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良”产品如何做到年入千亿?是将无“良”进行到底?还是……

无印良品通过去除商品中的多余成分,将朴素、安静的生活理念传递给消费者。自20世纪80年代成立至今38年,从日本到全球,无印良品(MUJI)一路高歌,在全球开发700家门店、7000多种产品,成为全球零售业标杆。过去二十年,从风口上跑出来的每一家企业几乎都能找到一个相应的国外对标:百度对标Google、滴滴对标Uber......无印良品无疑给新零售风口上的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本。

无“良”产品如何做到年入千亿?是将无“良”进行到底?还是……

从一个不起眼的百货柜台,发展成店铺遍布世界各地,年营业额上千亿的世界一流零售企业,无印良品在中国也不乏拥趸,网易严选、名创优品,即将上市的小米更是直接宣称要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

零售业风云变幻,无印良品为何能总能掌控趋势、顺势而为?又为何能成为中国零售企业争相模仿的对象?

无“良”产品如何做到年入千亿?是将无“良”进行到底?还是……

无“良”产品如何做到年入千亿?是将无“良”进行到底?还是……

无印良品最早是以一个“叛逆者”的形象出现的。

80年代的日本,是消费者主义大行其道之际,西方流行文化盛行,大牌崇拜风潮极盛。同时,社会对资源和环境的关注与日俱增,由此也催生出一种相对克制的消费观念。无印良品的创始人堤清二敏感地注意到这种变化,于是有了“无品牌化”的理念:省去一切不必要的设计,只保留产品功能和实用性,实现“有理由的便宜”。

这和当时传统品牌盛行的夸张、宣扬风可谓背道而驰。

无印良品所倡导的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理念,满足了当时中产阶级既想省钱,又不愿意放弃品味和品质的消费需求,一出现便大受欢迎,并掀起了一股新的消费风潮。堤清二赢了。

后来,堤清二在回忆创立无印良品的初衷时说到:“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个性,无印良品的反潮流,是将消费自由还给消费者。”


无“良”产品如何做到年入千亿?是将无“良”进行到底?还是……


无“良”产品如何做到年入千亿?是将无“良”进行到底?还是……


无“良”产品如何做到年入千亿?是将无“良”进行到底?还是……

几乎每个成功的企业,发展到某个阶段都会遇到一位“关键先生”。无印良品的第三任社长——松井忠三,就是这样一个关键的存在。

创始之初,无印良品凭借其倡导的极简生活理念,收获了一大批消费者,也开启了长达十余年的成长神话。然而万万没想到,从千禧年开始,无印良品的营业额就持续大幅度下降,股价和市值双双缩水,到2001年8月份,亏损高达38亿日元(约2亿人民币)。

2001,松井忠三顶着巨大的压力下接任社长之位。上任之初,他并没有急着进行改革,而是直接走访了100多家直营门店,和基层员工喝酒聊天,把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

接着,松井忠三通过现场管理、清理库存、降低人力成本、重新设计新品、提升品牌内涵等一些列措施,逐步为无印良品赢回了消费者的喜爱,业绩也逐渐回升;

2001年,无印良品扭转盈亏;

2005年,无印良品营业额就超过往年记录,此后三年更是连续打破记录。一条优美的V形上升曲线成了无印良品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创始人堤清二主导下的无印良品,强调文化内部、感性和经验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心理的变化、同类品牌如优衣库、大创的崛起,贴合文艺青年的文化理念也逐渐暴露出缺陷。

松井忠三正起到了变革无印良品文化的作用。通过现场视察,他提出了“大企业要靠标准化和制度化,而不能纯粹靠经验主义”的可视化现场管理,这也形成了无印良品重要的管理机制之一。

松井忠三根据改革经验和心得,编著而成的《无印良品成功90%靠制度》、《无印良品的秘密》等四本畅销书籍,可以说是零售行业的入门必读书目。

无“良”产品如何做到年入千亿?是将无“良”进行到底?还是……

无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计画2017年3月-2018年2月的财报显示,总收入为3795亿日元,同比增加13%,净利润为301.亿日元,同比增加16.6%。连续四年利润的增长和无印良品近两年的海外扩张有着莫大关系。

无“良”产品如何做到年入千亿?是将无“良”进行到底?还是……

松崎晓在任期间,无印良品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海外扩张。

他认为:不管是哪个国家,一旦经济增长到某一水平,人们就会掉转思路,去寻找那些更简洁实用的设计。

因此,除了美国、欧洲、新加坡等一些发达国家成熟市场,无印良品也在加紧挖掘中国、印度、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的潜力。去年,无印良品就在中国开了29家门店,是其开店数量增长最快的地区。松崎晓也曾宣布到2019年年底,会在中国增设4~5家旗舰店。

除了拓展海外业务,无印良品在品类和业态上也在不断创新。从最初只有40多种品类拓展到如今的7000多种,囊括餐堂、酒店、生鲜、书店、旧房改造等。

谈及未来拓展方向时,松崎晓说:“我们是在必要的时间,为消费者提供必要的商品。”

无“良”产品如何做到年入千亿?是将无“良”进行到底?还是……


无“良”产品如何做到年入千亿?是将无“良”进行到底?还是……

传统企业只服务特定人群,而无印良品覆盖的是所有认同其理念的消费者。“舒适生活”是无印良品贯彻的理念。舒适的感受不限文化、不限年龄、不限地区,正因如此,无印风格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1)不限定目标客户

市场营销的一般理论是先确定目标客户群,然后再按照该客户群的需求制造商品,但无印良品的营销几乎从未遵循这一理论。无印良品要实现的目标是:不管在哪里、使用者是谁,无印良品的商品都要渗透到他(她)的生活中去。

无印良品以生活百货和服饰等日常用品为主。正因为全世界对于“惬意”“舒适”“不适”等感觉是互通的。给日本人带来舒适感的东西,同样也会让文化迥异的外国人感到舒适,舒适感还包括更方便的操作、更自然的外观和实用功能。

生产跨越不同文化与种族差异,让全世界人民赞不绝口的商品,是无印良品一直努力的方向。

(2)不做产品的选择和集中

所谓全球化品牌,是指不管在哪个国家,品牌的店铺和商品都以同样的理念和形态存在着;不管是谁看到这些标志,都可以联想到这个品牌的店面风格和商品特色。

提起路易•威登,就会想到优雅的、印有LV(路易•威登的品牌标志)字样的、具有年代感的鞋和旅行箱。

提起香奈儿,就会想到经典的小黑裙。

和这些全球性品牌一样,无印良品也坚持着自己的品牌观,活跃在世界市场的舞台上。

有趣的是,提到无印良品,人们想到的商品可能各不相同,但对品牌的整体风格却有着共同印象。因为无印良品的商品研发以品牌理念为基础,创造了统一的风格,这种“简约”、“自然”的风格已渗透到他家的每件商品中。

无印良品从不拘泥于特定商品,而是注重品牌理念的打造。

(3)倡导“连接生活者和消费者”

无印良品把顾客称为“生活者”而非“消费者”。生活者能提供各种信息,譬如生活的智慧、困扰、幸福感、满足感、羁绊等。

通过生活良品研究所、创意产业园、MUJI通行证和社交网络等搜集意见,同时无印良品的员工也会拜访普通家庭,观察他们如何生活,如何使用物品。

“无印良品是连接生活者与生产者的桥梁”也是他们研发商品时坚持的理念。从生活者的角度出发,才能生产出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商品。

无印良品几乎承包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皆能看到这个“没有品牌”的超级品牌的影子。挖掘了消费者没有说出口的需求,正是无印良品的成功之处。对传统理念的不断挑战和颠覆,恰恰也让它成为难以被复制的全球性品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