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证实,蚩尤并未被黄帝所杀,炎黄子孙应改称“炎黄尤”子孙

涿鹿之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争霸战争,战争的双方分别是炎黄联军和九黎蚩尤。最终,蚩尤战败,《史记》记载:“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的蚩尤结局也是被黄帝所杀,身首异处。

考古证实,蚩尤并未被黄帝所杀,炎黄子孙应改称“炎黄尤”子孙

到了周朝,因为周人奉黄帝为姬姓祖先,所以就将同出一源的黄帝和炎帝视为华夏共同始祖,这就是我们自称炎黄子孙的由来。也就是说,“炎黄子孙”一说其实是从周朝才开始的。

在成王败寇的观念影响下,既然黄帝是始祖,那被黄帝击败的蚩尤自然成了邪恶的化身,特别是在儒家的典籍中,蚩尤嗜杀残暴、铜头铁额、四目六手,是个吃沙石子的怪物,就连“蚩”这个字也是被强加上去的蔑称,意思是虫。

考古证实,蚩尤并未被黄帝所杀,炎黄子孙应改称“炎黄尤”子孙

其实,在苗族口口相传的古歌当中,蚩尤本名为尤,族人称其为尤祖公。在涿鹿之战开始时,炎帝的军队使用的还是石头武器,黄帝则以玉为兵,而蚩尤的大军却已经铄金为兵,割革为甲,显然,蚩尤的武器装备更加先进。

所以,史书当中记载的涿鹿之战,炎黄联军数次被蚩尤击败,逼得黄帝乃仰天而叹,后来还是天气突变,黄帝抓住机会才一战击败蚩尤。为了增加黄帝的正义性,后世史书还加入了一些神话色彩,说“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符,伏蚩尤”,以表明黄帝才是顺应天意。

考古证实,蚩尤并未被黄帝所杀,炎黄子孙应改称“炎黄尤”子孙

但实际上根据现有的考古发现,在4200年至4000年前,东亚气候出现明显寒冷化,我国北方多地出现低温干旱,这直接导致了以种稻为主的蚩尤部落遭遇了农业减产,而以粟为主的炎黄部落却受影响较小。所以,蚩尤其实是败于国力衰减。

当然,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苗族口传记录,蚩尤败给黄帝这一结局是没有什么争议的,而且按照《逸周书》《山海经》《史记》等众多史书的说法,蚩尤战败后为黄帝所杀。

不过,石峁古城的出土文物,却推翻了主流史书的这一记载,蚩尤可能另有结局。

考古证实,蚩尤并未被黄帝所杀,炎黄子孙应改称“炎黄尤”子孙

石峁古城位于陕西省神木县高家堡古镇境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进行过发掘,当时一度以为这里是战国秦长城,直到近年持续不断的考古发掘,专家们才赫然发现,这座原来不起眼的古城总面积居然多达425万平方米(约等于6个故宫大小)。

经碳十四鉴定,石峁的建设年代是公元前2300年左右,而古城墙体中镶嵌的大量玉器和玉制兵器,与史书中黄帝“以玉为兵”的记载十分吻合。此外,一同出土的还有十几件石雕人面像,镶嵌于古城墙体表面,面部朝外,似有威慑外敌之意。

考古证实,蚩尤并未被黄帝所杀,炎黄子孙应改称“炎黄尤”子孙

这一发现,刚好证实了“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伏”的记载。

但这就带来一个疑问,黄帝战蚩尤本就是蚩尤不服从黄帝号令的争霸战争,为何黄帝击杀蚩尤后,反而会出现“天下复扰乱”的情况?

考古证实,蚩尤并未被黄帝所杀,炎黄子孙应改称“炎黄尤”子孙

看过接下来这两段记载,或许就能明白个中缘由,《管子》记载:“昔者黄帝得蚩尤而明于天”,《韩非子》也说“昔者黄帝使鬼于西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方并辖,蚩尤居前”。

显然,在主流记载之外,还存在不同声音,即:蚩尤战败后并没有被杀,而是臣服于黄帝。这一结局原本因为孤证不立,并未让后世信服。

考古证实,蚩尤并未被黄帝所杀,炎黄子孙应改称“炎黄尤”子孙

但随着考古发掘的佐证,我们有理由相信,蚩尤和炎帝一样,在被黄帝击败后,都成为了黄帝的部属,主兵事。而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蚩尤死后天下再次大乱,黄帝不得不靠蚩尤形像来威慑八方万邦。

由此可见,黄帝、炎帝、蚩尤通过战争促进了部族融合,最终形成了如今的华夏文明,只不过受周人影响,蚩尤被排除在外了,历史学家任昌华先生就提出了“三祖”之说,炎黄子孙应改称“炎黄尤”子孙才更为恰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