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男孩跳桥,是母亲太强势还是孩子太脆弱?

道可道11非常道


◇别让孩子成为你的“终身遗憾”

《女儿们的恋爱》中有一段,是沈梦辰的爸爸在镜头中痛哭流涕,后悔曾经对女儿过于严厉,后悔那时候错误的教育方式。

沈父想要回到女儿13岁前

时光不可逆,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当父母,没有排练的机会。

一上来就是实操,在手忙脚乱中养育孩子长大。而一旦犯错,后果只能由自己承担

一句“不行”一个“教训”一次失手,都会像魔咒一样萦绕在孩子的脑中禁锢在孩子的心底,刺激着孩子做出难以挽回的举动。


上海一名17岁的男孩,穿过呼啸的车流,跃上高桥的栏杆纵身一跳,以决绝的方式告别人世

而身后紧随的母亲,因为没抓住孩子跪地痛哭

5秒钟,一个生命的逝去令人唏嘘。

孩子毫不犹豫地跳桥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在车水马龙的高架桥上,一辆匀速行驶的白色汽车突然停在了快车道上,打着双闪,却迟迟不动,整个过程持续了几分钟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几分钟后,男孩打开车门扭头就跑,毫不犹豫.....

而发生这一切的原因就是这位母亲对批评了孩子在学校的行为,所导致的!


小熙带你看世界


“妈。你再说我,我也这样。”

今天和曾经同事聚会,席间跟我说起她的女儿——一个三年级的小女孩。同事说和女儿坐车来县城的路上,女儿在手机里发现了那个17岁男孩子跳桥的视频,随后女儿说道:“妈,将来你再说我,我也这样!”听到女儿说出这样的话,同事惊得说不出话来。


接着同事说起了和女儿的点滴,同事本身就是一名小学教师,但是对于自己的女儿却有些无能无力。总是在女儿出现错误的时候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对着女儿大吼大叫,甚至还动了手。我问同事:“你批评教育女儿的时候,孩子是什么表现?”同事说孩子怒视着自己。


我劝同事以后千万不要再这样,孩子不是我们的私有物品,想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孩子也是一个和父母平等的人,请给孩子最起码的尊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不是父母太强势,也不是孩子太脆弱,而是父母和孩子不会沟通。


1、理解孩子的感受。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就是孩子披荆斩棘的过程。他们学着自立,学着坚强,学着面对,学着长大。孩子会月到各种各样的困惑,他们需要父母在身边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也需要父母给予他们最真诚的理解。


如果连自己的亲身父母都不理解自己,孩子的内心会是何等的煎熬。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谩骂指责,而是给予孩子最温暖的理解。如果在孩子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父母给的是理解和正确的引导,那孩子犯错误的次数会越来越少;但是如果父母在孩子犯错的时候给孩子的是谩骂甚至动手,那孩子的错误还是会接连不断。


2、倾听孩子的内心。


理解了孩子的感受,和孩子站在了同一条战线上,这个时候就要学会倾听。父母这个时候不要着急下定论,也不要着急给孩子扣上一顶不听话的帽子,而是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来述说。只有明白了孩子到底如何想的?家长才会明确自己的下一步如何引导。

为什么很多孩子总会说父母不理解他们?而很多家长却觉得一个孩子会有什么想法?正是这种理解的误差,造成了彼此之间出现了沟壑,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孩子的内心往往比家长的想象还要敏感,家长的耐心倾听不是无济于事的办法,而是建立一座和孩子顺畅沟通的桥梁。


3、懂得如何去沟通。


父母总是把自己的孩子当做一颗棋子,让孩子向东,孩子就不能向西走,让孩子做作业,就不能允许孩子中途休息几分钟……当孩子希望和父母沟通的时候,父母就会以强硬的口气回绝,甚至是更加严厉的批评。


沟通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是解决双方矛盾的唯一办法,但是如果学不会如何和孩子沟通,那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深,得不到解决的矛盾,终有一日就会爆发,最后换来的就是如跳桥男孩子的妈妈一样:捶地痛苦哭。


当孩子胡搅蛮缠,无理取闹的时候,家长控制不住自己,就会暴跳如雷,大发雷霆。往往不是孩子无理取闹,而是父母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孩子沟通。孩子的成长没有重来的路,我们也更不会找来孩子的任何替代品。

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看着那个胖乎乎的小家伙,我们父母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父母没有生来就有的强势,孩子也不是生来就是脆弱,而是在和父母相处的过程,跨过了沟通的桥梁,造成了两败俱伤。


所以,拿出孩子出生时候的那般喜欢,给孩子最温暖的爱,最关心的话语,和孩子一起成长,和孩子一起披荆斩棘,一起迎接孩子灿烂的未来!


余争的世界


造成如些悲剧源于不爱!

爱子女是无条件的,就为孕育的生命,无论美丑!这一点无可替代,我深有体会。

我脾气非常暴燥,小时候个小单薄体质弱,丝毫不影响我一言不合怒发冲冠去干架,完全不考虑形势对自己是否有利,每每吃亏,屡败屡战,绰号“豪猪仔"!结婚后得罪不少邻里,三十岁生孩子,在孩子面前我性情大变,极其隐忍,不要说打,骂也是轻言细语,一年级因为作业的问题我拿根衣叉说要揍他,被那小子一把夺过抡我一棍,我竟然份心得不还手还哭了,让他爸爸回来,他爸笑盈盈的说儿子不该打妈妈,这小子过来跟我道歉说再也不打我了,傻子似的我马上笑了😄!高中时期跟我吵架握紧拳头👊箭拔怒张的架势,他爸都出去避难。有挥刀乱砍的想法,但我还是能克制冲动。不过一刻钟我又能卑微的去嘘寒问暖接受白眼。为什么!因为爱,那真是无条件的爱!

爱不是宠溺,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不能妥协的!对孩子寄寓的希望是让他能多点幸福、平安的活在这个世界。


映山红191517683


如果仅仅是因为说了几句,就跳楼的话,那是有点脆弱了,就说我吧,我小时候爸妈就不在身边,八岁的时候才回来,几乎是天天打骂,天天张口闭口叫我去死,导致我现在特别没有安全感,别人说话声音大一点,就会很害怕,感觉自己做错了什么,严重自卑,缺爱,到现在,我都25了,他们还是冷眼相待,早就想去死了,也死了几次,没死成,去年回家过年,还是叫我滚,如果不是因为我爷爷奶奶还在,真的懒得去看他们一眼,突然感觉好悲哀,越不爱你的人,越要为难你,根本也不想结婚,怕掉入另一个🔥坑,有点时候甚至希望爷爷奶奶可以早点离开,我就四海为家,再也不用看他们眼色了,也不用愧疚和自责了。


无心人204558345


其实,孩子本意肯定不是想着跳桥的。如果要跳,早在学校就跳了。他是神经被绷得太紧,却又被母亲步步紧逼。暂时不说在学校被怎么批评了。而是母亲知道,孩子做了错事以后,一昧的责骂,非要说出个所以然,非要一再刺激孩子的大脑。孩子也就是在他的愤怒😠之下,做出了冲动的行为。

有时候,一个人的脑子很混乱,此时你的大脑已经绷到最极限了,自己还在努力压制着😖😖。。而旁边的人一直在耳边不停地骂、不停的刺激你,一瞬间,大脑紧绷的那根炫就断了[衰]。所以感觉所有的血液都直冲脑顶,大脑不受控制,就会顺从自己的心❤,最终做出极端的行为。

这个时候,如果你看出孩子在努力压抑某种情绪时,我们需要做的事,马上停声,还孩子大脑归位的时间。

真的不能怪孩子太脆弱或者他承受能力太差。孩子也只是孩子,再大他也才17,说不定他的承受能力也只有10岁 13岁左右。

在车水马龙的桥面上停车,说明了,母亲也不是省油的灯,不是简单的人,在工作生活中,也是有一定强势态度。就像网友说的,你有什么天大的事,非得桥面上去解决。

如果悲剧没发生,母亲也肯定会为自己的言语道歉,肯定会好好安慰儿子。

如果悲剧没发生,孩子只是受了轻伤,孩子大脑清醒过来,肯定会说,妈妈,对不起。为跳桥行为道歉,但是,他暂时不会为学校的事情道歉。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孩子走了,也许还带着委屈,

也也许他真的也错了,自己转不过弯,他需要有人给他好好引导。

也许也正想着被妈妈骂了以后,晚上好好承认一下自己的错误,明天怎么跟同学老师说……而不是在言语上强势去打压他。非得逼他承认错了。

也许有些孩子真的早熟,非常懂事。不过不代表他心里也会臣服与你。孩子不比大人,孩子承受能力真的没有大人强。

母亲在社会历练那么久,也许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所以也强势惯了。你必须……,给我一份保证书,明天给我……对孩子也用一种领导的口气。在她看来,孩子是不能犯这种低级错误,让自己烦恼,甚至脸面无光的。也许她的要求太高,她需要的儿子要很优秀的。给她带来荣誉的。

孩子走了,真的非常可惜。说不定他还有自己认为的委屈😞没说出来,而母亲却一再打压他,不让他发表心中的不满。

孩子这一走,母亲世界也会发生变化,她要独自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舆论与压力。自己父母家、家公家婆、自己老公的责问与打骂!当然不说工作了,说不定都上不了班了。

父母努力工作都是为了孩子,给孩子创造一定的生活条件,孩子都没了,你说她还有什么动力。就是上班也得里面的时间会恢复,说不定还要找心理医生去疏导。

也只有当孩子真的跳桥,这位母亲才后悔:刚才为什么非得跟他理论对错。错了就错了,只要你好好的。

所以,有时候只要孩子不犯原则性的错误,我们试着让孩子说……我们听听孩子的心声。再来引导他。因为13-18岁,真的也是叛逆期,一不小心就成了千古恨。真的是哭都没眼泪。


心想事成0712


17岁男孩跳桥事件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心痛、惋惜的同时,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一边谴责母亲过于强势、教育失误,同时又觉得孩子如此脆弱,竟是玻璃心,有谁还敢管。



到底是母亲强势还是孩子太脆弱呢?

朋友家有个男孩,家里人平时对孩子百般呵护,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有事没事就是物质奖励,孩子非常任性。一次到了商场孩子想买玩具,妈妈没给买,孩子在商场又哭又闹,家长特别上火,妈妈打了孩子,孩子上去都对妈妈拳脚相加,不依不饶,说不给买就去跳楼。最后拧不过孩子,还是给他买了玩具。以后这孩子更不好管,家长也不敢跟他拧着说,生怕他做出过激行为。



还有一个特强势的妈妈,在家说一不二。孩子爸总喝酒,这位妈妈竟把家里的酒无论价位高低,全部倒掉。孩子平时要是不听妈妈的话,妈妈说吼就吼,孩子吓得不敢还嘴。孩子知道妈妈厉害,却还特依赖妈妈,干什么都得请示妈妈,但孩子绝没有自我伤害等极端倾向。

父母不是教育专家,但爱孩子是家长的天性。他们以各种方式爱着孩子,以自己的方式教育着孩子。方法得当,皆大欢喜,方法不当遗憾终身。



曾有同事和朋友和我探讨如何教育孩子,我开玩笑的说:“得让孩子怕你。”这种怕不是让孩子觉得家长凶狠、可恶,而是你看问题的观点鲜明,解决问题方法得当,处事果断。孩子会对你心服口服,心生敬畏,对你“惧怕”有加。孩子有事也就会第一时间和你沟通,相信这样的家长也不会对孩子暴力管教。而那些溺爱孩子成性,孩子恃宠而骄后,父母的暴力管教反而会激怒孩子,使孩子走入极端,不顾后果。

那么做父母该如何教育子女呢?

首先,家长要从小就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严,让孩子有敬畏之心。其次家长要赢得孩子的信任,孩子告诉你的事情要特别重视,不该公开的要替孩子保密。第三,要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和孩子一起分析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第四,教给孩子处事方法,遇事要冷静,以理服人。第五,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让孩子懂得死亡的不可逆,激发孩子对生活的渴望。



人之初,性本善。既然选择了做父母,就该承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爱要有度,严要得当。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愿每一位父母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也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是梨涡2018,感谢您的关注与阅读,欢迎留言交流。谢谢!)


梨涡2018


说实话,作为热爱悟空问答的坚定爱好者,今天,到现在,即晚上9:30分了,我还没有回答。不是说没有时间,不是不想回答,而是此时此刻我的心情十分不好,用这个问题里的词语来说,就是我的心情太脆弱。因为,我被这个世界里我的无能为力感打败。很想就给自己放假一天,没有心情支持,人你是很难做好事情的。

但是,在浏览悟空问答页面的时候,看到这个问题,我的心情就动摇了,一下子由脆弱变得强势起来。尤其是前面我回答的同一个事件的那一篇,获得了网友们接近20万的阅读量,所以这个问题,看到这个题目,我就很想再回答,其实最主要的动因在于,不是说网友的点击量高,而是说在于是我自己今天心情不好,心情比较脆弱,那么在心情比较脆弱的情况下,人会没有力量,你会随风逐流,你会做出一些非常脆弱的行动,你自己都不理解。你内心深处是渴望自己变得强势的。一旦有这个转机,你当然会抓住不放,于是我就回答使自己变得心情明朗。

而我现在的年龄是27岁孩子的母亲,且在心理咨询师证助威下,都能这样非常脆弱的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自己,何况一个17岁的孩子尤其是他不成熟的心理,面临母亲太强势的表现,他如何能以自己的脆弱抵挡住来自于母亲的强势进攻?

这里我必须首先确认并强调的是这位母亲太强势,才导致的孩子跳桥的悲剧。孩子当然是脆弱的,尽管孩子的脆弱也有不当之处。

第一,这位母亲的强势表现在,大家看下面这个视频截图。母亲是开车的,那么停在路边,显然是她主动制止了自己继续开车,这是第一个强势。

第二,这位母亲把车停在道路的中间,快车道上,打着双闪。可想而之,她居然不顾交通法和交通安全。这是第二个强势。

第三,从视频内容来看,这个母亲出来之后不久就进去,然后又有几分钟,孩子才出来跑去跳桥。可想而知,在车里发生激烈的争吵。

第四,可以说,在上述的这三个动作中,已经充分的表现出了母亲的强势特征。在母亲的强势步步紧逼下,孩子心理有多脆弱,几乎是瞬间崩溃了。当孩子有毫不犹豫的去跳桥,已经无法挽救了。

第五,在这样强势的母亲面前,孩子显然是很脆弱的,因为几分钟的争吵能促使他打开车门,快速的跑到桥边。可想而知,他心里脆弱到极端的地步。因为对一个17岁的孩子来说,已经是成人,已经知道跳桥意味着什么,他显然很清楚。

第六,母亲如此强势,那么支撑她的心理,也是非常强势的。孩子如此脆弱,支撑他的心理,也是非常脆弱的。强势,首先在于母亲的心理有这样那样的误区或者障碍,所以才支持这位母亲连续做出几个强势动作。而孩子的脆弱,正因为他缺少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健康的磨练,所以才导致他在脆弱心理的配合下,导致他跳桥是这个悲剧的结局。

总之,我非常赞同,就是这位母亲,她是非常强势的制造了这场悲剧。理由,我也说了,我真的不明白这份母亲为什么如此强势,很难理解。那么这个孩子,当面临强大母亲的强势动作时,无法避免的悲剧,就是开始了。这里我们不能责怪孩子的脆弱,因为他毕竟还很小,我们也不能过分责怪母亲的强势,因为也许这是母亲她一贯的思维,一贯的强势心理动能所在。但是,无论是孩子的弱势还是母亲的强势,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要治疗的。






跑步的木瓜


很多人在讨论的事件啊。

就当天事件来看,妈妈途中在高架桥中间车道上停车,在后车门站了一会(我看到的视频从这里开始,只能看见她的背影),然后返回驾驶室,隔了几秒,男孩冲出车门。——妈妈中途停车,已经是情绪无法控制的表现,这时候她已经把自己的安危以及交通法规完全置于自己的愤怒之后,迫不及待地要马上发泄她的情绪,由此冒昧地推测妈妈日常生活中不是处于极大的压力下,就是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也由此冒昧地推测妈妈和孩子的沟通模式是适应不良的、单向的。

孩子当天应该不止被妈妈责骂,推测还有来自其他方面的批评,他做了错事,是明知是错事还做,还是不知道是错事去做的,这后面都有他的心理因素在起作用。他做出如此决绝的行为,在我看来,不是脆弱,而是一种令人窒息的反抗。

看到妈妈捶地痛哭,作为家长感同身受,完全不愿意再刺激她,也非常不愿意看到类似事件发生。

孩子是在一路犯错中长大的。小错,家长淡定,搞清楚他怎么想的,他的感受,说明危害,他吃过苦头自然会明白。大错,通常是小错时就没有解决而累积放大造成的,因此越是大的错误,家长越是应该第一时间思考这是怎么了?我怎么了?他怎么了?而不是用暴怒应对。批评不是简单的责骂,批评之前应该先有情感上的拥抱。

简而言之,爱孩子是帮助他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为他最后与父母分离独立做充足的准备。


qzuser212805244


我觉得既不是母亲强势也不是孩子脆弱,而是母亲和孩子沟通过程的错位,导致互相误解。

作为孩子来说,在学校和别人有矛盾,最希望得到妈妈的安慰和理解,因为和同学相处,有时候表面看是自己有错,但其中也一定夹杂着孩子的委屈。对于一个成人,可以说不计较或者算了,对孩子还说,他的认识就是非对即错,那么被批评就是表示妈妈也认为自己错了。

作为家长来说,习惯于先批评自己的孩子,有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先批评一顿吓唬吓唬。家长以为孩子能理解自己的苦心,其实孩子想不到这一点的。

最后,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们都要注意,不要刺激,因为孩子容易上头。他已经长大了,有独立控制行为的能力,要是个3岁小孩吓唬一下还可以,这么大的孩子不管怎样先缓解情绪,再批评也不迟啊!

但是我还是同情妈妈,她不是有意的,只是这结果太残忍了,希望她一切都好,孩子在天堂也一切都好!


幼儿园张老师


逝者已去,追究对错已经没有意义,我们可想而知那位母亲的将来伴随一生的痛苦与自责。我们惋惜年轻生命的离去,更要警惕这样的悲剧再次重演。

人大脑的情绪管理和理性思考靠的是前额叶皮层,人从出生后到三四十岁前额叶皮层一直在发育中,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前额叶皮层处于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状态,所以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波动非常大,情绪非常不稳定。

人在陷入情绪化状态的时候,前额叶皮层会进入一种“动物脑”的模式,这种状态下是失去理性的,前额叶皮层只会本能的攻击、逃跑、或者直接不工作了。

而且在情绪化的时候,由于中脑的杏仁核的作用,人小时候的负面记忆会被调动起来,过去经历过那些不好的事,让自己特别不开心的印象深刻的事,都会出现在脑海里,这样又会让人的情绪更加糟糕。

同时由于镜像神经元的原因,当两个人在一起,一个人做出一种反应,另一个人也会模仿,打哈欠会传染,就是镜像神经元工作最常见的现象。所以愤怒的母亲,和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两个人的情绪波动都非常大,再加上镜像神经元的作用下互相影响,才会发生把车停在路中间争吵这样难以理解的事,因为当时两个人都已经失去了理性。

假如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首先要去理解孩子的情绪,去引导他表达他讲述事件的经过,然后倾听他的看法。

注意,这里不是回顾事件去判断谁对谁错,只是通过引导,让孩子将积压在心里的情绪表达出来,然后告诉孩子,不管发生什么,妈妈都是爱你的,这样孩子会感觉到安全感,会认为世界还是有人与自己站在一起,而不是被这个世界孤立。

如果那个时间点真的做不到心平气和与孩子沟通,那就做一个“积极暂停”,因为在“动物脑”工作的时候人是不理性的,沟通是无效的。可以告诉孩子:“我们两天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这样无论是母亲还是孩子,都有了一个冷静期,缓冲之后,前额叶皮层回归理性状态,再来沟通或许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了。

总之我们不要再责怪这个母亲,也不要再批斗这个孩子了。希望我们每个家长在教育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教会孩子“爱的能力”,知道如何爱别人,也知道怎样爱自己,也希望每个父母,都能给予孩子正确的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