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总有一些低廉的耳机号称比肩几百千元耳机的音质?

lierenhuichang


先把结论说在最前面:价格不是决定耳机音质好坏的绝对因素,现在不是,以后也不是。接下来再和你说说为什么:首先需要知道耳机的价格内包含了什么:耳机的研发设计成本,耳机的物料成本,运输成本,品牌溢价,广告溢价等,这些内容构成了耳机产品的基本售价,记住是售价。但实际上,就耳机的物料成本而言,低的非常可怕。但是目前你能看到的很多真正意义上低价格在声音表现上能比肩千元耳机的产品,大都有个共同点:高端产品的声学方案下方(比如ST08),原本高价位的产品价格跳水(飞利浦S2),没有什么名气但声音的确不错的小众品牌(比如水月雨Kanas),这些产品或许可以用低廉的几个换取更好的声音。但你如果是在将像这样的
所谓“干掉1000元级别耳机”的产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杂牌,垃圾,劣质,坑爹”于一体的货色,这种耳机多花一块钱都不要买(泛指大部分喜欢吹牛逼的DIY耳机)当然你还需要知道一件事情,即使价格上千甚至上万的耳机,也依然不乏坑爹货。比如一些花里胡哨塞进去十几个单元的动铁耳机(不指名道姓了),这些大家都能公认的高价耳机依然并不值它所谓的价格,这就是耳机产品的神奇之处所在。

趣听耳机评测


我肯定赞同这种说法,你知道很多产品差不多就是国内的工厂代工的,电子元器件差不多就是那些品牌的,比如我买了一个300元国产品牌的耳机就把1000多的国际品牌扔一边了,我换了7n单晶铜镀银线有弯头的、直插的,有随机配送的线,有2.5平衡口有3.5的口,用手机用ak4497解码器的mp3播放器进行测试,对不起,我测试的是我的单晶铜各种线材的音色不是测试耳机,因为耳机已经一耳朵听出来了,已经没有必要测试了,一个破耳机就是里面就是那些东西,贴上品牌就是几千不贴品牌就是几百块,一个楼氏的发音圈也就几十块,你自己去算吧。




仙境里的传说


没入这套的时候我也这么说,入了这套才知道以前是多么幼稚,一分钱一分货不是说说的。



呵先森


这你也信?!鄙人虽然不是老烧,但多多少少也算听过不同价位的耳机,耳机这东西,没个准,但基本上是一分钱一分货,十块钱两分货,一百块三分货,越贵的耳机提升越少,要是要求不是很高,千元左右的就很好了。至于那种宣称能干翻千元耳机的杂牌耳机,99%都是胡扯!做耳机,要有底蕴,要有丰富的调教经验,这不是一般小厂或者私人能做到的。不然那些大牌怎么活?!别的不说,就说某米,某米的耳机,169,99,69那几款我都听过,要么是高频刺的扎耳朵,要么就是声音糊的一塌糊涂,反正就不是做耳机的料!您要是对耳机感兴趣,私信我,我可以良心推荐您几款便宜好听的耳机


ero漫画老师


在耳机这个行业,以声定价,不看成本。当然一些时尚挂的耳机不在讨论范围比如2B耳机。其中不乏一部分国产的耳机低价声优,例如,KZ tfz 晨光蜂鹰 水月雨这类的。一般的魅族,one more,汪峰和小米之流只是做工好一些,声音的性价比不算高。这些耳机仅限于同价位的耳机性价比高,或者稍微比大牌上一个价位的好一些而已。顶尖的设备国产就hifiman能打。大部分都是国外的牌子,就目前公认音质最好的设备基本都是静电单元。想刚破百的耳机吊打1000元大牌,基本不可能。


节操碎得像二维码


我就问问200~300元的国产耳机塞,哪款最能打?可以真正能打赢森海这类1500左右的耳塞?


多多一天


但凡和审美挂钩的事物,好坏就说不太清了,因为审美是一种非常主观的玩意儿。同样一副耳机,有的人认为音质很烂,有的人却觉得还不错啊没什么毛病。比如我这个乞丐版的5.1环绕声道系统,100块钱不到,但是效果是真不错。这几天玩生化危机2重制版吓得够呛,不开5.1环绕音就没有这么吓人。



城市风云儿


相信这个说法的人一般没有千元耳机。即使什么都不懂,给你拿个顶级耳机听上一个星期,再去听别的就会感觉各种不舒服。


实话说的好


因为有句话叫2万以下听个响


行走尸体


为什么一个价值几千块的手机天天声称拍照比价值好几万的单反还好,同样的道理,但是并不是谁都懂,为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