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从不打广告的法国运动品牌,凭什么一年轻松赚走中国几百亿?

随着运动文化的普及和健身人群的增加,运动品牌也紧跟着经济大潮而来。比如这些年在中国运动市场走俏的Nike以及阿迪达斯等知名大品牌也是穿在了寻常百姓身上。

这家从不打广告的法国运动品牌,凭什么一年轻松赚走中国几百亿?

但是逐渐的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传统品牌里的单一运动用品,而是追求更专业的服务更适合自己的产品,为了迎合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便有了多运动集合店的存在,迪卡侬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凡是稍微爱运动的朋友大概都知道这个牌子,一个看起来小众但在运动圈中却十分畅销的品牌。

这家从不打广告的法国运动品牌,凭什么一年轻松赚走中国几百亿?

迪卡侬成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总部位于法国。是著名的体育用品零售商。

截止目前,迪卡侬在中国共拥有214家商场,包含台湾地区的9家门店。年营收更是高达110亿欧元左右(折合人民币833亿元),且预计到2020年,迪卡侬将会持续在中国布局500家门店,这意味着迪卡侬每不到五天就要在中国新开一家门店,频率相当惊人。这一骄人的成绩实在是让人惊讶和佩服,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迪卡侬从来不打广告,靠的就是自身的质量和价格优势。

坚持低价,厚颜无耻的低价,高性价比是核心竞争力。

“每一个零售巨头的诞生,都以‘价格破坏者’的形象出现。”

14元的沙滩鞋、29元的内裤游泳衣、运动眼镜……这些价格最优惠的商品,让不少国产品牌汗颜。

这家从不打广告的法国运动品牌,凭什么一年轻松赚走中国几百亿?

而迪卡侬之所以能保持低价,要归功于其对全供应链的掌握。

(如果您对企业管理有兴趣、想了解,请私信作者“工具包”三个字,便可获取《企业管理工具包》一份)

第一招: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迪卡侬集设计、研发、生产、物流、品牌和零售于一体,这种经营模式使其省去了许多中间商的费用,也是其实现产品低价高销的核心。

1986年,迪卡侬开始尝试生产体育用品,并逐渐从代理商转变为同时生产自己品牌的公司。为了配合这一转变,迪卡侬又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布局和资源整合。分别在泰国、韩国、中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设立国际采购分公司。至今,生产网络已经遍布去全球18个国家。

第二招:摒弃包装,成本节省到“令人发指”

迪卡侬为了最大限度节约成本,它许多商品是没有外包装的。他们把包装的成本省下,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压低了价格。因此吸引了不少的顾客前来购买

第三招:从不请明星不打广告

跟国产品牌和耐克阿迪疯狂砸钱做广告不同,广告公司很难赚到迪卡侬这个“吝啬鬼”的钱。

过去13年,迪卡侬从未在大中华区赞助体育赛事或邀请明星代言,甚至在媒体沟通方面也呈现出“敬而远之”的态度。将打广告的钱省下来,直接让利给顾客。他们希望将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放在产品研发上,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产品,因而营销费用得到严格控制。

这家从不打广告的法国运动品牌,凭什么一年轻松赚走中国几百亿?

第四招:

“线下体验店”

众所周知,很多人开店肯定会选人流量大的黄金商业圈,这样做带来的利润高,但它却另辟蹊径,他的商场布局有点类似于宜家的模式,以交通便利的郊区为首选,一方面是占地面积足够大,可以建设篮球场、足球场、停车场及相关配套设施,另一方面可以减低成本,将省下来的钱拿去建设健身运动休闲中心,从“两室一厅”的大帐篷,到潜水服和骑马用具,顾客可试玩、试穿、试用。

这样既挽留了客户也赚到了钱。

有行业人士这样总结:性价比、自有品牌、垂直供应链,迪卡侬凭借这三大法宝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抓住了消费者的心。

这家从不打广告的法国运动品牌,凭什么一年轻松赚走中国几百亿?

迪卡侬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一枝独秀?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一枝独秀,就必须要加大人才储备,积极做好市场的应对计划。优秀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可以为公司带来意想不到的价值,如李嘉诚的左右手霍建宁为他狠赚1600亿。因此,对于社会精英,企业家们都愿意付出更多的报酬和奖励来招揽和挽留,这包括更高的薪酬和股权激励等各种形式。的确,人才是一切的根本!但企业招人难留人难往往是阻碍企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的问题!

那么,社会上优秀的人才精英凭什么为你所用?又如何解决企业招人难,留人难的问题?点击上方头条作者,私信 “工具包”即可索取《企业管理工具包》,涵盖企业管理八大经;中高层激励工具:股权激励模型、合伙人协议等;基层激励:八大提成制度、绩效、晋升、员工价值观评价系统等等。作者通过股权分红,薪酬绩效,提成制度,帮您建立招人,留人,和用人机制!相信我的一点微薄之力,定能帮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