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大学做到“三知”,不滑档,不落榜!

选大学做到“三知”,不滑档,不落榜!


有这样一句话:高考考得好,不如志愿填得好。可见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是多么的重要,但就是在这个重要的事情上,往往难住了许多同学和家长,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聊选专业的“三知”。

1

知虚实

何谓知“虚实”?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虚”?什么是“实”。很多家长在了解学校的时候,关注的点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现象,比如学校在哪里?校园美不美?基础设施好不好?交通是否便利?生活是否方面?甚至有的还考虑宿舍有没有空调?等等这些很直观,也很表面的东西。这就是所谓的“虚”!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是代表这些东西不重要!但是填报志愿可不能只看这些表面的东西。

而所谓的“实”呢?就是指学校的内涵,比如学校的概况?学校总体实力如何?学科实力如何?人才培养能力如何?就业率如何?哪些专业是王牌专业?考研比例如何?就业率如何?等等,这些东西能够全面的了解到学校的整体情况,根据这些情况,再权衡是否选择报考。

2

知高低

何谓知“高低”?就是指要知道目标院校的录取分数线的高低。这是填报高考志愿非常重要的一步,一般来说,不能以1年的录取分数线来判断。至少要了解清楚目标院校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具体的查阅方式,可以登录目标院校的本科招生网查询。

在填报高考志愿前,东哥提醒考生还要了解与录取分数线相关的概念。比如:什么是批次控制分数线?什么是提档线?什么是院校录取线?什么是专业分数线?了解清楚这些概念,知道这些分数线的高低,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是至关重要的。

简单来理解,批次控制分数线是一条资格线,只有达到资格线,才能够填报相应的一批或者二批志愿。而提档线是指院校拟录取学生的最低分数线,比如某校以120%的比例提档,计划招生100人,那么学校的提档线就是报考这所学校排名第120名的这个人的高考分数。而录取线就是这120人中,实际录取的100人中,高考分数最低的那个人的分数。专业分数线就是实际录取的100人中,各专业录取的高考最低分。

从高校的角度来看,提档线是每个学校自己划定的分数线,它是一道门槛,只有达到这个先,才有可能被学校录取。达到提档线,不一定表示被录取。而录取线是已经被录取的学生的最低分。

3

知规则

何谓知“规则”?就是指每年学校发布的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这些规则是学校开展招生工作和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详细的知道高校的录取规则,对于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具有很大的帮助。

高校的招生章程,一般由总则、组织机构、录取规则、学费标准和附则等几个方面组成。通过阅读招生章程,可以知道学校调档比例是多少?非第一志愿考生是否会被录取?是否有专业级差?专业级差是多少?如何执行加分优惠政策?等等,只有了解清楚这些信息,才能够填报好高考志愿。

以北京理工大学2018年本科招生章程为例,比如加分项取最高值,不超过20分;不设专业级差;江苏考生要求学业水平测试选测科目为1A1B及以上;理学与材料菁英班不录取色盲和色弱的考生。

总结:高考志愿填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和专业,在志愿填报前就必须做足准备工作。考生和家长在挑选大学的时候,可以从以上“三知”开始入手,从中筛选出适合孩子的大学,也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选定自己喜欢的专业,让上大学不留遗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