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聞!義烏一口缸內竟長出18株食用筍

昨日(4月24日),蘇溪鎮後店村在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工作時,竟然整出了一大缸食用筍,令在場村民瞠目結舌。

原來,今年3月,蘇溪鎮的韓界、後店、新院、車站村被評為該鎮環境綜合整治最差村,意識到全鎮通報,羞愧難擋,後店村兩委幹部開始奮勇直追,自4月16日以來,組織力量在全村範圍內開展了“摘帽子、趕先進”的環境綜合整治活動。為擺脫“最差村”頭銜,該村在完成各農戶房前屋後整治的基礎上,又對村莊周邊的小竹林開展“不留死角”的整治。

昨日(4月24日)上午,整治人員在大水地自然村東側的小竹林清理垃圾時,發現有一口倒扣著的大水缸,打算將其搬走,可一人上前竟無法翻轉這口水缸,村委主任胡本有見狀,立即調集其他幾名人員一起幫忙,不過,任憑大家如何使勁,倒扣著的這口大水缸就是紋絲不動。

趣闻!义乌一口缸内竟长出18株食用笋

“奇了怪了,這口大水缸難道生了根,怎麼會翻轉不過來呢?”無奈中,大家只得效仿司馬光缸砸,一村民用鋤頭將大水缸敲破後,展現在眾人面前的居然是一大缸竹鞭和竹筍。而後大家終於弄清了大水缸無法翻轉的原因,水缸的腰部直徑大於缸口的直徑,倒扣的水缸內擠滿了竹鞭和食用筍後,相當於給缸“生了根”。

趣闻!义乌一口缸内竟长出18株食用笋

據瞭解,這口大水缸是農戶胡月紅多年前擱置在小竹林內的,當時考慮到預防登革熱,所以就把水缸倒扣了過來,沒曾想,時隔多年,這口水缸竟神奇地長出了這麼多可食用竹筍。

“破缸後看見內有兩根較粗的竹鞭和18株鮮嫩的食用筍,於是幾個村民便拿去享用了。”胡本有說。

趣闻!义乌一口缸内竟长出18株食用笋

對此,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林業種苗管理站站長陳小寶解釋道:“正常條件下,竹筍是長在泥底下的,它在沒有破土之前,都是很鮮嫩的,出土後,筍殼就會變色。許多種植食用筍的農戶,往往在越冬前,會在竹林中蓋上穀殼、稻草等,這樣既保溫有利於竹筍提早生長,又能夠使其鮮嫩可口。而倒扣的大水缸,相當於給竹筍提供了一個小溫室,竹鞭長到水缸下面後,就在“溫室”內繁衍,從而長出了新鮮的嫩筍,這與給竹林蓋上穀殼、稻草保溫促筍生長,是同一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