

石橋 用石墩搭石板的橋,又稱石板橋,用磚頭髮捲成橋洞的橋,稱為卷洞石橋。髮捲凸形高出路面的橋,又稱為“羅鍋橋”。

草橋 用木石為架,上面鋪墊泥草的小橋,稱為草橋,也稱為便橋。

獨木橋 用一二棵木棒橫搭在山溝水槽上作為出入通道的橋稱為獨木橋。

木橋 用木棒作橋墩橋架樑,上面鋪有木板的橋叫木橋或木板橋。

浮橋 排船加鐵索為橋,以便通行的橋,叫浮橋。

鋼筋混凝土橋 用鋼筋作骨架,用石塊、水泥做成各種平板橋、高架橋、孔洞橋,都稱為鋼筋混凝土橋,或水泥橋。

立交橋 在道路交叉處成立體交叉的橋樑,不同去向的車輛等可以上下同時通行的橋,叫立交橋,1980年後,大中城市多建有立交橋。

古橋 過去所建成的一直延用至今的橋樑,稱為古橋。

橋樑的命名,有以河為橋名的,如310國道上的邳蒼分洪道大橋,邳州市內運河上的運河大橋、運河鐵路大橋。有以村名為橋名的,如邳蒼分洪道上的依東橋,邳蒼公路上的張道口橋,戴圩鎮的高渡口橋,邳城鎮的城東橋、岔河的林四路上的林子橋等。有以地物、建築物命名的,如310國道上的山頭大橋,岔河鎮泇河邊的地涵橋,宿羊山劉山閘橋等。有以人物命名的橋,如邢樓鎮東莊清代的黃道人橋。有以事件命名的橋,如黃石公授張良兵書處的圮橋。清代譚成洛在陶溝河上修的陶溝橋。有以利善吉言為橋名的,清代餘行社內的樂善橋;清代董姓在岔河鎮東岔河村建的利涉橋(今存);清代邳城東北所建的步雲橋等。還有的橋因橋的結構而命名的,如清代邳城東門外的橋,因橋洞內雕塑有神像,俗稱為橋下廟、廟上橋,岔河鎮良壁東南門用一半塊石碾磙作橋板,俗稱月牙橋,良壁東門有用三塊石碑搭成的橋,俗稱三百(碑)擔一空(孔)橋;雖然是誇張,但反映了橋的結構和歷史。

(三)行具 過去官人、富豪人家,出門行走,主要是轎子。轎子有多種,一種是官轎,一種是結婚用的喜轎,還有一種是登山用的山轎。這種代步的轎子多為四人抬,山轎為二人抬。窮苦人家只有徒步或騎驢代步行走。

鄉村莊戶人能養起毛驢的,走親友騎毛驢已很光彩了。也有專業餵養驢作趕腳的,趕驢送客的人叫“腳伕”或“趕腳的”。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城市裡多用人力車,俗稱黃包車、東洋車,60年代改用腳踏三輪車。

需要帶東西走路的,過去除了肩背挑擔外,可用獨輪車,又稱小車;載重量略大的用“宏車子”,一推吱喲吱喲響,幾里路外都能聽見。60年代始用膠車,後又使用平板車,俗稱平車。拉莊稼,拖水進城,多用大車,大車有的是鐵車,俗稱鐵鐐車或牛車,有的是木輪車,俗稱木車或太平車,有兩個輪和四個輪子之分。60年代鐵車換成膠輪的馬車。70年代末,馬車又被帶拖箱手扶拉機取代。80年代又用三輪車拖物,四輪車拖物、90年代部分農家用小型、中型或大型汽車拖物。

二十世紀40年代始自行車在鄉間出現,自行車又叫洋車子。70年代普遍騎自行車帶人、帶貨。80年代腳踏三輪車多被中老年人青睞使用,富足的人家在90年代末開始使用摩托、三輪車和電動車,出租車使用昌河類小汽車和大眾、東風類的轎車、大中巴客車等。路程遠的可坐長途大客車、臥鋪大客車和火車,有條件的可坐飛機。

民俗志之邳州鄉村陸路交通特點:村路、橋樑、行具、客店

(四)客店 沿交通線村莊開設旅店的歷史十分久遠,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其叫法和類型各有不同。

小客棧 多為夫妻二人開辦,又稱“夫妻店”,店中被褥、臥具簡陋,光居住客人,不賣飯,或只代客人熱飯,平常只是二條被褥一壺開水。

起夥店 兼營住宿與飲食的客店,房間有簡易大通鋪,有雙人間和單人間,可起夥訂做飯,一般是店錢、飯錢一起計算收費。

車馬店 有車馬店、騾馬店兩種類型。備有院場、客店、馬棚、草料和客人飯菜等,一般為合併收費。車馬店多為趕車的居住;騾馬店主要為趕牲口的客人居住,多設在集鎮村頭或大路路口處,便於出入和做買賣。

旅社 有專營旅社,光住宿,不設飯食。房間有單人間、雙人間,多人間;房間擺設衛生講究,房間價格不一,較好的房間可達百元;房間內有彩電、空調、衛生間、洗澡間等,出入衛生由服務小姐負責。

兼營旅社。不僅住客,而且還開辦飯店或酒樓,住宿和吃飯喝酒兩開賬,有的旅社消費較高,還設有小會議室、歌舞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