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刺激计划见效 中国经济增长强劲

德媒:刺激计划见效 中国经济增长强劲

图文忙碌的厦门海天码头。(图片来源:中新社)

【欧洲时报关梦觉编译】尽管与美国存在贸易争端,但中国经济在2019年初的增长幅度却出奇强劲。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似乎正在发挥作用, 但根据德媒《明镜》周刊报道,专家已警告称,不要忽视长期的负面影响。

中国工业生产的抬头导致第一季度出现了意外的经济增长。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相比2018年同期,中国2019年1至3月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6.4%。这一增长幅度与2018年最后一个季度等同。专家此前曾经预计,由于中美贸易争端和其他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2019年前3个月中国的经济增长将出现放缓现象。

GDP增长要归因于工业生产的显著发展。中国2019年3月工业生产较去年同期增长了8.5%,达到了2014年7月以来的最高增长率。可以看出,中国政府为提振经济所采取的减税措施和其他措施正在产生影响。除此之外,零售业销售额增长8.3%;固定资产投资,即机械、房地产及基础设施支出,增长6.3%。

不过,有分析师警告称,现在就判断转机已出现还为时过早。对于2019年全年来说,经济前景并非十分乐观:出于与美国的贸易争端以及2019年全球经济的疲软态势,中国正面临着30年来幅度最低的经济增长,政府制定的增长目标仅为6.0%至6.5%。

最近一段时间,专家们对中国经济的态度变得更加乐观。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将2019年对中国的增长预测从6.2%修改为6.3%。中国的强劲增长也有利于德国经济,因为德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很大,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也很深。中国经济专家Ye Tan表示,“经济状况正在好转。股市和住房市场发展良好,再加上宽松的货币政策,所有这些措施都能够刺激消费。”他认为中国经济的前景不错:“没有迹象表明2019年的经济形势在恶化。”

但经合组织(OECD)又指出,虽然中国政府的刺激措施会在短期内推动增长,然而从长远来看,这却会破坏有关减轻高债务负担以及纠正结构扭曲的努力。经合组织在新的年度报告里写道:“中国政策应侧重于长期战略,推动经济走向更高的国内消费和服务,提高经济效率,确保未来的增长更具可持续性、环保性和社会公平性。”

目前的稳定增长可能会增强中国近日在与美国贸易谈判中的地位,但经合组织已经对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谈判提出了失败预警。经合组织预测,惩罚性关税的进一步升级将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全球经济也将继续受此影响,因为在全球经济增长中,中国的贡献占四分之一。

自去年以来,美国和中国都已相互对对方征收了惩罚性关税,美国从中国进口商品的一半都受此影响。美国希望减少自身的贸易逆差,并要求更多的市场准入,更有效地防止产品被盗版和强制性的技术转让。美国也要求中国企业不再接受政府资金支持,因为这属于“不正当竞争”。

如果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没能达成协议,新一轮惩罚性措施就将实施,中国向美国出口的价值2000亿美元的商品,面临的关税可以从目前的10%提高到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