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诸“尸”——戎宣王尸(二)

盘瓠,也可写作槃瓠等。关于盘瓠的记载,见诸于范晔的《后汉书·南蛮传》、应劭的《风俗通》、鱼豢的《魏略》、干宝的《搜神记》、郦道元的《水经注》等众书。虽然不同的书中关于盘瓠的记载不尽相同,但主体部分基本一致,简单说即为:高辛氏之时,有老妇患耳疾,挑之,得一物大如茧。妇人盛于瓠中,又覆之以盘,此物俄顷化为犬,其毛五色,因名“盘瓠”。此犬为帝所养,此时正值戎王(或称房王)作乱,帝诏令天下能得戎王首级者,可赏千金及美女(或称帝女)。此犬走投戎王。戎王见之大悦,大张宴会,为犬作乐。其夜,戎王饮酒而卧,盘瓠噬王首而还。于是帝乃以封之以侯爵,赏赐千金及美女(或言帝不愿嫁女,而帝女以为信不可违,而主动从盘瓠)。其后生三男六女(或曰六男二女),其子女自相婚配繁衍,生男则犹有犬尾。其后子孙繁盛,乃称“犬戎之国”。此则“盘瓠”之故事的种种版本至今仍流传于我国西南地区的苗、瑶、侗、畲等少数民族的神话传说之中。

经中诸“尸”——戎宣王尸(二)

这则神话大约就是犬戎族的祖先神话,也有学者认为“戎宣王”即为此神话中的“戎王”,其“无首”即是因盘瓠所噬。也有学者认为盘瓠之神话虽是某一民族之起源神话,但最终被推演为天地开辟之创世神话,即“盘古开天地”的传说。此说目前学术界还有争议,有不少学者仍不赞同这种观点,此问题不在本文研究范围之内。

经中诸“尸”——戎宣王尸(二)

《山海经》中所谓的“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当是指犬戎族的世系、族系,在此可见其与黄帝部落有传承关系。夏王朝为商王朝所灭后,部分夏人逃亡至西北地区,分散而居,于是有“土方”、“朔方”、“昆夷”、“犬戎”等称谓。此说在王国维的《鬼方昆夷猃狁考》及郭沫若的《夏禹问题》等著作中已有阐明,此处不再赘述。

经中诸“尸”——戎宣王尸(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