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种粮食不挣钱,如何解决这些事情?

山野刚子


这十几年来,粮食价格确实很稳定,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却一直在涨,让农业生产效益大大缩水,严重挫伤农民种植积极性,大部分农民现在都把土地流转了,去打工去了。就目前粮食价格,农民该做何选择?如何解决种粮不挣钱的问题呢?

我认为,必须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现在人工成本200元/天,如果采用人工种植,不仅找不到合适人工,而且费用一个人一天200元,一季作物仅人工费600元/亩,是赔本赚吆喝。小规模种植现在是无利可图了,现在只有规模种植,追求规模效益才有收入,如果每亩有300元利润,种100亩粮食也有30000元收入,因此,农民还是搞规模种植,机械化种植。

我们当地农民都是采用机械化耕种,大面积承包,每户都有100亩以上承包土地,家家购买了大型收割机、旋耕机、播种机、农用运输车辆,节约了用工成本。我们这是水稻种植区,水稻种植采用水稻直播技术,节省了插秧、育秧环节,水稻种子浸种“破胸”后,用直播机直播大田,也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种植上,我们当地采用稻麦连作,一季水稻,一季小麦,100亩耕地年纯收益50000元左右。要选择高产、抗逆性强、遗传基因稳定、丰产性好的粮食品种种植。要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经验,科学种田。要建设高标准农田,使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地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路宽敞,能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发展。

粮食价格低,我们农民只能内部挖潜,开源节流,降低生产成本。要精准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降低化肥成本、农药成本、汽柴油和用电成本。比如化肥、农药、种子、地膜等可以几个承包大户一起批量釆购,去经销商那里谈价格,以优惠价购买也能省下一笔钱。

在农产品销售上,农民要摒弃惜售心理,惜售是农民的通病,每年粮食销售总是涨价的时候不想卖,还想再涨一点,结果等来的是跌价,价格一下跌,又纷纷恐慌性抛售,年年都是“卖跌不卖涨”,又年年重蹈覆辙!因此,在粮食销售上,要合理确定心理价位,要了解市场行情,把握市场规律,规避市场风险。

粮食生产一直是优质才能优价,我们在种植上,要追求粮食品质口感。市场紧俏什么粮食,我们就种什么粮食,消费者的需求就是我们种植的方向,消费者需要什么,我们就种植什么,不能盲目种植、跟风种植。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绿色种植、有机环保种植,让消费者放心。

粮食价格市场说了算,找市长不如找市场。各级政府、基层组织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帮助农民了解市场,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发布市场预警,使农民懂市场、靠市场、跑市场、自己销售,真正自主经营!


长江老农


正如问题所说,的确,从种植粮食的行情来看,给广大农户呈现出一种“农资涨,粮价不涨”的特点,部分农资产品价格更是已经创下了历史新高,无形之中种粮成本又增加了,但粮食价格却是一直很稳定,农户是不赚钱的,甚至赔钱,这样导致了很多田地无人种的地步,这在我们这边甚至更多的农村都是普遍存在的,针对这个问题,农民朋友们可以尝试跟着政策去调整一下种植结构,并且在销售渠道上也要下点功夫。

1.要种国家政策鼓励的作物

最近几年国家一直强调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供给的改革,目的也是为了解决粮食难销难赚钱的问题,农民该种什么才有政策保障吗?例如青贮玉米/粮饲兼用型玉米等。另外,像油菜、燕麦、高粱、黑麦草、苜蓿等都是市场上十分紧俏优质的青贮饲料,田地较多 可以尝试下种养一体化,既卖饲料,又卖畜牧产品,实现双效益增收。

2.要自己行动起来建立可靠的销售渠道跟销售网络。

在这个信息万变得时代,农民不要在家等着别人来收粮了,太被动了,如今互联网这么发达,完全可以借助各个网络平台,电商平台进行直销,这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吧。农民也不能单纯的只会种地了,要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做一个新时代的三农人,农村也会有大把的机遇,也会有成功的机会,好好把握,梦想总会实现的。我们共同加油!








沂蒙阿亮


首先澄清一点,是农民种大田相对不挣钱或者挣钱少,以玉米为例,即使是水地,亩产2000斤,斤价7毛,是1400元毛收入,除去成本也能挣个7、800吧。就是这样,种粮食不挣钱还是有原因的。

1、地少。这是现实状况,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二亩, 一家子也就是大几亩,十来八亩,按10亩算,年净利润也就是大几千块钱,自己够吃,但不够买其它的。

2、没水。水地有利润,但地不多,旱地更麻烦,产量比水地少大约一少半,投资相对少,没产量还是没钱。

3、不会卖。打了粮了,总跟着风,要么不卖,要么抢着卖,从来不自己考虑怎么卖。多卖了钱高兴,少卖了钱砸脑袋。普遍的羊群效应。

如何解决?

1、多种,包地。就自家那么几亩地,想挣个大钱真是难,规模就没上去,不可能挣大钱。现在那么多人在包地,你要包也别包太多,单户连自己的有100亩正好好,自己能种得过来,忙时稍微雇个人就行。人工多了点,但农资相应便宜了呀,地多了跟农资经销商都有的谈,况且不用你找,他们会直接找上门来给你便宜给你送货到家,有的还会直接洒到你地里。

2、上水,加滴灌。旱地没水,要是种玉米就算了,靠天吃饭吧。要是种谷子,那么加个滴灌,现在有一次性的,一亩地用不了多少钱,水也省,一大罐子水够一亩用。有水了,还怕啥,投资小见效快,快跟着学吧。

3、到目标价格就卖。卖粮不用跟着别人学,水地2000斤产下了,如果成本是600块,你想挣到700块,那就是1300元,1300/2000=0.65,那么到6毛5以上的粮价,你就卖,别跟任何人商量,多卖了就是超目标。自己永远不后悔。遇上粮价上不来,该少挣时候就得少挣。

4、改种经济作物。不要大量地种,先试种,比如当地有辣椒、中药材,那么试种几亩看看,说不定就逮住了,赔了也没几个,反正经济作物得小心点,投资相对大,收益也相对高,但是风险也大,一定要注意防控风险,经济作物对病虫害防治要求高,是个技术活儿,没经验别大量种植瞎起哄。

好,就这么简单。我们农民要求提经济效益,纯收入,能简单化的就简单化,学会算账,别人还会跟着跟搞呢。记住是“农资人实录”告诉您的。


农资人实录


希望能采纳,喜欢农村小陈的朋友请关注。


80后农村小陈


上午好!回答:

对本提问得分几方面回答。

1,正确处理目前《三农与社会的矛盾》。从大的方面来讲,党和政府在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都有对三农的政策和指导方针。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国家的后防,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力军。

3.改革改放也给了老白姓很多红利,允许老白姓进城打工,经商,买房,落户,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很多问题,农民在此政策的基础上,生活等各方面有了很好的改善,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3,种地是不挣钱,收入不可观,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可我们要正确面对,合理对待,应该以多渠道求门路,从而带动农业,壮大农业,使农民从根本上消除种地不挣钱的悲观情绪。我相信,党和政府是不会忘记咱老白姓的,我们要对未来的农业充满希望,做好咱们该做的,在祖国改革开放的征途中,管理好自己的1亩3分地,农闲时间选好选准挣钱渠道,对家有好处,对社会也有好处。

由于此提问的敏感性强,咱们也改变不了目前的农业局面,一句话,相信咱们的农业一定会向更好的方面发展。友,我的回答如果农民朋友不赞成的话,还请你邀请更多的友回答此提问。


雷厉风行8111


农民种粮食挣钱不挣钱?答案是肯定的,以前我们的爷爷辈父亲辈都是靠种粮食养活一大家子的。就看你怎么种了?现在都是科技种田了,不是像以前那样蛮干了,国家也是大力的支持我们科技种田。什么都是机械来做,机械化科技化程度高,以前一个人可能只能种一两亩土地,而如今科技时代,数量已经成百倍千倍的增加了,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销量越来越高,价值也是越来越高了。这样的新型农民种粮食肯定是挣钱的。当然这样的情况还没有大区域的普及,很多的地方因为地势地形,气候等原因还不能实现这样的效果。还是停留在以往的生产模式,肯定效率低,自然产品的价值就会降低,成本就会增加,肯定挣不了什么钱的。当然养活自己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农民种粮食挣钱不挣钱?还是要分情况而定的。





川妹晓静


农民种粮食不挣钱,如何解决这些事情??农民种粮食不挣钱应怎样解决呢?这件事情是非常复杂的,敏感的,形成矛盾突显,扦扯到各行各业的问题,大家看,如果粮价高了,工人及其它行业吃不上饭,如果低了农民种地不挣钱吃不上饭,这是当前:经济发展的不平恒(工业与农业),国家己注意到这种矛盾了,但如何解决暂还沒有什么付合解决的好办法,只有调正其它产品,把农资价停在当前这种状况下,稍提高一些对农民种粮收入的价格,也可促使农民种粮挣钱,最重要的是国家应少進口或不進口外国粮食,这样也能促使农民种粮而挣钱。为什么我们过去还能出口粮食,而现在却成了世界進口粮食大国呢?只有重视农业,大力发展农民种地积极性,多生产出粮食,让农民有奔头,种粮挣钱才是目的,也是走向共同富裕之路吧!


WangFDDI夢圓


现在的农民就像一盘散沙,各管各家。根本没有把土地当成宝,各自为战,难成气候!

市场经济决定了物以稀为贵,市场决定一切!粮多了自然卖不上好价钱,你看现在的好多农民种殖都是一窝蜂,看别人去年卖啥挣钱了,今年都去种啥,结果到集中大量上市时无人问津,最后以赔钱为下场。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首先要有一个好的领路人,把大家团结,组织起来,根据当地实情,集体经营。种殖,养殖形成规模化,机械化,带领大家共同富起来!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如果有好的带头人,人心齐,让农民致富相信也并不难实现!

中国人口多,粮食安全问题相信国家也非常重视,相信粮价也会涨到农民能接受的区间,让农民满意!

个人的一个梦想,希望有共同语言的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


梁山好汉酒鬼哥


农民种地不挣钱了必然影响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倒致士地摞荒闲置是什么原因倒致种粮不挣钱呢?主要还是中国粮食大量进口平抑了国内粮食的价格,再者国内粮食贮备减少倒致粮食价格很低。应该说国家实行粮食进口政策解决粮食供需是有郊的而且很显然是一条捷径很现实。有人讲应限制进口来提高粮食价格也是不可取的能走弓弦为何要去走弓背。那么当下中国农业应该走一条既符合中国实际又顺应国际局势的发展道路。粮食价格低我们可以把土地集中起来进行机械化科学化生产和管理,这样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原先用十个人生产有了机械化两个人就够了。原本一亩地挣十元集中后十亩地就挣一百元,农民不懂生产技术乱打药多施强施化肥生产成本高采用科学化让懂技术会管理的人合理安排高郊掌控肯定能降低成本投入增加农业收入。国际形势在变化国内形势也在变化新问题新矛盾在不断的出现我们不应该觉得束手无策而应该采取与时俱进的思维来解决问题。中国农业要发展,中国的农业生产不能停顿不能完全依赖于进口,解决我们自己的种地问题刻不容缓。否则大家都想一想中国石油价格忽高忽低飘忽不定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大家就知道解决中国自己的粮食生产问题有多么的重要。办法总是会有的。我们的农业专家和农业管理者和决策者是该考虑我们自己的问题了。


孤的王朝701


农民种粮食不挣钱,如何解决?

从古至今,农民一直是人口基数最大的一个职业。我们种植粮食等经济作物,把它们交换成货币,同时也满足了其他人在食物上的需求。但是目前的农民面临这样一个窘境,那就是种植粮食不挣钱。
其实单纯地种植粮食不挣钱是必然的。虽然从宏观或者往大了说,我们农民养活了整个的人类,但是结合农民的自身情况和出发点来说,我们种地其实更多是为了收入。既然说到收入了,那种植粮食无非就是一种投资,一个交易或者说是一桩生意,它是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的,也就是物以稀为贵,以精为贵…每个地区都有大批种植粮食的人,面对数量如此庞大的商品,它势必是卖不到一个好价钱的。


如何去解决这个现状呢?我感觉如果单纯地种植粮食,至少目前是不可能获取高收益的,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比如药材或者一些反季节的蔬菜水果还有可能致富。再或者就是在种植粮食之余从事一些别的工作,找一些别的方面的门路。要想靠种粮食致富,除非种植粮食的农民急剧减少、粮食的产量急剧下滑,这样粮食才能卖出一个可观的价格,而这种情况目前又不太现实。
虽然我们是农民,但是农民也不是非要靠种地为生,条条大路通罗马,我认为想致富还需要另辟蹊径。你们感觉呢?

我是【农村一颗小草】,希望能和大家做个朋友,谢谢阅读与支持,我们有缘再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