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給爸媽配置什麼保險?這份方案早做早好!

該給爸媽配置什麼保險?這份方案早做早好!

文字 | 小丫

來源 | 小丫投資筆記

這幾天因為個人私事耽誤了更新。但也因為最近的一些經歷,覺得還是先和大家聊聊父母的保險配置方案比較好,基金的內容再往後挪一挪。

長大了,我們越來越懂得自己應負的責任,比如陪同父母做體檢,早早為父母配置好保險。很多人有為父母配置保險的意識,但不知道從何下手。對於老年群體,保險公司能承保的產品是很少的,因為出險率太高,很容易賠錢。

究竟怎樣為父母淘到適合他們的保險呢?

PART

01

首先要排除兩個老人保險配置誤區。

(1)大部分老人不需要配置壽險

在《單身女子除了買房,還要買什麼?》一文中,我曾經和大家說過壽險的主要功用:解決自己不幸“英年早逝”後親人的穩定生活、子女的成長教育、剩餘的房貸還款等問題。

而老年人,基本沒有什麼經濟責任需要承擔,身故後對家庭經濟的影響微乎其微,沒必要通過壽險進行身故補償。

(2)老人買重疾險可能會虧錢

重疾險的作用非常強大,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買重疾險。上了年紀的老人,一方面因為身體條件變差很難通過健康告知或者超過一定年齡直接不予投保重疾險;一方面在可投保的重疾險中又因年紀偏大導致保額低、保費高,很容易出現保費倒掛(即“保費”大於“保額”)的情形,相當於買重疾險很有可能是一筆“虧錢”的交易。

比如下面這款重疾險,超過55週歲的老人投保,累計繳納的保費在8萬元以上,而保額只有10萬元,槓桿率是非常低的。與其花8萬去買一款保額只有10萬的重疾險,不如拿這筆錢去做一款穩健的理財,萬一父母不幸生病,理財的本息總和也能抵禦一定的風險。


該給爸媽配置什麼保險?這份方案早做早好!



在商業保險的四款重要險種中,壽險、重疾險被排除在外,剩下可考慮的就是意外險和醫療險了。

PART

02


意外險的配置,之前小丫有聊過,因為保費很便宜,男女老少都可以買一份。父母年紀大了以後,身體協調能力變差,摔倒、骨折較為高發,給父母買的話,我們可以重點關注意外醫療責任部分,比如保額是否足夠,報銷比例是否夠高,起付線是否足夠低。

不過很多意外險都有年齡限制的,能保到65週歲以上的產品不多,有些專門為老人設計的老年意外險,可以保到70週歲以上。因為意外險是投1次只保1年的,大家可以根據父母投保時的年齡選擇合適的產品。

比如之前小丫寫過的小蜜蜂綜合意外險,投保年齡最高為65週歲,意外傷害醫療最高為5萬元,有還有最高250元/天的住院津貼,父母在65週歲以內的可以考慮這款。

如果父母年齡在65週歲以上,平安保險的老年人綜合意外險、中國人保的安享老年綜合意外險可以瞭解一下,前者能保到90週歲,後者能保到79週歲,這兩款產品在支付寶的螞蟻保險中就能找到。眾安的孝欣保老年綜合意外險,也能保到80歲。

醫療險方面,老年人要配置就有點麻煩了,因為:

(1)絕大多數醫療險會把三高、心血管疾病排除在外,而父母年紀大了,多多少少會有這些毛病;

(2)很多醫療險會把投保年齡限制在60歲以內,也就是說,60歲以上的老人很難買到醫療險;

(3)而且很多醫療險是不保證續保的,如果今年因病獲得過理賠,明年就無法續保;

(4)隨著年齡的增加,醫療險的保費也會相應增加,基本每五年就會上調一次保費,可能50歲時投保只需要1000塊,60歲時投保就需要2000塊。

但在父母年齡滿足且符合健康告知的前提下,醫療險依然是性價比很高的一款保險,槓桿率足夠高,小丫非常建議大家為父母配置。

比如60週歲以下的老人,可以考慮平安e生保plus、眾安的尊享e生旗艦版,還有好醫保的長期醫療險、微醫保的百萬醫療險。60週歲以上65週歲以下的老人,可以考慮眾安的尊享e生父母版、安聯臻愛醫療險、泰醫保3號百萬醫療險等。

PART

03


如果父母不符合百萬醫療險的健康告知,怎麼辦?這時候可以考慮另一兩類適合老人的產品——防癌險、防癌醫療險。

大家可以這麼理解:

防癌險是“迷你版”的重疾險,只保癌症,屬於給付型產品,一般確診即賠,三高、糖尿病、風溼病等常見老人病都可以正常投保;

防癌醫療險是“迷你版”的百萬醫療險,屬於報銷型產品,只按比例報銷癌症的相關醫療費用,三高、糖尿病、風溼病等常見老人病都可以正常投保;

事實上,癌症是最高發的重大疾病,佔重疾險理賠的60%-80%,年紀越大,癌症的發病率越高。


該給爸媽配置什麼保險?這份方案早做早好!


同方全球重疾理賠數據


如果父母無法購買重疾險、百萬醫療險,投保防癌險或防癌醫療險,也能起到相當部分的保障作用,價格也比較便宜。

PART

04


要如何選擇防癌險、防癌醫療險呢?

原理其實分別和挑選重疾險、百萬醫療險差不多。

為父母購買防癌險時,父母年紀已經偏大,發病率高,所以有條件的建議選擇長期或終身型的,這樣可以避免短期防癌險到期後無法續保的尷尬情況。

一般的防癌險保額都會偏低,普遍是10萬左右,有些是15萬或20萬。雖然父母年老後對家庭經濟的貢獻值低,不需要追求過高的保額,但我們也要儘量爭取保額可以覆蓋或補償大部分父母的大病支出,至少要在10萬以上。

健康告知自然是越寬鬆越好,等待期越短越好,保費越划算越好。

挑選防癌醫療險,重點看續保難度,是否會因發生理賠而拒絕續保或者調整保費,是否因停售而拒絕續保等。

有條件的情況下,防癌險和防癌醫療險都建議配置,前者勝在能提供較長期的保障,後者勝在保額充分。

有些保險產品不會在產品名上對“防癌險”或“防癌醫療險”做出區分,直接統稱“防癌險”或“惡性腫瘤疾病保險”——這時候大家直接看保險金賠付是給付型還是報銷型的就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