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都懂,但就是信不過你

道理都懂,但就是信不過你

道理都懂,但就是信不過你

誰能想到,有一天打印店會躋身背鍋俠行列。湘潭廣場街道福利社區因為把失獨家庭列入“掃黑對象”,被抨擊得夠嗆,團結湖參考(ID:Talkpark)前天還發文,

仔細梳理了這事兒背後的蹊蹺與奧秘

。昨天,官方給出了處理結果,追責負責人,還把一家打印店給停業整頓了。

社區犯錯,關人家打印店做什麼?我和你一樣懵。據說,這家打印店承接了掃黑宣傳展板的製作業務,直接從網上下了資料圖片就打了出來,而社區負責人又沒審核把關。看到這兒,我的同事於永傑,就是前天那篇文章的作者,得意地笑了。果然不出他所料,內容就是抄來的。

即便如此,打印店就活該被整頓麼?撰寫宣傳標語本來和打印店小哥小妹的專業相差十萬八千里,卻被委託給了他們。獲得此等“信任”,打印店也懵吧。

前兩日,東方航空迎來了八方點贊。3月27日,從上海飛倫敦的航班上,一位女士突發不適,機組廣播尋找到了同機的兩名醫生參與救助,同時,放掉39噸航油,備降首都機場,東航人員陪護病患前往醫院就診,病人最終轉危為安。

東方航空官方記錄並傳播了這個故事。宣傳稿言語樸素,字裡行間卻溢滿了自豪。這過程想來也是驚心動魄,配得上史詩般的背景音樂。按照近幾年的價格,為了備降放掉航油,直接損失就有十七八萬,還不算後續補充航油、飛機勤務費等各種相應的成本。“生命至上”這四個字,不是輕飄飄的口號。

這毫無疑問是個正能量故事,也是一個“幸運”的故事。幸運的是,一切應急程序都生效了,各個環節配合默契,更重要的是,過程沒有紛爭,結局也不錯。

記性不差的讀者,不會忘記一週多之前發生在動車上的急救故事。病人也轉危為安了,但出手相助的女醫生卻如鯁在喉:她救人的全過程都被列車員拍了視頻,還被要求出示醫師資格證、寫情況說明。在上週的週末侃裡,我把列車員的行為比喻成

“躲進繭房求自保”

。究其本質,無非是試圖釐清責任,寫滿求生欲。

記性更好的讀者,還會記得2015年的“南航急救門”。在飛機上疼到難以動彈的病人,熬到飛機降落之後,又生生熬了五十分鐘才等到艙門打開的那一刻。沒承想,更奇葩的事情拉開了序幕。機組人員和急救人員之間,就誰該抬病人下舷梯展開了漫長的扯皮。雙方為了“摔了算誰的”爭執不休,對病人的痛苦熟視無睹。

諷刺的是,當病人決定忍痛自己走下去的時候,終於收穫了關心,以及“您小心啊”的“善意提醒”。但是,沒有人上前扶他一把。

那個“繭房”的比喻,套用上述陳年新聞,才是天衣無縫。

在我上週的文章下面,一個忠實讀者留言說,不妨探究一下這些人躲進繭房求自保背後的原因。她的口氣很溫和,但我能讀出其中委婉的批評。站在遠處評頭論足,站在世界中心呼喚愛,都沒毛病,評論員喜歡批評別人不夠設身處地,自己其實也會不經意犯一樣的毛病。

醫生朋友每每和我聊起這些話題,語氣裡全是一言難盡。因為見多了醫患關係糾紛,大夫們的警惕心隨時都可能上線。遇到飛機火車上的急救求助,難免要“權衡”。即便是《民法通則》裡的免責條款,也卸不下戒備心。巧了,鐵路飛機也有類似的煩惱。於是,在糟糕的情境下,本該是通力配合和時間賽跑,卻不得不相互戒備。

可是,下意識相互戒備的人們,不懂得與人為善的道理麼?對於他人的疼痛,當真不會有一點共情麼?怎麼可能呢?

那麼,為什麼要躲進繭房求自保?說到底,還是因為不信任。這樣的不信任如此深刻,並不是單個事件、單個場景的產物。譬如前不久的聊城“假藥門”事件,原本並不複雜,之所以在輿論場上激起那麼大的波瀾,追到根上,還是醫患之間長期積累的不信任。這樣的不信任又如此沒羞沒躁,某個單一的事件就會讓它原形畢露。南航急救門裡的病人是個記者,ID叫“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事後寫這段經歷,他不斷吐槽說,難道那些為了乘客迫降、義不容辭救助乘客的新聞都是假的?“有點理想的記者”,一點職業嚴謹都不講了。

那些令人動容的急救故事當然不是假新聞,東航的備降就是一個例證。那個病人比“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幸運太多。細究起來,“幸運”不是僥倖。行雲流水的急救操作背後,是急救制度的完善。2017年,東航啟動了“空中醫療專家”項目,邀請醫療志願者利用搭乘航班的機會,在空中義務值班。2018年,東航還和專業醫生們合作,編寫了《空中醫療急救手冊》,用於培訓乘務員。曾經傷了人心的南航,後來推出了“機上醫療志願者計劃”,醫生可以自願登記成志願者,如果在飛機上實施了救助,還會獲得一定的飛行積分。

更重要的是,這項計劃還考慮到了醫生們的法律風險,“被施救旅客如因機上急救而導致受傷或傷害,除涉事醫療志願者故意致使外,將由南航承擔擔責。”

這些機上醫療志願者計劃,對標的是漢莎等國外航空公司的做法。漢莎也給參與計劃的醫務人員獎勵支持,風險責任的條款裡還提到,“機上醫生已針對旅客患者可能提出的索賠要求進行投保。”

用不斷完善規範化解不信任,看似沒什麼溫度,卻理性而有效。畢竟,好些隔閡猜忌、盲目自保,是權責不清的鍋。

有些時候,不信任感還來自於專業的隔閡,醫患關係的糾紛,好多便源自普通人對醫學的不理解。東航收穫讚譽的同時,也遭遇了一些雜音。比如揣測東航有“作秀”嫌疑,放航油既造成經濟損失,還給環境帶來傷害,況且飛機上有兩個醫生,非得備降送醫院麼?其實,放航油算是長線航班遇到緊急狀況時的常規操作了,為的是迫降時不至於慣性過大引發事故,過去也有過因為乘客突發疾病放油迫降的新聞。空中拋航油是經過霧化處理的,對環境沒有多大影響。至於飛機上有醫生,醫生也分專業領域的,真能搞定一切麼?

專業的隔閡牢不可破嗎?聊城“假藥門”之後,公眾並沒有因為電視臺報道里偏頗的“假藥”標籤,就一邊倒地罵那個給患者推薦未批准藥品的醫生。電影《我不是藥神》的科普功不可沒。並不是非得從頭到尾攻克一門學科,才能換來理解。常識的普及,有助於彌合分裂。相反,動輒以“專家”示人,展示智識優越感,只會加劇不信任,把人與人之間推向對立的深淵。

信任這種東西有點奇怪,它出自善意,卻需要理性的規則維護。道理誰不懂呢?抽象而美好的道理,無法棲息在無根之木上。

道理都懂,但就是信不過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