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手下的洋枪队是怎么来的?

晃晃在线


清代太平天国战争期间,楚军大帅左宗棠麾下确实有一支类似“洋枪队”的中外合作雇佣军,即和常胜军齐名的常捷军。

常捷军的由来,和英法联军中的法国海军部队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英法联军中的法军舰队一度仍然驻扎在东南重要的通商口岸宁波。

(常捷军军官合影,居中者为日意格)

(常捷军的军官服沿用了法军军服,只是军帽的帽墙上增加了双龙戏珠图案)

1861年,太平天国军队攻占了宁波。为了确保自身在宁波的利益,法国海军驻华舰队司令批准,由海军军官勒伯勒东、日意格等为主,以英法联军中的法国军官作为骨干,招募宁波地区的中国人,组建了规模在1500人左右的中法合作雇佣军,称为常捷军。

1862年,常捷军配合清军收复宁波。随后围绕常捷军的指挥权问题,中法双方进行交涉,最终法方同意将常捷军的指挥权交给中国,由浙江巡抚左宗棠统一调度,其兵力随后扩充至4500人以上。之后在配合楚军收复杭州、金华等太平军占领城市的作战中,常捷军表现奋勇,先后两任统领勒伯勒东、达尔第福在战场上作战牺牲,后由法国海军军官德克碑统领。

(由常捷军改编而成的宁波卫安勇)

1864年,随着浙江战事平息,常捷军被解散,一部分精锐编入了宁波地方的卫安勇。作为后话,常捷军解散后,常捷军最后一任统领德克碑,以及常捷军军官日意格后来成为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船政的主要合作伙伴。


海研会


洋枪队最早由李鸿章在上海创举,目的是借助美国军力镇压太平军。左宗棠手下的洋枪队有两支,分别由法国人与英国人统领。浙江最初的洋枪队是由宁波的地方官自发利用成立的,左宗棠一开始就着眼利用与逐步解散。引狼入室,必然带来客重主轻。熟读三国的他,对何进引董卓进京的故事深以为戒。师夷长技以助剿,这是李鸿章与左宗棠历史上不光彩的一页。左宗棠后来将法国的洋枪队收编改造,找来德克碑与日意格,帮助自己办理福州船政局,也算是用对了地方,不让借师助剿那么让朝廷难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