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高考模式緊缺哪些科目的老師?

季末筆萌


最近一段時間很多地方都公佈了高考將採用“3+1+2”的考試模式。採用“3+1+2”的模式算下來有12種組合方式,這意味著學生有更多的自主選擇權,同時也會對學校的教學管理和教師的授課方式產生很大的影響。

按照大部分省份公佈的高考改革實施方案,夏季高考中,物理和歷史這兩個科目的重要性肯定是顯著增加了,按照方案規定物理、歷史、語文、數學、英語這幾個科目是按照原始成績記錄到考生的綜合成績當中,而其他的4門選考科目,也就是政治、地理、化學、生物是按照等級賦分進入到考生的綜合成績當中。

物理和歷史變得越來越重要,並不代表大部分學校裡面的物理和化學老師就會出現緊缺。而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覺“3+1+2”的模式改革一點都不徹底,其實和之前的文理分科還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有些省份的實施方案,明確的規定將按照物理和歷史兩個科目分別編制專業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分開錄取。(而之前文理分科的時候也是按照文科和理科分別編制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的)

另外教育部也明確的規定,理工科類的專業必須提出一門物理科目的要求,文史類的專業考生必須選擇歷史科目。

雖然不再分文理科,但是考生想要報理工類專業,還是要選擇物理,想報文史類專業,還是要優先選擇歷史。

這樣的情況下,在大部分學校裡,學生選擇物理和選擇歷史的比例並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也就是說新一輪的高考改革對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歷史這幾個科目的老師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受 3+1+2高考改革影響最大的是政治、地理、化學、生物這幾個科目的老師,這幾個學科的教師肯定會出現“時多時少”現象,會形成教師資源的相對緊缺和結構性短缺等問題。

很多省份應對教師臨時性短缺,採取的主要措施是在區域內進行統籌協調。比如廣東省和重慶市採用的辦法就是“縣管校聘”---老師的編制,統一由縣教育管理部門進行管理,學校根據學生的選課情況,向教育管理部門申請聘用老師。“教師區域走校”---學生就讀的學校是固定的,而教師任教的學校是不固定,教師可能會在同一區域不同的學校進行任教,也有可能是一段是按在這個學校任教,另外一段時間去另外一個學校上課。

除了上面的兩個措施之外,還有通過“培養雙學科符合型教師”(一個教師同時教兩個科目)“購買服務”(向私立學校或者課外教育機構購買課時)等措施,來緩解學生選課帶來的教師週期性短缺等問題。

因為現在的教師招聘有編制數量的限制,所以在短期內大部分學校,肯定不會大幅度的增加教師招聘的數量。

---END---

期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升學與考試


根據各個省份選擇科目的愛好不同、甚至各個學校老師配置的不同,我覺得會有一定的區別。所以呢,我根據省份總體的情況來說吧,以山東和上海為例。

口空無憑,我們以數據說話,即使是這兩個省份,也是稍微有點差別的。

第一、我認為最不缺的就是物理老師和化學老師

以我當時上學為例,有十幾個理科班,文科班只有2個。現在我當時上學的高中,理科班近20個,文科班也只有4-5個班。物理和化學作為理科最重要的兩個科目,這兩個的老師資源是比較充足的。

這兩個省份的學生也知道,物理最好必選,畢竟50%的專業都要選考物理,但是選擇人數還是少。因為物理太難了。

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即使再如何選擇,選擇物理和化學的狀況,也不可能有當初理科班的盛況,那麼多人選擇的。

上海和山東物理的選取比例都是倒數第二,化學是倒數第三或第四。

我覺得物理和化學缺的是高水平老師,能讓孩子感興趣、降低難度學這個學科的。

第二、最緊缺的是歷史老師

3+3改革後,不論是浙江、上海還是山東,選擇物理的人數都不算多。

3+1+2改革後,物理和歷史都是必選科目,選擇物理的人數很可能和歷史打成平手,那學習歷史的人數一定比原來多很多,是原來的幾倍,原來理科班可能會有很多的人分流到歷史。

估計歷史的選擇率會躍升至第一或第二,而很多學校沒有這麼多文科班,也是不具備這麼多歷史老師的,所以這個是需要最先招聘的。

第三、還緊缺的是地理老師

在剩下4科的選擇中,不論是上海還是山東考生,對地理都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出乎我們的意料——地理的選考率都是第一。

地理作為一個文科科目,同樣沒有那麼多的師資支持。在這麼高的選取率方面,面臨的就是老師的緊缺。

地理相比來說也不說一門特別好學的學科,所以哪個學校的地理老師厲害,很可能會成為拉開差距的一環。

第四、至於生物和政治老師,應該處於夠用的階段。


煮酒論高考


3+1+2模式成為大多數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關鍵在於物理和歷史二選一併以原始分數計入高考成績,剩下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任選二實行賦分制。因此最最緊缺的老師是歷史老師,其次政治地理老師也會需求增加。

整體而言文科老師增加的可能性較大,因為文理分科的情況下大多數學校都是理科老師多文科老師少。雖然好的大學和專業還得選理科科目,但畢竟能考上好大學的是少數,理智的講對於大多數普通學生多選些文科科目更好拿分數!



菩提樹下求悟


現在各科都缺老師,因為小班額政策、延遲退休政策和二胎政策的衝擊,大多數中小學都受到衝擊。高中受到的衝擊相對要小些,但是也出來了到處聘代課教師的情況。

在新高考的衝擊下,各學校師資不均勻的情況就會體現出來,那麼哪些科目老師會比較緊缺呢?我覺著應該是以下科目:

一、物理老師和歷史老師

這個應該非常明顯了,因為這兩科是強制的必選科目,所以需要的老師比較多。但是,不同類型的學校,缺的情況也不一樣。

在實行“3+3”模式的地區,物理老師經歷了由喜到悲的過程,一開始認為物理重要了,可以和語數外一樣成為主科了,因為多數專業都要求選物理。但是,學生選課數據一出來,物理老師長臉了,即便是重點高中,選擇物理的人數也比原來下降了不少,普通高中就更不要說了。

所以,不同的模式下,缺的老師是不一樣的,3+1+2模式,物理和歷史老師卻是必然的了。

二、政治老師

政治老師為什麼缺呢?這只是暫時的!因為現在是老教材新高考,政治學科比其他科多一本教材,所以政治學科要到高二上學期才能結束課程,其他選考科目在高一下學期就可以結束,這就導致政治老師在一段時間內是比較緊缺的。

三、地理和生物老師

由於地理和生物是屬於比較“中性”的學科,難度適中,得分也比較有把握,所以學生選的比較多,比如在山東,2017級學生中選擇地理的是最多的,其次是選擇生物的,這對於以前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也是很大的挑戰。

當然,不同類型的學校,缺老師的情況也不一樣。比如重點高中,以前理科更強,老師更加充足,新高考下,可能選歷史的也會增多,導致歷史老師不足。對於普通高中,因為物理較難,選擇物理的人數少,也可能會導致選歷史的比之前多。

你覺著哪個老師最缺呢?歡迎留言討論!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我覺得政治老師會最缺,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國家高度重視,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政治教育關係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3+1+2”模式形成的導向是偏文或者偏理。物理代表自然科學,歷史代表人文科學,選擇歷史代表偏文,偏文的學生基本會選擇政治,因為化學、生物是理科,地理偏向理科。不出意料偏文的學生選擇歷史+政治+生物、歷史+政治+地理會較多。聰明的、有遠見的偏理學生也會選擇政治,因為政治在考研、考公務員方面有優勢。

三、大學選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學生比較少,政治老師本來就比較緊缺。


下里巴人846


河北已經開始施行,我的回答應該說比較準確。

有人說物理會少很多,其實不然,因為好學生都會選上物理的。

而且選了物理專業之後,大學的選擇要寬泛很多。

所以物理肯定會減少,但不會少太多,尤其是好學校。

明顯增加的肯定是生物,簡單,還是理科,分值容易增加。

其次,政治並不會減少,因為政治到大學還是必修的,高中學了,大學還有用,考研也還有用,雖然是文科最難的,但一直有用。

化學,會被一部分優秀生放棄,因為他不上不下,但會被一部分偏文科的選擇。

反而歷史,在優秀生層面,會被大量的放棄,因為他缺少技術含量,純記憶的太多。

地理,也會減少,因為相對較難,用處較小。

至於選修各科的比例,重點中學和普通中學差異會比較大,重點中學中的老師配比變化並不會太大,生物會明顯增加,地理和歷史會減少一些但並不明顯。

普通中學裡,物理明顯減少,其它變化都不大。

基本情況是按照筆者原來在的中學統計得來的,參考價值還是比較高的。


熱度學習


所有人說的都不對,你們都不在教育行業內,全是外行,最大贏家就是英語,誰考試次數多誰就是老大,選修的東西永遠成不了主流,如果非要說就是哪個學科最容易學哪個就缺考試,你物理就是在有用你考二十分你也會選擇嗎?一句話,人只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東西,歷史更簡單,選擇自然更多,生物比地理簡單,政治比化學簡單


perry10


語數外非常吃香,其次是物理、歷史、生物、地理,估計最慘的是政治和化學


家庭教育與中高考解讀


化學是科學的基礎課,如不重視化學,中國的科學技術將受到重大損失,提出選科的專家太鼠目寸光了。


彥輝A


我是河北省2018級高一學生家長,我認為規模大一點的學校物理教師不會太富裕、歷史教師不會太緊缺,大致延續原來大文大理的比例;化學教師、政治教師會總體富裕;生物教師、地理教師會總體偏緊。但是規模小一點的學校就看開設怎樣的學科套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