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斯諾實業拖累業績,國民技術2018年虧損12.66億元

集微網消息 4月26日,國民技術發佈2018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0,205.97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3.3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126,575.26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60.13%。

收購斯諾實業拖累業績,國民技術2018年虧損12.66億元


國民技術表示,收入和利潤均下降,主要原因有:

一是報告期內斯諾實業原主要客戶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出現償債風險,歷史業務產生了大額應收款項。儘管公司對相關應收款項採取了保全措施,同時積極尋求多種渠道收回部分應收款項,但由於應收款項回收期預計進一步延長、不確定性增加,基於更審慎的原則,公司在報告期內計提了大額壞賬準備。同時對收購斯諾實業形成的商譽因其市場銷售不及預期且差距較大,計提了大額商譽減值準備;

二是主營業務中金融支付終端、銀行卡等應用領域安全主控芯片等產品,市場步入成熟期,競爭激烈,毛利率降低;

三是公司集中精力於芯片、負極材料等主業的研發開拓,顯著降低了系統集成等業務比例,收入和毛利較2017年大幅下滑;四是公司對現有產品進行更新換代並加快新產品佈局,研發投入增加,新產品因研發週期較長,尚處於研發階段,還未能產生經濟效益。

據披露,報告期內國民技術資產減值金額達16.78億元,主要為商譽、無形資產計提減值;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計提壞賬;存貨計提跌價。

值得注意的是,國民技術收購斯諾實業形成的大額商譽截至 2018 年底仍有 52,307.02 萬元,根據《企業會計準則》規定,需在每年末進行減值測試。若斯諾實業未來經營中不能實現預期的收益,則商譽存在減值風險。

此外,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13.1.1 規定,上市公司出現“最近三年連續虧損(以最近三年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披露的當年經審計淨利潤為依據)”,深交所可以決定暫停其股票上市。因公司 2017 年、2018 年連續兩年虧損,若 2019 年度審計報告最終確定仍虧損,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13.1.5 條規定,公司股票將於公司披露 2019 年年度報告之日起停牌,深圳證券交易所在停牌後 15 個交易日內作出是否暫停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校對/G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