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不結婚生子,會孤獨終老”“媽媽,結了生了其實更孤獨”

“女兒,不結婚生子,會孤獨終老”“媽媽,結了生了其實更孤獨”

昨天,我看了一段視頻,大齡未婚姑娘yoshimi來到日本著名主持人松子的節目,和松子探討婚姻觀。yoshimi是畢業於東京大學的精英外科醫生,32歲,已單身4年,和異性交往只能保持半年。

yoshimi:“比起考慮結婚這件事,我其實本來也沒什麼朋友。我的工作很忙碌,空閒時間也會不由自主地用來精進自己的技術,似乎還沒有養成對他人的興趣就長到了這個年紀(笑),我似乎本來就不怎麼怕孤獨,沒感到太多疑惑。

只是,我最近開始有點害怕,還沒有經歷結婚生孩子之類的事情就這樣死去。”

松子:“歸根結底,一旦被戴上女性啊、女人或者女子這種帽子,就會被說‘這樣活才對’,‘這樣活才幸福’,世間不是有這樣千篇一律的觀點嗎?我覺得沒有必要被這些觀點左右,你已經免疫了孤獨,專注於工作生活至今,我並不覺得這是不幸的人生。

而且,對於頂尖外科醫生來說,私生活是不存在的(組建了家庭,必然影響工作)。”

yoshimi:“沒錯呢,我每天忙完一天的工作後就去健身房,然後回家,獨酌,接著睡覺。”

松子:“女性到了一定年齡還單身的話就會被周遭的人評頭論足,肯定心裡不好受,甚至你自己內心裡會承認,是的,我也覺得單身是不對的。其實,周圍的人對你的看法以後一定會漸漸改變的,所以雖然現在感到不舒服,我覺得沒有必要勉強自己結婚。”

yoshimi:“我也開始這麼覺得了,哈哈哈。”

松子:“其實不管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人的一輩子都是孤獨的,不存在絕對能填補孤獨的東西。”

看完這個視頻,我把這個視頻加入了收藏,簡直是寶藏視頻,治癒又通透!

這世間不存在絕對能填補孤獨的東西!即便結了婚生了孩子,忙碌了起來,看似總有人圍在身邊,但一個成年人內心深處真正的陪伴卻是永遠缺位的,因為能陪自己走到人生最後一秒的,是自己。

我想起我的好朋友喵,喵說過和松子一樣的話。

“女兒,不結婚生子,會孤獨終老”“媽媽,結了生了其實更孤獨”

喵和yoshimi一樣也是32歲,大學考到北京,人也留在了北京打拼。當年立志在北京紮根時,喵給自己立的flag就是“就是死也要死在北京的沙塵暴裡”。所以,她工作做的很好,在北京把房子車子都買了,職場前途也一片大好。

喵的實力已經強過了很多男性,可是即便這樣,喵的父母依然覺得她必須有個丈夫,哪怕他不如她,哪怕婆家拖累她,但好歹有個家。

喵相親過50多個男人,真心沒有一個瞧得上的,無論是心智、格局和經濟能力上,無法讓她尊重,更無法稱其為“老公”,她對我國男性是失望的。

曾經有個相親對象,一開口就是:“我知道你很優秀,但女人再優秀也要生孩子。醜話說在前面,你都這麼大年紀了,還能生孩子嗎?我家8套房,你生不出兒子來,別想著高攀。”喵輕笑了,甩了500塊的咖啡錢在對方臉上,轉身離去,Jimmy Choo叩著地板的聲音乾脆而堅定。

喵時常觀察她身邊的人,發小、老同學、同事,她們結婚生子後忙得像陀螺,一點個人空間都沒有,莫大的幸福便是情人節裡收到老公的1314紅包。而且大部分女性生了孩子後就被家庭拖累了,在她們身上,往往只看得到了“媽媽”“妻子”“兒媳”的鮮明身份,卻看不見她們自己。

都說結婚生子是為了不孤獨,然而,結了婚生了娃,似乎更孤獨了。

喵的一個同事曾在二胎的孕期堅持天天加班,領導怎麼勸都不回家,喵問她為什麼這麼拼,她回答說:“我不是拼,我只是不想看到我婆婆。”而她加班了幾個月,她老公只來接過2次,她甚至沒有朋友可以暢聊心事,她默默熬著內心裡的一切。喵幾次拉她一起出去逛逛,她都禮貌地拒絕了,說對胎兒不好,然而回敬給喵一個堅強而母性的微笑。

喵常常看著她的背影,猜想:“她的內心裡應該住著一萬丈的孤獨吧。”

泰戈爾說,孤獨是一群人的狂歡,狂歡是一個人的孤獨。

喵32歲生日那天,她媽媽曾心思沉重地勸她趕緊嫁人,說:“女兒,你不結婚生子,將來會孤獨終老。”喵回答說:“媽媽,其實結了生了更孤獨。”媽媽驚了,沉默良久,不再反駁。

今天,我的一個老年讀者給我留言分享她的經歷,說:

“女兒,不結婚生子,會孤獨終老”“媽媽,結了生了其實更孤獨”

“我今年78歲了。當初生了孩子後,沒人帶,我一邊工作一邊帶娃,熬到孩子們長大。我48歲的時候我丈夫患上肺癌走了,幸好我一直沒有放棄工作,有積蓄,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猜得以讓孩子們衣食無憂,度過難關。現在的我有退休工資,孩子們孝順,安度晚年。我贊成女人一定要工作,有自己的收入、經濟基礎。”

看到這個留言,我很感動,感動於一個78歲的老人還能嫻熟地上網,邏輯清晰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充滿了智慧。同時,我感動於她的故事中的一個細節:她48歲之後就單身,陪伴她到老的是樂觀、健康的她自己,給她安全感的是穩定的退休金,孩子,只是錦上添花罷了。

而很多父母到了晚年,和孩子感情並不好,徒增煩惱。

所以,這個讀者告訴了我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即便結婚了,總有一個要先走,剩下的人依然孤獨。即便有孩子,孩子也有他們的人生,不能時刻陪伴在我們身邊,我們還是得依靠自己。

我家對門有兩個老太太,一個80歲,一個90歲。

80歲的和兒子住在一起,也僅僅只是住在一起,給她做飯,但每天推著輪椅下樓遛彎的都是她自己,60歲的兒子從來沒有陪過她,母子倆聊天都很少。

90歲的老太太獨居,一個人住130平的大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身體很好,不用做輪椅,每天早晚定時聽廣播唱老歌下樓遛彎,子女每週來兩次,買米買菜,偶爾聊天。

小區裡大部分老人也都是這樣的狀態,大部分時間也都是找同齡人聊天解悶,靠子女的少,子女都上班、忙孩子去了,生病了也是找醫院,依賴於醫療服務。

經濟條件好的老人住高級養老院,也是同齡人作伴。

而真正愛孩子的父母,即便老得不能動了,也不忍心拖累子女,還是事事、時時地堅強著,直到對生死之事完全豁達,像大象一樣寂靜無聲地終結自己。

2017年,南京某小區一位獨居的81歲老太太在家中去世兩個多月後被發現,留下一封遺書,其中有兩句話令人淚目:“我於昨晚去世,走時心如止水!”

所以,迷信結婚生子了就不會孤獨,是一種懦弱的執念。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即便到了100歲,也不依賴別人排遣孤獨,生活本身,就是孤獨的藝術。

不僅結婚生子不是根治孤獨的良藥,而且結婚生子更不應該成為一種思維定勢!

yoshimi作為一名優秀的醫生,無比熱愛工作,用精湛的醫術救治了無數病人的生命,解除了那麼多人的痛苦,帶給無數個家庭希望與健康,她的價值難道不比結婚生孩子大嗎?

喵作為一個優秀的職業女性,把自己活得很精彩,同樣給社會創造了價值,難道不夠嗎?

更別提歷史上那些沒生孩子的著名女性,她們為推動歷史做出巨大貢獻,遠遠大於生孩子。

“女兒,不結婚生子,會孤獨終老”“媽媽,結了生了其實更孤獨”

在我們的生活中,實在找不到既有愛情又合適的結婚對象,對婚姻存在真實的、經得住推敲的恐懼,不結婚又何妨?把我們做好自己,發光發熱,難道不也是很棒的人生嗎?

全部上趕子結婚生子,即便明知前途未卜,對眼前的這份合適的婚姻並沒有信心,依然被輿論的力量推著往前走,這樣的人生就是圓滿的、天經地義的?

鷹潭少女血色相親、二胎媽媽產後抑鬱跳樓、上海殺妻案、工資4000買2萬的包被丈夫吐槽敗家等等,每一個進入大眾視野的熱點案例深處都在叩問婚姻:不結婚就不會有這些悲劇。

我們這個社會需要更多像yoshimi、喵的女性來告訴我們:結婚生子並不是人生必選項,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傳宗接代,而是作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創造價值。

很多讀者都很反感我宣傳不婚不育,其實不是我要宣傳不婚不育,而是,不婚不育思潮早已成為了現實。它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產物,是規律性的東西。人們應該做的是,客觀公正地認可它的存在,而不是大肆詆譭。

好多讀者槓我,說:都聽你的,都這樣想,那人類不就滅亡了?

其實這種害怕在邏輯上是不成立的,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接受不婚不育,不可能全人類都整齊劃一地不生孩子,有的人就是喜歡孩子,有的家庭經濟實力強大,也自然會多生孩子。

專家推測我國很可能會全面放開生育,以順應社會發展。那麼,到時候,喜歡孩子的自然會多生,也可以大大方方地不婚不育,互相尊重,生育完全成為女性的權利,而不是義務。

這,難道不是更高級、更美好的社會的運行方式嗎?

很多人之所以對不婚不育如此反感,就在於,持不婚不育思想的女性越多,社會對婚姻的要求標準就變得越來越高,給一筆彩禮就能有老婆的時代可能會消亡,未來只有足夠優秀、尊重女性的男性才能成功組建婚姻和有子女,而那些能力一般又不夠努力的男性會被無情淘汰。

人的一生如白駒過隙,除了你自己,沒有人能主宰它。不管是結婚生子還是不婚不育,一定要秉持自己的內心,不背叛自己,不褻瀆初心,才能擁有飽滿而漂亮的人生。

——————end——————

今日話題:你怎麼看待越來越多的女性持有“不婚不育”的想法?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作者魔鬼身材、三觀超正,寫人生百態、情愛悲歡,關注我,理性婚育,少踩坑,沉迷工作,多賺錢。配圖來自網絡,圖文無關,感謝原作者,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