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小故事;《名塔奇案》

乾隆二十五年,在山西洪洞的黃河岸邊上,發生了一場水災。大水衝倒了乾隆常來駐蹕的名剎普濟寺,大水過後,寺裡又遇到盜匪搶掠,劫走了名塔“舍利塔”的工程圖。一時間,名剎無圖,無法重建。乾隆急下密詔,令在寺中研修寺院名錄的京城才子餘興仁密查此案,早日追回工程圖,以便重建“舍利塔”。

餘興仁乃前明邊關大將的後人,曾官拜禮部侍郎,是乾隆看得起的文人之一。為完成大清名剎寺院名錄,他在普濟寺內住了一年多。這次晉中大水損失不小,這座千年古剎也未能倖免,大水之後,山西富人商賈當即要捐錢修建,可即將開工時卻發現埋在舍利塔下的三顆定塔寶珠也失竊了,以致普濟寺無法起修。幾天前,餘興仁剛剛回到京城,為完成皇上的密令,他馬不停蹄地返回洪洞。臨走時皇上密賜他一張皇宮裡留存的“普濟寺”工程圖。

在趕往洪洞的路上,餘興仁打開行囊取出一把“唐琴”。這把“唐琴”是他秘密從京城帶出來的,乃是名妓四大金枝之一王紅玉所贈。

王紅玉體態豐盈,相貌美麗,性格安靜,不喜歡喧鬧,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在最初遇到二十七八歲的餘興仁時,用此琴彈了三日三夜,臨別以寶琴相送,足見情誼之深。

餘興仁帶著僕人一行路過太行山下,卻碰到了土匪,為首的是一年輕女子,騎在棗紅馬上,披著紅色披風,很是威風。此人正是雪華山上女匪首梅娘。梅娘紅布包面,隔著一丈之遠,難辨真容。

餘興仁抱拳施禮,問她要多少銀兩。

梅娘仰天一笑,說:“金銀對我來說有如糞土,要想活命先留下‘唐琴’。”餘興仁哪裡肯從。於是,雙方廝殺起來。梅娘一夥人多勢眾,只幾個回合就輕輕鬆鬆取了“唐琴”,揚鞭而去。

餘興仁剛回到普濟寺,就有人來報,說寺外的鎮寺之寶大鐵牛又讓人盜去。真乃屋漏偏逢連夜雨。餘興仁急火攻心,一下子就病倒了。

這天,餘興仁在屋內喝藥,只見貼身僕人王三來報,說洪洞知府劉能劉大人來見。這劉大人急急來訪,想必有要事。餘興仁忙把這位大人迎到客廳,讓丫鬟上茶。這當口劉大人哪有心思品茶,剛落座就把鐵牛失蹤之事說了出來。這兩天餘興仁一直在思考,那麼大的鐵牛怎麼會一下子就沒了?是誰盜走了?盜走它幹什麼?

餘興仁把自己的想法對劉大人說了,一連串的問題弄得劉大人也不知從何回答。

劉大人說:“就是因為不知道這些才來請教你,你怎麼倒問起我來了?”

餘興仁仰頭一笑:“我想這並非一般小賊所為,能在守城士兵的眼皮底下盜走幾千斤重的大鐵牛,可見本事不凡。”劉大人忙說:“你說的這些我也知道,眼下要緊的是要找出是誰盜走了大鐵牛,大鐵牛現在在什麼地方。”

餘興仁坐在太師椅上,喝了一口茶,說:“這事難辦呀,我是奉皇上密旨而來,給我一個月的時間,定能知曉事情真相。”劉大人聽後搖搖頭,莫名其妙地笑了笑。

送走這位劉大人後,餘興仁忙吩咐貼身僕人王三牽出他的棗紅馬,說他要外出一下。走出院門,便飛身上馬,朝南邊太行山下飛奔而去。

一袋煙的工夫,餘興仁快馬來到山前二峪谷的風林院。這風林院是一座書院,建在半山腰的高臺之上,地勢險要,大門正對著山下唯一通路,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早在唐朝時,名人司空圖就在這裡讀書,建起這座書院。現在主人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妙齡女郎,名叫柳姑,她收留幾十個姑娘,在此讀書習武,在這一帶很有名氣。

守門姑娘認識餘興仁,就放他進來。柳姑在院中練劍,十幾個姑娘圍在四邊,見到餘興仁,柳姑趕緊迎了過來,微笑道:“你真是稀客,怎麼有空來到山上!”

餘興仁說:“才幾十天沒來,怎麼就成了稀客?我找你有要事商議。”

柳姑把餘興仁迎進書房,坐定之後,早有一位姑娘端上他喜歡的毛尖香茶。餘興仁開門見山地說了大鐵牛丟失之事,柳姑聽後,說:“那幫狗官整日裡欺壓民眾,花天酒地,連這都看不住,真是一幫酒囊飯袋。”

餘興仁知道柳姑心裡有氣。當年柳姑之父任洪洞城知縣,愛民如子,勤政敬業,不料受貪官之害,含冤而死。留下八歲的柳姑,寄養在餘興仁家中,二人青梅竹馬,親如兄妹。

長到十八歲後,柳姑非要離開餘家,拜在風林院紅娘門下,做了入院弟子。不幾年,她琴棋書畫、刀槍拳劍樣樣精通。白天讀書習武,夜晚就飛簷走壁,殺富濟貧。

柳姑與餘興仁互有情意,餘家幾次提親,卻都讓柳姑婉拒了,說等她為父報仇後,那時再談婚論嫁,所以,餘興仁一直苦苦地等著。

氣歸氣,柳姑還是詢問了大鐵牛丟失的細節。

餘興仁告訴她,因為這大鐵牛在全國也是獨一無二的,又是山西之地的鎮河之寶,大鐵牛丟失後,必須上報皇上。皇上怪罪下來,當地知府及總兵大人都沒好果子吃,更重要的是皇上會減少下撥救災銀兩。柳姑問:“是不是讓大水沖走了?”餘興仁一想,覺著也有可能,不過他還是請柳姑幫忙查一查,萬一是哪方盜賊盜走了呢。

民間小故事;《名塔奇案》

餘興仁為此徹夜難眠,尋思寺內三顆定塔寶珠失盜、大鐵牛丟失是何人所為。夜過子時,餘興仁入神地翻看案卷,只聽“嗖”的一聲,一支飛刀插在餘興仁的書桌上。

“誰!”餘興仁飛身躍起,開門出屋,見一個黑衣人一閃而過,朝外跑去。

餘興仁緊隨其後,追到野外的一棵大樹下,黑衣人停了下來,轉身拱手說道:“餘大人真是好身手。在下對餘大人的功夫早有耳聞,你幼年在少林寺學藝,乃是一流武林高手,今夜一見果名不虛傳。”餘興仁一聽是個甜美的女子聲,反問:“姑娘夜闖寺院,把我引到這裡,必有要事!”

黑衣女說:“不愧為皇上身邊的紅人,引你出來,是告訴你,寺院有內賊,你要提防,這佛塔下的三顆定塔寶珠和工程圖我們已有線索,只是目前還不敢斷定。”餘興仁迷惑不解道:“姑娘是何人?為何要替我追這圖?”黑衣女冷冷地說:“我不是在幫你,是在幫千年不倒的名塔,事情有了眉目後,我是有條件和你交換的。”說完一閃身走了。

次日,方丈告訴餘興仁,寶圖丟失之後,大盜小賊、武林各派、名院小廟,都派人查尋此圖。因為此圖一到手,在哪都可建塔,塔成之後,再建寺院、收弟子,做寺院統領,聚天下靈氣。聽完這話,餘興仁驚出一身冷汗,這還了得,這名塔可不是亂建的,從古到今,寺院關係國運風水,尤其是這舍利塔,更是寺院中的精髓,如讓心術不正之人盜去,亂了民間佛心。到那時不就全國大亂了嗎?

洪洞知府劉能又一次來見餘興仁,二人院內小坐,餘興仁故意不提工程圖一事,只與他品茶閒談。劉能急了,告知此來有要事相商,想讓這座名塔移到百里之外的劉府之地劉官谷修建。既然此塔己毀於大水,重修之地移於劉官谷再好不過了,一來那裡山高谷深,不怕水淹;二來大商人餘先生有銀子,他是晉商大戶,家財萬貫。

餘興仁覺得知府劉能的心中計謀深,若不同意,得罪了地方;若同意了,得罪皇上。於是餘興仁笑了笑說:“只是這個舊地址皇上看好,屬風水命脈,名塔建於此,為拴住黃河以免移道殃及民田。”最後,餘興仁還是謝絕了劉能的好意,並告之當務之急是尋到寶圖。

誰知劉能回去之後,四下秘密尋找寶圖,並以高價許諾,要先尋此圖,在劉官谷高臺之上重修名塔。方丈著急地問餘興仁:“餘大人,佛塔之地,不可亂移,你看此事咋辦?”

餘興仁心裡也很著急,但人家有錢,可暗地高價收寶圖,而朝廷又沒撥給過多的銀兩。方丈說:“乾脆咱也貼出告示,明收寶。”

餘興仁一拍腦門:“對呀,咱雖沒錢可有朝廷法令,明收寶圖理所應當。餘興仁當即草擬一張告示:“有捐獻名塔之寶圖者,朝廷有重銀答謝,方丈收為俗家弟子。”

說來也怪,鎮河大鐵牛神秘失蹤後,洪洞城內外連遭不幸,一月之內黃河水又衝過來幾次,城南神秘失火,燒掉了百年寺院,城北民房倒塌,一時間人心惶惶,謠言四起,民心不寧,早有人上報朝廷。餘興仁心裡很著急,只好找來好友黃雲龍秘尋失蹤的大鐵牛。

這黃雲龍何許人也?是河東大盜,晉中一龍,專盜為富不仁之家,專取貪官搶民之財。民間尊為大俠。有一年黃雲龍盜了劉知府大印,不小心掉進劉知府設的陷阱裡,是餘興仁設法保他出來的,這次餘興仁請他出山,黃雲龍自是感恩圖報。

不幾日,黃雲龍傳信給餘興仁,在河西大荔府內發現大鐵牛。餘興仁心中大喜,立馬通知柳姑,帶幾名貼身女僕,快馬前往河西。黃雲龍早在河西黃河灘上接應,一行人在大荔城外一家客店落腳,等晚上好行事。

好不容易等到天黑。來了兩個人和黃雲龍接上了頭。雖然要找的東西存放地離這裡很遠,但來人不讓他們騎馬,只讓他們走著去。鄉間小道,土路泥濘,一走一滑,柳姑氣得直罵:“這是什麼鬼地方,這麼難走。”餘興仁小聲說:“為了大事,忍著點。”柳姑問去幹什麼,餘興仁說:“到地方你就知道了。”

走了近一個時辰,終於來到黃河灘上的一片開闊地。有一個大窩棚,圍著十幾個人,月光下朦朦朧朧看不清楚。一個像是頭目的大漢說活了:“幾位好漢!我等幾人,因貧寒所迫,從賊人手中搶得這大鐵牛,為的是能賣些銀兩,養家餬口。”餘興仁說:“好呀,你要多少銀子?”頭目說:“少說得三千兩!”餘興仁想了一下,說:“銀子我可以答應你,但我們要先看貨!”

“好!看就看吧。”說著那頭目用手中的刀挑開窩棚內的一塊布,黑影中,餘興仁看見像是鐵牛,可看不清,想上前去看,那幾個人不讓,說等銀子拿來後再細看。柳姑見說大鐵牛放在窩棚內,不禁一愣。餘興仁說三天之後拿銀子來贖大鐵牛。

民間小故事;《名塔奇案》

餘興仁坐在大堂之上,一籌莫展。這數千斤重的大鐵牛真的是河西盜賊盜去的?那夜天黑,看到的真是大鐵牛?正當他冥思苦想時,柳姑從大門外走了進來,只見她笑盈盈地問:“在愁什麼?”餘興仁長嘆一聲。

柳姑知道餘興仁心裡在想什麼,就說:“走!帶人跟我挖大鐵牛去。”

餘興仁驚問:“你知道大鐵牛在何處?”

柳姑微笑著點點頭。他們騎馬直奔劉官城西二十里的大渡口旁,用了一天工夫,把埋在地下的大鐵牛挖了出來。餘興仁不解地問:“柳姑,你怎麼知道大鐵牛埋在這裡?”只見柳姑平靜地說:“是我埋的。”

原來當年害死柳姑父親的罪魁禍首,正是知府劉能。柳姑發誓要為父親洗清冤情,無奈劉能在當地根基很深,柳姑便想出讓國寶大鐵牛一夜失蹤,以此引起朝廷的重視,達到查辦知府劉能為其父報仇的目的。半年前,柳姑就在距大鐵牛半里之處租了一座民房,從院中向大鐵牛處挖地道。挖成之後,乘後半夜守城兵士睡著之時,把大鐵牛埋在地下,真是天助弱女,當夜黃河發了大水,把放置鐵牛之地衝刷無跡,讓人看不出一點痕跡。大鐵牛失蹤果然引起朝廷的重視,餘興仁主動找上了門。

聽完柳姑的訴說,餘興仁心裡感嘆道,這真是個奇女子呀。自己接下來的事是寫好奏摺,上報朝廷,為柳姑之父平反。

餘興仁笑著對柳姑說:“我幫你報仇,你把我的東西也該還給我了。”柳姑不解地問:“什麼東西?我不明白。”

餘興仁哈哈大笑:“別裝啦!你就是大名鼎鼎的雪華山女匪首梅娘!”柳姑說:“不愧是皇上派來的,明人不說暗話,你是怎麼看出來的?”餘興仁告訴她,那天被劫的時候,他就覺得梅孃的身影熟悉,那一夜,柳姑蒙面引他出來,他已猜到柳姑、梅娘是同一個人。

柳姑微微一笑:“這也是被逼無奈,你要的是唐琴?一把破琴有什麼用?”餘興仁這才說出真相:他把皇上給的工程圖密藏在唐琴裡。

柳姑說:“你就是有了工程圖,也無法修起舍利塔。”

“為什麼?”

柳姑說:“你有三顆定塔寶珠嗎?我知道在哪裡。”

餘興仁忙問:“在哪裡?”柳姑說:“在知府劉能手上。”餘興仁心頭一震,原來都是他搞的鬼。

這時,柳姑的貼身女僕來報:“知府劉能帶上家當,朝陝西逃去。”

餘興仁和柳姑相互看了一眼,同時大喊一聲:“追!”

民間小故事;《名塔奇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