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魅力一:一场文化之旅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来敦煌必看的《丝路花雨》,演出场馆在敦煌大剧院。它是以中国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为原型,讲述的是在丝绸之路上,淳朴善良的中国父女俩为救助国外商人,所发生的一系列悲欢离合、患难与共的感人故事……此剧被誉为20世纪中国舞蹈经典剧之作,载入中华民族艺术史册!这种新的文化气象让人振奋、给人启迪,也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丝路花雨》是当代中华文化奉献给世界的一首真善美赞歌。

《丝路花雨》表现的人情之真,是朴实而壮丽的,感人肺腑。

《丝路花雨》展现的人心之善,是壮丽而充沛的,动人心魄。

《丝路花雨》显现的人性之美,是充沛而崇高的,沁人心脾。

《丝路花雨》是现实的,又是浪漫的;是当代的,又是未来的;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丝路花雨》实现了真正的创造,真正的升华,真正的超越!

《丝路花雨》创造了一部真正高品位的文化经典。

魅力二:一场摄影之旅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无垠的戈壁滩上错落着低矮枯黄的蒿草和干刺,依然如冬天的颜色……那熟悉的旷远、苍茫又出现在眼前--地平线上的戈壁滩日落,顿时打消了那份恬淡与宁静!此刻,尽享生命在这一刻的壮观 !万物生灵,都笼罩在彩霞的映照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大漠日落美景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以典型的草甸草原为主,平均海拔达3000米左右。这里白天有白天的魅力,草原映入眼帘,远处的雪山和一群马儿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好的春日图景;夜晚更有夜晚的神奇,星星繁密,在别处看不见这么多的星星,在这里你能发现银河横跨天际,轮廓分明,如此壮观!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春天,行驶在敦煌景观大道上,两旁农田中处处可觅桃园仙境,桃花盛开,竞相争艳,桃红柳绿,春色满园,依稀可以看到远方的鸣沙山,蓝天白云下可谓绝佳美景!每年四月,这里都会吸引大批的敦煌市民和游客来踏青、赏花。桃花虽有意,春风却无情 ,虽然花期短暂,但鲜花的美丽带给人无限向往和永远的期盼。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千百年来,鸣沙山月牙泉“山泉共处、沙水共生”,泉光山色相映成趣,堪称塞外风光一绝!它和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一脉相连的“两大奇迹”。不由得想起一首诗“漠海存沙井,敦煌奇景观;黑风吹不动,白雾卷平澜;晓彻升明月,暮迟思碧妍;涟漪山谷荡,绝处隐甘泉。”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也许此时你会有疑问:“这么干旱的沙漠,为什么会一直有泉水呢?”有两个原因:一、地处沙漠中的敦煌,有一条生命河——党河。月牙泉本是古党河的一段河道,千回百转的变迁,这段河道逐渐被掩埋,独独留下这眼泉,靠着地下潜流的补给,所以千年不枯不腐。二、在月牙泉的东北面有一个大缺口,形成一个进风口。这里常刮东风和西北风,大风带着黄沙进入风口后,风流沿着周围的山坡做离心上旋运动,把流沙全部刮到了山顶,抛到山峰的另一侧。所以不会将沙流进泉水月牙泉。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浩瀚的沙漠戈壁,俯看《大地之子》这个大型雕塑作品,成为一处壮观的戈壁文化景观。《大地之子》雕塑长15米、高4.3米、宽9米,趴伏在地、恬然入睡在甘肃省瓜州县红山坡戈壁滩上。砂岩的粗犷肌理、石材自身沉稳厚重的棕红色调、作品本身寓意的文化内涵,都与广袤壮阔的戈壁情境相融,浑然天成。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创作理念上,婴儿本身应是稚嫩、本真、娇弱的生命存在,当婴儿雕塑形象不再以正常体量与常见的光洁材质出现,反之替代以红砂岩这种粗砾石材,使作品既有震撼的生命力表达及对生命自身的尊重,同时兼具强烈的视觉效果,情境融合的平淡自然始终是主要面貌,这也正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之所在。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敦煌古城已为《敦煌》《大敦煌》《神探狄仁杰》《成吉思汗》《怒剑啸狂沙》《封神榜》《情剑山河》《鸿门宴》等一百多部中外影视片拍摄提供了场景,现已成为西北最完整的影视拍摄基地。敦煌古城以宋代《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被称为“中国西北古代建筑艺术的博物馆”,参考中国古代建筑风格精心设计、建造而成。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融千年西域民俗于一体,城开东、西、南三门,城楼高耸;城内由北末时期的高昌、敦煌、甘州、兴庆和汴梁五条主要街道组成,点缀以不同地域的过街楼、佛庙、当铺、货栈、丝绸店、酒肆、饭馆、住宅等,作为拍摄用道具,互为背景,相辅相成。

魅力三:一场民俗之旅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敦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位于敦煌市公共文化中心敦煌市文化馆,敦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囊括了敦煌市已申报的国家级、省级、酒泉市级、敦煌市级代表性项目130项,展示总共分为5个单元。此次访问恰好赶上学习班排练敦煌曲子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戏种起源于敦煌民间,兴盛于清末民国初。其剧目题材广泛,久演不衰,为研究千百年来敦煌社会风貌与民俗风情提供了丰富、生动、详实的资料,是一份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敦煌剪纸(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喜花、灯花、衣饰花、窗花等,其技艺主要体现在工艺过程、式样、刻法、构图、创新等方面。当地的剪纸艺人心灵手巧、眼界开阔,创作题材不拘泥于传统民俗,创作手法求新、求变、求活,能够在方寸之间剪出灵动的飞天、慈祥的菩萨、雄浑的建筑以及世俗风情、地方风物、大漠风光等,具有鲜明的敦煌特色。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敦煌木雕画(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已上色绘图的木板上雕刻,需使用多种刻刀,木材更需质地细腻且不易变形开裂。其技艺主要依赖口传身授的方式传承,雕刻手法粗中有细,拙中藏巧,艺术风格简而不陋,细而不腻。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敦煌拜月亮(酒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藏经洞出土的唐代卷子有文字记载。当时拜月亮,祈愿的是吉祥如意、合家团圆、长生不老。所拜对象不仅是月亮,而是日月星同拜。敦煌乃瓜果之乡,拜月亮须敬献瓜果梨桃,以示心意齐全。敦煌敬献月亮的月饼也独具特色,是一种用土窑烧出来茶盘大小的月饼,俗称“锅块”,饼中心绘有猴子摘月等彩画,非常美观。

魅力四:一场美食之旅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敦煌雪山驼掌(酒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骆驼之所以能够适应种种恶劣的气候,在沙漠,雪山行走,主要靠的是能补充营养的驼峰和四只宽大厚实的蹄板。以前,人们把骆驼蹄子叫做“骆驼蹄板”。上了餐桌后,才命名为“驼掌”。由驼掌所烹调的菜品形式多样,不仅有“雪山驼掌”,还有“红汤驼掌”、“红烧驼掌”、“鲍汁驼掌”等。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敦煌驴肉黄面(酒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法是将面粉用蓬灰水、碱等原料和成较硬的面团,然后反复用手揉压,拉成长条,旋转拧成麻花状,最后将一团七八斤重的面团拉成面条,且根据需要可拉成宽的、细的和韭叶状的等。下锅煮熟的面条色泽黄亮,柔韧如丝。再用肉丁、葱段、蘑菇块、豆腐等制作成卤汁,趁热与黄面相拌,观之红黄绿白,闻之香味扑鼻,食之香辣爽口。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敦煌臊子面(酒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法是:用淡碱水和面,经醒面后用长擀杖将面团擀薄、擀匀,再把擀好的面片折叠好切出面条;煮面用武火,边煮边搅边点水,面条煮到熟而不硬,软而劲道时捞入凉水盆中过水脱碱;最后在面碗中加入勾好的臊子汤。一晚独具敦煌特色的敦煌臊子面就可以搬上餐桌了。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敦煌泡儿油糕(酒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糕是猪油和(huo)面做皮,用糖作馅的油炸圆形食品,与普通油糕不同的是其色泽黄亮,表面澎松,状如密密麻麻的气泡,入口即化,香甜可口,油而不腻。其历史非常久远,唐、五代的敦煌遗书中就有记载。

为什么我喜欢酒泉?诠释酒泉旅游的魅力

敦煌羊肉合汁(酒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了寒冷的冬季,食用羊肉不仅可以增加营养,还可以增加热量、抵挡风寒。敦煌人祖祖辈食用羊肉,发明创造了多种多样食羊肉的烹饪方法,“羊肉合汁”便是其中之一。敦煌人喜欢的早点套餐之一,搭配小菜,味道真的很不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