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游戏》:如果这些情节都是编剧的伏笔,那我就忍了

随着《权力的游戏》第八季的开播,这部风靡全球的魔幻史诗巨制,逐渐走向尾声了。

《权力的游戏》:如果这些情节都是编剧的伏笔,那我就忍了

称赞这部剧集的声音从它开播以来就没有停过,而这部剧也的确值得这么多的称赞,无论是人物、情节还是服化道,都做到了几乎完美。

同行们每每谈起这部剧,溢美之词数不胜数。但是今天,一禾要来聊聊这部剧让人不太满意的地方。

之前看到一个观点,深以为然。概括来说,就是在影视剧和小说中,当一个角色的外形、性格、智商等设定被确定下来,他便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后续发展就连作者也无法掌控

如一部作品先描绘出一个智商超群的角色,但是下个情节,这个角色就犯了一个特别低级的错误,我们自然觉得不合情理。

简而言之,剧情前后,人物人设要统一,人物做出其行为要有其内在逻辑,符合这个人物最初的设定。

一个社会阅历丰富的人不会轻易受骗,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不会满口脏话

如,一个班上有很多学生,有的调皮,有的胆小,有的成绩好,有的成绩差,如果你要写小说,这就是人物设定,作者要做的是设定出人物,然后为人物提供环境。

作者需要提供“课间休息大家都在吵闹,忽然老师来了”这么一个环境,那么在这个环境中,每个人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会自发的根据角色本身的设定做出对应的反应,连作者本身都无法干涉,否则就会显得很违和。

成绩好的学生会担心自己好学生的形象在老师心中破灭,调皮的根本无所谓,胆小的怕老师发火等等。

当然,人设统一不是说一个蠢笨的人永远都不能聪明,一个冷酷的人永远不能变的温柔,只是说作者不能直接让一个蠢笨的人变聪明,冷酷的人变得温柔,一定要设置合理的情节,让观众看到角色的变化。

如果没有,那就是败笔。

首先,一禾不讨厌任何《权游》中的任何角色。权游中的反派乔弗里、小剥皮,残忍邪恶至此也不讨厌,因为他们的角色符合最开始作者为他们定调,而且如果所有人都是伟光正,那就没有戏剧冲突,情感冲击了。

《权力的游戏》:如果这些情节都是编剧的伏笔,那我就忍了

在正派角色中,弹幕吐槽最多的就是珊莎之“傻”了,但是我们只需要设身处地和换位思考就可以明白她的傻合情合理。

一个年轻女孩儿,从小被教育成为一个淑女,做着嫁给国王的美梦。突然有一天,美梦直接变成了噩梦,她的反应很自然,不做作。毕竟奈德把她保护的太好了。

珊莎的做法虽然不够完美,但她的行为选择符合人物设定和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如,她听从瑟曦的建议给哥哥罗柏写信劝其投降,本就无从选择。

《权力的游戏》:如果这些情节都是编剧的伏笔,那我就忍了

很多讨厌和批评她的人,站在观众的上帝视角去辱骂角色也是不合理的。类似的情节还有布兰擅自梦游害死前任三眼乌鸦和阿多、罗柏背弃弗雷家婚约引起写色婚礼等。

在这类情节中,虽然主角做法站在旁观者来看有很大问题,但布兰的人物设定就是个孩子,犯错误在情理之中。同理,罗柏也在奈德的教育之下,变成一个轻易相信别人的人。

言归正传,这期就梳理一下在一禾心目中《权游》的三大败笔。纯属个人观点,有不对的地方望大家手下留情。

1 贝里席将珊莎送给剥皮家

文章开始已提出人物的人设要统一,行为选择要符合内在逻辑。而小指头贝里席将珊莎送给剥皮家这个情节实在是权游中最不合理的一处了。虽然这个设置推动了剧情,为了推出席恩找回自我救出珊莎,也引出了私生子之战,但是从贝里席这一边来看,完完全全是败笔。

《权力的游戏》:如果这些情节都是编剧的伏笔,那我就忍了

贝里席原本是权游里面唯一一个真正在玩弄权谋的人,现在却做出最莫名其妙的操作,实在让人无法理解。贝里席知道剥皮家的特性,也知道小剥皮的特殊癖好,把珊莎送过去无异于羊入虎口,珊莎定会被虐的很惨。

如此一来,珊莎一定会恨他,到这个情节为止,我们能理解贝里席并不爱珊莎,只是把她当作讨好剥皮家并试图与之结盟的工具。那么接下来的情节就完全说不通了。

《权力的游戏》:如果这些情节都是编剧的伏笔,那我就忍了

一、珊莎再傻,在贝里席明知小剥皮有特殊癖好的情况下还把自己送过去的前提下,定会觉得被背叛,不会再信任贝里席。以贝里席的智商,不会想不到这一点。如此一来,他就完全没有理由在私生子之战后,还理所当然的以为珊莎会相信他。

小指头先坑了珊莎一波,然后又相信珊莎还会听他的话与艾莉娅决裂,这就完全与智商超群、玩弄权术的人设不相符。

《权力的游戏》:如果这些情节都是编剧的伏笔,那我就忍了

二、我们还是认定贝里席完全不在乎珊莎,玩弄权术无情无义,那么送珊莎过去这个操作还是没问题。但是他带着谷地骑士在私生子之战中帮助琼恩又是什么操作?

设身处地想一下,一边是自己把珊莎送过去当礼物得来的盟友、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的剥皮家,一边是怎么看怎么输的囧雪和被自己坑了一波的珊莎,你会选谁?选剥皮家是不是稳的多?就算帮助囧雪赢了私生子之战,有珊莎在,小指头又能从囧雪这一方获得多少利益呢?

综上所述,这个操作毫无意义,完全毁掉了贝里席这个角色。虽然有着剧情篇幅的限制,但还是很遗憾这么一个有意思的角色被强行智商下线领了便当。

《权力的游戏》:如果这些情节都是编剧的伏笔,那我就忍了

这就是典型的情节完全不符合人物行为处事的逻辑,也缺乏内在动机,堪称权游最大的败笔。

顺便提一下,看过原著《冰与火之歌》的人都知道,贝里席嫁给小剥皮的是用侍女假扮的珊莎,虽然觉得侍女背锅,但是这样的设置合情合理。只能说电视编剧实在是无法让小指头合理的下线,才不得已而为之,类似的角色还有多恩亲王

2 提利昂投效龙妈后接连失误

仔细想想,小恶魔投效龙妈后的作用是什么?出的几个主意都凉了,唯一有用的是在龙妈烧死蓝道·塔利(山姆的父亲)和他的儿子时顶了几句嘴,龙妈还没听。

《权力的游戏》:如果这些情节都是编剧的伏笔,那我就忍了

结的盟友也全凉了,从多恩红毒蛇的情妇、女儿,到席恩与其姐姐带领的铁民,再到高庭的玫瑰家。

小恶魔只管结盟,丝毫没有预见到后续瑟曦一方的操作。

小恶魔不是不能犯错,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也不可能算无遗策,有个这样的角色出现反而不合逻辑的。但是我们站在龙妈的角度思考:我正在辛苦创业,原本跟对手集团的小恶魔也不太熟,突然有一天小恶魔跑来说要跟我混,把自己吹的很厉害。结果来了之后,出的主意毫无效果,找的外援也全被小恶魔原来的集团干翻,之后还需要我带着豪华座驾亲自出差才能解决问题,这种员工你不开除?最起码也不会太信任他吧!

《权力的游戏》:如果这些情节都是编剧的伏笔,那我就忍了

简单来说,小恶魔可以犯错,但不能在刚换老板的时候就犯错,否则龙妈对他的信任就显得很不合理。

龙妈在原著小说中,是真正有政治手腕的认,人设也是奔着铁王座去的,是一个统治者的姿态。

而在剧集中,更偏向于是一个开挂的暴发户,靠着龙的威力征服对手。体现其政治智慧的地方也有,如解放奴隶湾、扔掉指挥无垢者的令旗(就当它是旗帜好了)等,但多数时候还是靠美色颜值吸引追随者,靠武力和身份压人。

《权力的游戏》:如果这些情节都是编剧的伏笔,那我就忍了

就拿最新的第八集第一集来说,珊莎在考虑龙妈来了之后临冬城的粮草短缺问题,龙吃什么的问题,而龙妈心里想的却是:我不管你珊莎喜不喜欢我,反正我是你的女王。

回到小恶魔,如果一禾在这几位主角身边,肯定不会太愿意跟随龙妈。

当然,她要是说不听话就让龙喷火,那肯定还是要怂的。

3 琼恩复活

说实话,很多人最先听到大家夸权游的时候,都是说其没有主角。每一个角色说死就死,所以当一禾看到琼恩死的时候,是真的觉得这部剧几乎已经完美了。

在当时那个剧情中,琼恩必须死。

《权力的游戏》:如果这些情节都是编剧的伏笔,那我就忍了

野人和守夜人积怨已久,不是琼恩几句话就能化解的,必须用他一条命才能真正解决矛盾。就如同血色婚礼一样,弗雷家本就是小人,受奈德影响长大的罗柏背弃了婚约,迎接他的只能是死亡。

这种死亡带有必然性,剧情发展符合内在逻辑。

但是复活就很膈应。虽然前面有光之神复活无旗兄弟会的情节做铺垫,但看到琼恩复活还是觉得“主角光环”在他身上闪闪发光,闪瞎人眼。

《权力的游戏》:如果这些情节都是编剧的伏笔,那我就忍了

一禾不愿意去想如果琼恩真的死了,后面的故事该如何发展这种问题,正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水到桥头自然直。即便琼恩死了故事也可以按照该有的逻辑接着往下讲,只是那个时候,就更需要考验编剧的功力罢了。

不过,话不能说得太满,毕竟剧集还没有结束。或许琼恩的复活,是编剧的一个更深的伏笔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