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天地」《底特律:我欲成人》:來自科技的抉擇與追問

一旦機器擁有了自主意識和情感,它便超脫出了軀體的限定而擁有了生命意義,隨之而來的一切社會關係也將重新定義,由“人”的概念延伸,演化出一個新的倫理矛盾。

在這個作品問世許久之後,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終於真正接觸到了它。欣賞過了Josef Fares和他的《A way out》(IGN評分8.3)的精彩表演,我一度以為這個跌宕起伏的越獄故事將在這一年的時間段裡屹立潮頭,但直到因安利而走近《底特律:我欲成人》(以下簡稱),我才被它的誠意和魅力折服。兩部經典之作一前一後,交相輝映,多麼幸運。

「遊戲天地」《底特律:我欲成人》:來自科技的抉擇與追問

題材,未來,科技,見怪不怪了;類型,ACT,嗯,舊瓶裝新酒。再加上劇情電影,真人CG捕捉,以及對社會問題的探討,有點意思,起碼初始印象不錯。多結局的故事我們已經看過很多,從廣受好評的《奇異人生》,到耳熟能詳的《GTA5》,我們在不同的架構下已經漸漸習慣並愛上了這種敘事方式。不過,《底特律》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決定權從“人”這一主體上抽離出來(雖然做決定的仍是玩家),轉而交給了新生事物仿生人,並在與人類的博弈之中不斷衍生出新的衝突。對於玩家來說,這種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感巧妙地讓懸念完美切入,於是走進劇本就變得水到渠成。


「遊戲天地」《底特律:我欲成人》:來自科技的抉擇與追問


故事發生在並不遙遠的20年後,而地點選擇了美國城市底特律。作為著名的“汽車之城”,從18世紀開始到二戰期間,底特律一路發展,以福特為代表的汽車工業讓這座城市名聲大噪,一輛輛T型車在流水線上組裝,開入尋常百姓家中,使美國成為“車輪上的國家”。而從20世紀60年代起,產業革命又讓底特律迅速蕭條下去。到了2013年,底特律提交了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城市破產案,引來一片譁然。這座百年間就經歷了興盛與衰敗的城市,正是美國社會高速更迭的縮影,而如今,開發商Quantic dream選擇將故事放在此地,頗有深意。


「遊戲天地」《底特律:我欲成人》:來自科技的抉擇與追問


我們將擁有三個主角(康納,卡拉,以及馬庫斯),這也就意味著故事將由三條線索穿插展開。故事的設定是在不遠的將來,人工智能技術已經非常純熟,仿生人(Android)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開始代替人類工作,由此產生了人類與仿生人之間的對立關係,而在這些矛盾與糾葛之中,越來越多的機器在不斷變化的環境和接踵而至的抉擇之中發生異變,成為了具有自我意識的“異常仿生人”(deviant)。我們的主角們就是在這一變化以後,走上了一條殊途同歸的道路:探索自我,追求自由。

「遊戲天地」《底特律:我欲成人》:來自科技的抉擇與追問

抉擇

《底特律》宏大的世界觀由一條條劇情線編織而成,這也是它最引人入勝的地方。當我們推進劇情的時候,經常會有三個或更多的選項要去選擇,而這些選項除了各具內涵,還會對後面的故事走向產生影響。當我們第一次接觸遊戲時,我們往往會依照直覺進行那些“理所當然”的選擇,你不會知道你的這一決定將會產生怎樣的後果。而當劇情流程圖真正呈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才會意識到原來還可以有如此眾多的可能性。你會被它龐大的內涵感染,情不自禁地去探索每一條可能的分支。

「遊戲天地」《底特律:我欲成人》:來自科技的抉擇與追問


這就意味著遊戲本身沒有正確答案,或者說,每一種探索出的可能都代表了該種情景下的正確答案。這恰恰印證了生活本身的多樣性。遊戲為玩家準備了最“圓滿”的結局,所有主角以最平和的方式走完各自的旅程,或許有衝突,有波折,但他們最終都得到了自己所追求和堅守的東西,滿足我們對於大團圓的美好憧憬。但同時,它也包含著其他可能,或悲傷,或壯烈,或無奈,而每一條路線都是我們“親自”鋪陳開來的。這種精心的設計決定了《底特律》不是一部好萊塢式的快餐產品,它讓人們不甘於一週目的淺嘗輒止,而是在多次的試探中慢慢感悟,在不同的走向中獲得最大限度的感官滿足。

情感

與機器探討情感問題或許顯得非常幼稚,畢竟它們的設定就是一副冷若冰霜而又絕對服從的面孔。但是在人工智能發展的歷程中,這卻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我們的目標是讓科技更好的服務於人類,而人工智能(或者說機器人)的進步,需要與人類產生更多的交互,才能真正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

但是誰都不敢斷定,這種“交互”的最終形式是怎樣的。人類比機器高明之處在於,我們具備情感,我們可以按自己的意願去支配它們的行動。而在《底特律》中,仿生人具備“情感”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雖然在正常狀態下,它們對於人類喜怒哀樂的回應仍是一種程式上的設定。一旦這些“機器”有了自我意識,開始獨立思考,自主支配情感和行動,我們又該如何定義這一群體?我們對它們的各種訴求又將如何回應?是對它們一視同仁,賦予其一樣的公民權利,還是視為洪水猛獸,不惜一切代價打壓消滅?如果我們不得已而承認它們的地位和身份,我們會甘於和這些曾經的“產品”一同分享主宰地球的權利嗎?


「遊戲天地」《底特律:我欲成人》:來自科技的抉擇與追問


這是科技進步給人類帶來的終極拷問。而情感往往又很複雜,它不只有光鮮亮麗的一面,也有演化出醜陋和罪惡的可能。在《底特律》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卡拉對艾莉絲的呵護,這種甘願付出的至美之情讓我們為之動容;也可以看到,馬庫斯在擁有權利和地位之後所產生的細微變化。這些情感的發生讓這些角色變得鮮活起來,也讓我們以更真實的代入感去體會他們的境遇。情感讓我們生而為人,體察世間一切冷暖。當科技與人性碰撞,溝通與交流不再是冰冷的程式對白,一些奇妙的火花開始迸發,生命的意義在其間誕生。

使命

從開始的娓娓道來,到中期的節奏加快,這種帶有宗教儀式色彩的使命感隨著章節的遞進漸漸濃重起來。《底特律》在許多細節都為我們暗示了三位主角揹負的不同使命,儘管他們身份和經歷各不相同。

「遊戲天地」《底特律:我欲成人》:來自科技的抉擇與追問

Quantic dream賦予了這種“使命”三種含義:責任,關愛,和理想,分別對應我們的三個角色康納,卡拉,以及馬庫斯。這三條線索依次有序推進,最後在人與智能的對抗中交織在一起。當我們的康納首先登場的時候,他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幹練,可靠,甚至以自己的責任心感染了正在過著頹唐中年生活的搭檔漢克。康納一直以人類利益的守護者的面貌示人,但同另外兩位主角相比,他又最矛盾,感性與理性在他身上同時具備,又相互衝突。而到了選擇陣營的最後時刻,這種使命感又進一步昇華,演變出堅守人類與領導仿生人的兩個分支,至於他將在在這巨大的矛盾中走向何方,就要看玩家的選擇。

「遊戲天地」《底特律:我欲成人》:來自科技的抉擇與追問

卡拉線以它的溫馨和美麗穿插在兩位男主角之間,同時也在緩和著遊戲內兩種對立帶來的緊張感。自從卡拉重新踏入陶德的家門,結識艾莉絲,彼此間奇妙的羈絆就再也不能將她們分開。她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前往一個不被歧視的自由國度,而為了這個目標,守護艾莉絲,卡拉可以付出一切,甚至犧牲自己。對於有些人來說,這樣的設定可能有些傻白甜,但在人類世界中,正是這種羈絆能給我們以最深的觸動。當你真正感受了她們一路走來那種精神上的相互支撐,你會明白這份堅持的意義。畢竟,愛這種東西,誰又說得清呢。

「遊戲天地」《底特律:我欲成人》:來自科技的抉擇與追問

馬庫斯,一個具有史詩般命運的角色,而他的主人卡爾,在馬庫斯由護工到革命領袖的轉變中,扮演了啟蒙者的角色。當馬庫斯“不經意”地從書架上抽出《理想國》的時候,卡爾的一番話開始在他的心裡種下人性與智慧的種子。經歷了之後的種種遭遇,馬庫斯開始接受了他被賦予的使命,領導著自己的族群從黑暗中走向光明,為爭取自由和權利勇敢發聲。可以說,從中期開始,馬庫斯就不再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個具有自我意識的仿生人,而是成為一個符號,他的追求代表了這個群體的最高理想,而他的選擇,將決定這個群體的命運。

「遊戲天地」《底特律:我欲成人》:來自科技的抉擇與追問

不論我們如何抉擇,故事都會以各自的方式進行下去,而不論三位主角的結局如何,他們都在堅定地踐行著自己的使命。作為玩家,我們既是旁觀者,也是親歷者,我們在這份沉浸中用自己內心的理想不斷賦予這些使命以新的內涵。當故事告一段落的時候,每個人都會擁有一份自己的答案。

一篇文章,不足以概括這部作品的所有內涵,從藝術性的角度來說,它完全值得你去反覆品味。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往那些震撼的大場面也變得司空見慣,相比之下,一個好的故事更能吸引我在屏幕前坐下來,細心體會一番,而《底特律》無疑滿足了我的要求。對於那些理性至上的觀眾來說,《底特律》或許還沒有達到完美的地步;對於那些情感細膩的人來說,即便單單看做一部互動電影,相信你也可以從中收穫感動。不論標準如何,它都值得我們送上敬意和掌聲。

「遊戲天地」《底特律:我欲成人》:來自科技的抉擇與追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