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给你介绍几个"男神学霸",会发SCI的那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长相帅气的"男神",也有专心科研的"大神",但是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几位既是男神,又是学霸的小哥哥们,他们"手握"数篇SCI论文,认真而努力,会让你看到不一样的帅气!

郑立伟:科研让我"痛并快乐着"

来,给你介绍几个

人物介绍:郑立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专业2016级博士生,在校期间,曾荣获"优秀研究生"称号,已发表论文7篇,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篇,在ournal of Proteomics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Tree Genetics & Genomes ACTA PHYSIOLOGIAE PLANTARUM发表SCI论文4篇,累计影响因子9.94,国家发明专利2项

科研中,他是脚踏实地,不怕失败的探索者;学习上,他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求教者。一路走来,郑立伟用自己的行动向我们证明了一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郑立伟说:"学习需要努力、不怕艰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要将课上老师传授的知识与科研实际相结合,做到学有所用。"

即将赴美国Texas A&M University深造学习的他,有着清晰的目标和执着的追求。他说:"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勇于创新是我的座右铭。"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果树学本身的专业特点,认真思考知识的相同点和物种的特异性。将模式植物上的理论应用到果树上时,始终保持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当试验结果与模式植物理论存在差距时,认真思考,因为物种间的差异性有可能就是创新点。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真正地理解到"痛苦并快乐着地真实含义"。

陈江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来,给你介绍几个

人物介绍:陈江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茶学专业2016级硕士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一篇,中文核心两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陈江飞一直坚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高深的学问,也是建立在对最基本概念理解和基本知识的掌握之上。根底不固,无法长成参天大树,基础不牢,很难取得科研上的突破。

因此,他认为:"夯实基础、苦练基本功,是对每个研究生的一个基本的要求。"

科研中必备的素质,如强烈的兴趣,坚强的意志,怀疑的心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都能在陈江飞身上看到影子,他认为,科研创新,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创新,往往来自于对科研工作中细微环节的关注。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要勤问,勤查,发挥能动性。研究生在完成课题时免不了遇到不能解决的难题,他说:"在我遇到问题时,导师总会耐心的教导我,引导我自己去解决问题,从什么角度考虑,什么地方入手,大家一起热烈的讨论,猜想,论证,从遇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将是我研究生三年中重要的认知收获。

雷超:成功需要脚踏实地

来,给你介绍几个

人物介绍:雷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专业2017级硕士生,曾荣获校级优秀团员、优秀团干、三好学生等称号、获专业一等奖学金、曹德旺奖学金等。先后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BMC Plant BiologyJournal of Proteomics Research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第一作者1篇,参与发表核心期刊《园艺学报》文章3篇。

成功需要智慧,更需要脚踏实地和坚持不懈。雷超深知,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因此在研究生学习期间,他从不敢有任何松懈,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还查阅大量关于研究课题的文献,了解更多先进的研究手段,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技能和科研素养。

回忆起自己论文投稿的过程,雷超用"煎熬但充满希望"来形容,他说:"煎熬的是科研的成果事无巨细,切不敢有任何错误,但只有经得起考验的成果才是科研。"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初,雷超的第一篇SCI论文成功发表,"这在给我的未来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同时,更激发了我将科研之路进行下去的决心。"

来,给你介绍几个

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人生路漫漫,一步一步走,你也一定能成为专业领域的佼佼者!

欢迎广大学子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深造,更多资讯请关注头条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