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農村人借錢也要讓孩子讀書?

海藻微視野



俗話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望子成龍是每一個家長對自己孩子的盼望,能使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光宗耀祖,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從此改變他們一生的命運。而農村這種思想更為突出,因為他們深知,沒有其他的出路。

由於自己一生沒文化,吃盡了苦頭,在農村面朝黃土背朝天,風裡來雨裡去,辛辛苦苦一年掙不了多少錢。遇到自然災害更是苦不堪言,為了養家餬口,走上打工路。為了讓孩子不再走自己的老路,只有讓孩子努力學習,考上大學,畢業後找到一個好的工作崗位,
脫離農村,改變孩子的一生命運,就是在困難借貸,也要讓孩子上大學。再者,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科技的到來,高科技的應用,就是農村沒有一定的文化知識,種地也很難,適當不了高科技種植技術,要想增產增收比登天還難。


空谷幽蘭666666666


關於這個問題,我有發言權。

本人今年30歲,現在在廣東江門公辦學校任職高中。工作7年,有車、有房、有車位、有存款,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和我自己以前的生活條件比,確實好了很多。

我出生在湖南的一個偏僻縣城的偏僻鎮裡的一個偏僻村的普通家庭。父母是底層勤奮農民,父親初中畢業,母親文盲。全年收入只有5畝水稻,年毛收入約7000,除去開支,分文未存。

父親那一代,經歷過三年大饑荒,經歷過文革,經歷過改革開放,經歷過汶川地震,經歷過奧運會等,可以說,父母親就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上有爺爺奶奶要孝養,下有我們三姐弟要扶養,生活怎一個“苦”字了得。

我的母親,家裡七個姐妹,一個弟弟,也就是我的姨娘和舅舅。所有姨娘全部嫁在縣城,舅舅本身就是縣城出生,只有我母親嫁到農村。母親排行老三,老大老二老三不識字,下面的弟弟妹妹讀了初中,也真是因為這個,三個大的被瞧不起,尤其是我母親,人善良,又老實,所以他們也經常看不起我母親,又加上身在農村,更加被他們看低。

所以,從小,父母親總是對我們非常嚴格,全力支持我們接受教育,姐姐84年的,哥哥86年的,我88年的,姐姐讀初三哥哥初二我初一,本來就沒什麼收入,所以每個學期開學交學費的時候是爸爸最痛苦的,幾次都看到父親躲在房裡偷偷掉淚。但是,父親從未放棄,由於人生選擇不一樣、成績不是特別突出,再加上家庭客觀條件以及當時的打工潮的影響,姐姐和哥哥初中畢業就成為粵漂。而我初中畢業就考入縣裡的省級示範性高中學習。

高中三年成績有好有壞,中途自己都想放棄,連續逃課一個多月,終於被父親發現,父親那天喝了很多酒,沒有打我,也沒有罵我,只是摔了很多東西,那一天下著傾盆大雨,父親整夜未歸。我感到很害怕,第一次又害怕的感覺,內心發誓,一定要讀書,一定要出人頭地!第二天父親回到家,看到我,滿臉笑容的摸摸我的頭說“不好意思,昨天控制不住情緒”。聽到這,我的心在滴血,我撲通一聲跪下,請求父親原諒,滿臉淚水。父親扶我起來,說了很多話,印象最深的是,父親說“男人,上不能安邦治國平天下,下不能報答父母養育恩,那是何等的失敗,我希望你能好好讀書,將來有出息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至少不要讓別人看不起,不要像我這樣,一輩子在農村!”。

高三那年,我拼了命的學習,5:30起來跑步到6:30,之後一天的課程,晚上23:10下課,我自己回偷偷留在教室複習到2:30,休息三個小時,雖然眼睛腫腫的的,但是我的眼神卻是有神的。那一年,父親在地裡幹農活由於營養不良導致血壓低,暈倒了幾次,每次都是幸運被別人發現,遇到農忙季節,父親走路去隔壁村打點滴,回來後馬上幹農活,那可是30多度的高溫天氣。母親又得了腫瘤,必須馬上手術,此時的家裡只有20元,真的是山窮水盡!父親暫停治療,把錢拿出來給我買了牛奶,讓我好好學習母親做完手術身體非常需弱,我把牛奶給了母親。並且做了人生第一件壞事,偷了一隻雞給母親補(現在每年回去都買雞給那位鄰居)。

最後,終於考上大學。大學順利畢業。直到現在工作了,有了穩定工作和穩定收入。再看到這個問題時,我覺得我很有必要回答,因為我覺得,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但沒有知識一定改變不了命運!







義先生吖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是父親經常教導我的一句話,並把這句話用毛筆寫在老家的牆壁上,當時家裡很窮,別人家都有電視機,我們連收音機都買不起。但我的學習成績很優秀,牆壁上除了這句話,其他的地方貼滿了獎狀,看起來相得益彰,我是父母眼中的驕傲,逢人便講要幫我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讓我不得不更加努力地學習。

在初中升學考試時,我以年級第一的成績考入了市裡一所重點高中,由於我們來自農村,深深知道,只有讀書才是唯一出路,在學習上更加刻苦努力,父母也省吃儉用,為我準備好了生活費。記得在高三那年,我想買一些複習資料,把想法告訴了父母,父母將家裡唯一的幾隻老母雞都賣了,帶我到新華書店去購買複習資料。

經過高三緊張的複習,高考中,我的分數剛好上一本線,當得到錄取通知書時,這可把父母給難住了,到哪裡去找錢給孩子讀書呢?我從父母的臉上能夠看得出他們的焦慮。我考慮到家裡的經濟情況,主動給父母提出不去讀大學了,當我這話一出口時,招來父母的一頓大罵,就是砸鍋賣鐵也要讓你去讀大學,要讓你從農村走出去,不要像我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現在這麼好的讀書機會,沒有錢,我們可以想辦法。

到晚上的時候,我發現父親沒在家,母親告訴我,父親到親戚家去為我準備學費去了,直到深夜,父親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了家,並告訴我,學費已經準備好了。從父母的言談中得知,父親到親戚家沒有借到學費,看到我們家裡這麼窮,擔心還不起錢。

第二天一早,父親去找村上領導幫忙貸款,村上領導考慮到我們家的具體情況和償還能力,貸款這條路也走不通。晚上,父母正考慮去賣血為我籌學費時,我的鄰居到我家來串門,問我的學費湊齊了沒有,我脫口而出,父母明天去賣血為我湊學費,鄰居當即表示,願意借3000元錢給我去讀書,你是我們村裡唯一的大學生,也是我們村的希望。說完後,鄰居就回到了家中,拿出了最大面值十元的300張鈔票放在我們面前,我們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父母很是感激,為兒子讀書終於湊齊了學費。

父母帶我到大學裡去報到,交了相關費用後,將剩下的1200元錢交給我作生活費,並再三叮囑我,要好好學習,一定要爭氣,走出農村。我把父親寫在牆上的"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我在學校裡也尋找著勤工儉學的崗位,幾周後的一個週六晚上,我來到學校錄像廳,電教中心的主任和我閒聊,得知我的家庭情況後,就讓我幫著錄像廳做點事,由於我工作努力,電教中心主任將錄像廳全權交給我負責,並將所有收入的40%作為我的報酬。

第一個月我領取了2000多的"工資",那種高興的心情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我就告訴父母,我在學校能夠掙到學費和生活費,請父母不要為我的學費擔心了,後來每個月的收入都在4000多,比大學老師工資都高,同學和老師都很羨慕。我很快就還了鄰居的3000元借款。並在母親生日那天,給母親寄了1萬元作為生日禮物。

可憐天下父母心,誰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多讀點書,特別是農村家庭,只有讀書才是唯一出路,才能走出農村。所以很多家長就是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讀大學,畢竟知識能夠改變命運。


Lance課堂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說我的看法。

在現在的農村,不是有些農村朋友,還是大部分農村朋友,儘管自己沒有多少錢,為了孩子讀書也會去借錢!



讀書幹什麼,就是為了孩子今後有出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在我原來住的老小區裡,有不少家是從農村上來的租房戶。他們搬到城裡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學習的。

時間長了,我和他們就熟悉了。在他們中間,有的在外邊打工,有的在本地幹建築工,有的在外跑汽車運輸等。

時間一長,和他們最多的話是,自己年紀小的時候,因為家裡條件不好,自己讀不起書。或者是因為自己,從小不認真讀書。到了自己成年了,現在才知道讀書是好的!

現在不能再讓自己的孩子,再走從前的路,再窮也不能窮孩子!自己吃辛受苦,也要供孩子讀書上學。從今往後,再不好好讀書是沒有出息的。現在的人們,都懂得讀書的道理了!


應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那是我家困難的時間。我家老太婆(連雲港方言,老婆)剛剛退休,退休金拿的很少。當時我所在單位面臨倒閉破產,應該說家中生活還是比較困難。

就在這個時候,老太婆娘家的農村遠房親戚上門,他是從來沒有來過的。原來他的女兒考上大學,東湊西湊,沒有把學費湊足。當時還沒有大學助學貸款,照他的話來講,他是厚著臉上門來的。

你怎麼能說這個話?誰叫咱們是親戚!

我問老太婆家裡還有多少錢,老太婆悄悄告訴我,兒子剛剛結完婚,家裡的那麼點老底兒早就用完了。還有就是剛領來的退休錢,你要借給他錢,這個月的生活怎麼辦?

老太婆還是通情達理的,兩人一商量,老婆和和氣氣地拿出錢,把錢交到了親友的手中,他高興得謝天謝地,留他吃飯不吃就走了!

人做好事,不問前程!這是連雲港一帶人的一句老話。儘管那個月我們生活很困難,挺一挺也就過去了。

正如我們的心願,這個孩子還是挺有出息的。在大學裡刻苦學習,以後留校有了好的工作。人就是這樣的,你幫助了別人,其實就是幫助了自己,那個孩子工作以後,從來就沒有忘記我們!

在今天的社會里,雖然不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封建時代。但是時代不同了,科技發展了,需要更高級的科技人才。所以,要想有好的工作,不努力認真學習,是萬萬不行的!

所以,在今天的農村,其實城市也是這樣,為了讓孩子去讀書,不惜到處去借錢。其實這也是投資,這是一個人才的投資,是一個長遠的投資。

一個家庭既然做到這樣,孩子長大會對父母誠心誠意感謝的,當然做父母的一生,自己也就問心無愧了!

感謝您對九文天下三農問答的關注與支持,歡迎您評論留言!謝謝!


九文天下


因為在農村,知識是改變命運的最容易也最穩妥的一條道路!

我們家一共三個孩子,經濟情況一般,目前都在讀大學。父親母親雖然文化水平都不高,在父母的認知中,唯一認得死理就是:讀書是農村孩子拜託貧困落後的唯一出路。從讀書開始我們家一直在溫飽水平線上來回波動,日子還不至於揭不開鍋。每逢農忙的時候,同班或者同齡人都會請假回家幫忙,但是父母從來不讓,我們姐弟仨只有在星期天的時候,才允許回家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因為在父母親有限的知識範圍內深知,孩子在書裡學校裡學到的遠比在地裡收的莊稼多,所以外人有時候會很不理解,說我們姐弟不體恤父母,但是父母的想法很執拗,所以從小到大基本上家裡的農活之類的,大部分都是父母獨自解決了。

三個孩子在上學,日子經常捉襟見肘,但是讀書時,父親會騎車帶著我轉鎮子一大圈,只為買一本書;初高中時候要買各種學習用品,母親也總是毫不猶豫就掏錢。對於學習上的任何事情,父母從來都不覺得是小事,他們省吃儉用,對於我們姐弟三個的上學花費卻總是慷慨的不像話。記得我們哥哥姐姐考上大學的時候,我父母每次眉眼間的笑,都能閃耀那年一整個夏天。

或許是哥哥姐姐上學都太順利了,到我這裡就沒那麼容易了,高考的時候,我接連失利了兩次。記得當時周圍的鄰居和親戚和我父母說的最多的就是:反正你家都兩個大學生了,老小不讀書也行啊,出去打兩年工,一樣能掙錢。你看現在某某家的小孩,小學就輟學了,現在不一樣開大奔回來了。

感謝父母,感謝父母當時不為周圍人所動,還是讓我堅持上下去,或許現在的我和同齡人相比,沒有掙到錢,沒有成了家,但是很感謝父母,讓我上了大學,讓我跳脫了自己以前生活的小圈子,讓我在接下來的人生中,或許比周圍輟學的同齡人有了更多的選擇。

是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現在的社會,做任何事情都可能成功,對於農村人來講,讀書是要付出很多時間成本的一件事,而最後的收益也存在很多未知,所以現在很多農村的孩子早早就進入了社會。確實,早早進入社會的這些孩子確實比這正上學的同齡人來講,更早掙到了錢,更早地讓自己的生活步入了正軌,甚至在這些孩子中,也不乏我們認為的事業有成。但是,成功者往往寥寥可數,而在這寥寥可數的成功者當中,可曾想過他們的成功是付出了多少辛酸和汗水,如果當初沒有那麼早輟學,那這些辛酸和汗水,會不會少一點?

對於農村孩子而言,能夠改變人生最好的跳板是“上大學,這個跳板相比較其他途徑來講,更加容易和穩妥。而上大學,也不只是簡單的上學而已,是讓大學所在的城市和那個城市的人們給你的人生一種啟迪和力量。看過一個帖子上說的很好:農村孩子面前有一堵高牆,牆的這邊是“農民”或“農民工”,年輕時候打工,到年齡結婚生子,是階層的固化;牆的那邊是相對穩定的工作,是“白領”是“金領”,是跟上時代發展,是融入城市生活,是脫離祖輩所處的“階層”從而到達新的“階層”,至少成為一個相對體面的城市人。

知識改變命運,我相信這句話到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


三晤


這是農村人的傳統,尤其是家裡那種喜歡讀書的並且成績不錯的孩子,大家所熟知的商界大佬劉強東和俞敏洪就是典型從農村出來的名牌大學畢業生和最後創業成功的典型。

在1992年的時候劉強東考入了中國人民大學,他拿著親戚們湊齊的500元隻身來到北京求學,算是非常勵志的實際;俞敏洪則是三次參加高考進入了北京大學裡面,我不知道俞敏洪當初讀高中大學有沒有向親戚朋友借錢。

總之一句話,能夠借錢讓孩子讀書的家長絕對是有遠見卓識的,尤其是那種山區貧困地區的,孩子從小成績不錯的那種。

反正我看了以俞敏洪為原型的電影《中國合夥人》裡面的成冬青,在電影剛開始的時候由於第二次高考落榜,他母親召集親戚開家庭會議最後借錢讓其復讀的事情。裡面有一句臺詞我印象特別深刻“外國人不理解的是,中國的英雄是可以跪的,成冬青就是這麼一個人”。這句臺詞深深的影響到了我,以至於看了這部電影這麼長時間依舊還記得。

最近這兩年在網上出現了關於農村學生讀大學的幾個論斷:

1、 讀書無用論

2、 寒門難出貴子論

3、 農村家庭讀大學致貧論

以上這些說法根本就是不對的。

現在大學的學費一本二本專科每一年的學費在5000元至7000元之間,包括每年900元的住宿費,最多也就在8000元,但是三本的學費就更加貴了,就我知道甘肅蘭州的三本院校現在的學費是每年12000至15000元,住宿費每年900元,光學費一年就是其他批次院校的兩倍,要說農村學生讀三本,是會導致有些貧困家庭致貧的,建議上好一些的專科學校,比如師專、醫專就很不錯。

至於一本和二本以及專科並不能見得致貧,一般農村的孩子在每個月的生活費上大多數是比較節約的,除過那些網上爆出來的個別不好的現象。

農村裡面最典型的就是上了大學之後的借錢讀書,因為大學的學費貴啊,而每年交學費的時候大多數莊稼還沒有成熟,因此每一年的經濟收入還沒有來,所以是要借錢讀書的,我那時候上大學也是老爸借的錢讀的,說來有些慚愧。

在我身邊就有這樣一位老師,他在1994年的時候畢業於西北一個五險城市的師專,但是家裡也貧困,於是借錢讀書,考取專升本,本科三年的學費第一年是家裡借的,其他兩年的學費是自己賺的,然後這位老師考取了陝西師範大學的研究生、博士生,在2015年的時候考取了北京大學的博士後,現在是一位博學多識的好老師,我就佩服這樣的人。

在社會上著兩年,我有很深的感觸,農村的大學生就要好好的讀書,高中生更加應該這樣,在高中的時候好好讀書,考一個好的大學,這樣花的錢比較少一些,如果沒有考上好的大學,只是讀了一個一般的,建議好好讀書,考研究生、考教師、考公務員、考醫生,因為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只有好好讀書,要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這句話,即使是在上大學的時候家裡借錢給你讀了,你一定要好好讀書,考取我上面所說的,這樣你的人生道路才能夠越走越順利。


寧寧說的話


如果是我,我也會這樣做。

農村的人為什麼要不惜代價,讓孩子讀書,因為在大多數人眼裡,讀書是唯一的出路。

作為父母,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樣,長大後還是一個農民,所以每個家庭都會去讓自己的孩子上學,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就算是砸鍋賣鐵他們也願意。

記得上學那時候,我們家條件很一般,全家就靠種地,分的地不到兩畝,收入真是很少,有時候交學費都交不起,都是向別人借的錢,這樣的情況不是一次兩次,可以說很多農村家庭都是這麼過來的。上高中的時候,母親每天都起的很早,都是給我和我爸做早飯(我爸要去打工),一般是昨天剩下的飯,有時候沒有剩飯就是一大早做飯,吃完之後就去上學。那時候學校在縣城,騎自行車要半個小時,到了學校天都還是黑的,同村的發小都是住校,我每天都是騎自行車,中午也回家,有時候爸媽他們忙,中午回家也沒飯吃,然後自己下掛麵吃。記得有一次回到家,家裡有米飯,沒有菜,我就提著框子去地裡鏟了些韭菜,回來燒水下韭菜,打了個雞蛋,放了些調料就湊活吃了。其實在農村,這樣的情況很普遍,父母為孩子,難免有顧不上的時候,大部分孩子也都很董事,基本都會自己弄吃的。

在農村,農民就是“窮”的代名詞。讀書可以改變命運。為了讓孩子有個好的未來,哪怕是砸鍋賣鐵,他們也願意。

小時候聽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好好上學,就回來當農民”。有時候父親也會開玩笑說“當農民好”,但是他心裡可不是這個想的,他們想的是一定要給我們創造好的條件,上學,上大學,找個好工作,不要再當農民,當農民沒有出息,這也是所有農村父母的想法。

所以就算生活再困難,再不容易,一定要讓孩子上的起學!

感恩天下父母!


看點plus


我是70後。從很小的時候,我的家人就一直給我們灌輸一個思想,一定要讀書,一定要讀出去,一定要把戶口遷到城市去,以後不要再回來農村。

農村人在五六十70年代是非常的辛苦,或者說不單是辛苦,而且是痛苦。當時我們家是一家六口,我父親就包了12畝的田。現在網上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沒有真實的耕過田,不知道耕田那種痛苦法。40°的高溫,只是戴著一個帽子,就拿著農具到田裡面去幹活。現在的人很幼稚,他們說現在的氣溫比以前要高,所以學生們更難以忍受。如果可以回到過去的話,我真的願意帶上這些人回到70年代去,在40°的高溫裡面工作一整天。這句話還是一個70後說出來的,可想而知,這個70後當年是怎麼樣的嬌生慣養。

在我小的時候才是剛剛分單幹的時候。農民們的積極性還是非常的高的,為了一個家庭的生存和生活,他們都是每天不矢勞苦的風吹雨曬,不管春夏秋冬,到田裡面去幹活。我記得當時寒暑二假,甚至週六日都要回家去幫忙幹農活。插秧,收割的季節,一年兩次,那是不在話下了。平時還要花大量的心思去管理魚塘和自己種的冬瓜,蔬菜。現在我們村裡面,我70年代小時候的那一批大人,基本上老的病的病,死的死已經走了一大半了。其實現在在我們珠三角這邊,真正的農田已經不多啦。比起70到80年代,農田的面積比現在少了一大半。很多的農田都轉成了菜地或者是種草莓租給外地人。還有很多的農田農地都蓋上了私人的樓房或者是建了商業小區。雖然我們現在都很後悔當初把自己農村的戶口轉出來了。因為現在農村戶口,賣田賣是可以分到錢的,有些地方一個人就可以分到10萬到幾十萬。一個家庭甚至可以分到幾百萬。但是就算是幾百萬吧,你以前祖上留下來的田地已經全部沒了,這幾百萬也只是夠你去買一兩套兩三套的樓房。到什麼時候嘍,市一倒的話,這所有的東西就不存在了,其實沒有固定的工作,這才是真正的問題。

我記得我那個年代,我奶奶說過,就算是賣房子也要供我去讀書。那個時候其實就只有一間的祖屋和一間父親長大之後賺到的賺了兩萬塊錢的房子。雖然那個年代,我們只是流行考中專,大專能夠讀大學的人是非常少的,但是能夠大專出來的話基本上都是可以找到很理想的工作了。其實我現在做老師的工作也是在農村,只是到了鎮上,而不是我們的村裡而已。戶口也轉到了鎮上。那我也沒有後悔說把戶口轉了出來,畢竟我們村子裡面如果戶口還沒有遷出來的話,一年才分了幾千塊錢。如果想像廣州獵德村那樣子一夜成為千萬富翁的話,那可能要等自己死了之後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教你孩子學英語


我一個大舅五個孩子、都有工作、大表姐跟我媽媽同年、因為我媽媽兄弟姐妹多、我媽媽是最小、所以得到全家人的逆愛、讀到初中跟不讀一樣的文盲我媽媽現在已經62歲了、我23歲生孩子的時候是我二表姐接生的、孩子出來一分鐘她就說好好陪養他不要給他跟你們一樣是文盲的農民,有文化當然做什麼事都優先!幸運我兒子目前還在小學五年級都是班裡的優秀學生,也真希望他能成才、因為我的家族在整個百色地區都有自己人的位置!比如說平時我們生活中需要的我裡面都有熟人、學校、醫院、法院、政府、律師、派出所、交通局、這些單位都是我表哥表姐在裡面工作、


我的愛情已麻木


知識改變命運,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窮苦人家的唯一出路,我依然記得我父親是最早一批去深圳打工的,90年代到現在,整整30年,因為當時家裡孩子多,沒讀多少書,所以一直在工地幹了30年的體力活,老實巴交。

書到用時方恨少,他說他這輩子吃了不少沒讀書的虧,要是自己多認點字,多懂點知識,可能人生就不一樣了,他說像他那輩的,當初看懂圖紙的都成工頭了,變成施工員了,吃香喝辣的,那時候都可以跟老闆屁股後面走了,進廠那時候懂得做報表的更是少之又少,一字值千金。

的確,那時候我剛讀小學,聽說中專都包分配,國家幹部,領著國家工資,多少個家庭夢寐以求的事,大學本科更不用說了,旁邊家有一個大學本科,國企的老總,那個年代懂點知識不得了了,當兵出來的也是,非常吃香,政府部門供不應求。

很多父母就是因為吃了知識的虧,就拼命的想讓自己的孩子上學,多讀點書,現在還重點大學有的都沒有分配了,深圳一抓一大把大專生,總感覺現在的教育普及的也太廣了,質量也沒有以前那麼高,現在知識還是可以改變命運,但我只相信那些重點重重點大學。有許多的農村孩子,由於家庭條件不好,所以放棄學業,小小年紀就出外打工掙錢,最終耽誤了自己的一生。

我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當年與我年齡相仿的夥伴,大多由於當年家境不好,有的只念了小學,有的讀到初中就輟學,至今仍然生活在農村,日子過得不怎麼樣。

小時候與我最好的一位同村夥伴,我倆一起上的小學和初中。當年他的學習成績其實比我好,只是後來上到初三時,父母考慮家裡困難,就不讓他上學了。

記得當時他很不情願,但他是家裡老大,有兩個弟弟妹妹也在上學,家裡實在負擔不起,所以父母只能讓他做出犧牲。

每次見到我,他總會說特別羨慕我,也很後悔自己當年沒有堅持讀書。我特別能理解他,看到他現在的生活狀況,我也很辛酸。看上去一副十分蒼老的樣子,生活的艱辛全寫在臉上。

其實我能有今天,還得感謝父母,當年在那麼困難的條件下,父母不管多苦多累,借債也要讓我們兄妹5個去上學。

其中一人上了大學、二人唸了中專、二人讀了高中。正是讀書改變了我們兄妹5人的命運,除大哥當兵之後回到了農村,其他4人都學校畢業後有了工作,在城裡安了家,十分令村裡人羨慕。

農村孩子要改變命運,真還得靠讀書。但現在往往是,越窮掙不到錢的家庭,越不讓孩子上學,結果是越不讓孩子上學,就越窮越掙不到錢,惡性循環。

讀書改變命運,我和兄妹幾個都是受益者。這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因為上學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公平的改變命運的路。

小時候的一個玩伴,他家是農村的,他爸腿有點不正常,他媽精神有點不太正常,時好時壞的,他家兩個孩子,他還有個姐姐,記得他姐不上學是因為上不進去了,然後輟學了,他也算是在他爸的棍子下上到初中,也就是初三那一年突然明白過來了,發奮學習,最後考上大學,現在過的挺好的。現在有時聊天,他總會說,如果那會他爸要是隨他的意,現在指不定在幹啥呢。

不去農村,你根本不知道有多少農村孩子上不起學,你不要認為上不起學的事只能發生在電視裡,其實中國還有地方的孩子上不起學,沒學上。

顯示所有大圖

為什麼有些農村人借錢也讓孩子讀書,我覺得一大部分原因是現在網絡發達了,信息交流太方便了。

咱不說上網,就拿電視裡面來說,應該也能看到不少學生通過讀書這條路改變命運的鏡頭。再說現在不少農村人在外打工,或者身邊又在外打工的,多少都會接觸到外面的世界,肯定都能知道知識可以改變命運。

現在農村的教育意識不亞於城市,這是一個好的現象,不過我更希望國家能在教育政策上向農村傾斜一些,保證更多的農村學生上得起學,能接受公平的教育。

這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因為上學是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公平的改變命運的路。

小時候的一個玩伴,他家是農村的,他爸腿有點不正常,他媽精神有點不太正常,時好時壞的,他家兩個孩子,他還有個姐姐,記得他姐不上學是因為上不進去了,然後輟學了,他也算是在他爸的棍子下上到初中,也就是初三那一年突然明白過來了,發奮學習,最後考上大學,現在過的挺好的。現在有時聊天,他總會說,如果那會他爸要是隨他的意,現在指不定在幹啥呢。

不去農村,你根本不知道有多少農村孩子上不起學,你不要認為上不起學的事只能發生在電視裡,其實中國還有地方的孩子上不起學,沒學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