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戈壁明珠石河子的變遷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戈壁明珠石河子的变迁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戈壁明珠石河子的变迁

上圖為上世紀50年代的石河子新城街道北子午路(新疆兵團農墾博物館提供)。下圖為4月9日拍攝的同路段街景。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這是一座比中華人民共和國年輕一歲的城市。這也是一座在戈壁荒灘中靠手拉肩扛,生長出來的現代化城市,這裡就是被譽為“戈壁明珠”的新疆石河子。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戈壁明珠石河子的变迁

上圖為上世紀50年代左右,石河子開發前的面貌(新疆兵團農墾博物館提供)。下圖為石河子近年夏日美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宣傳部提供)。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打快板的老人名叫胡友才,祖籍山東,今年82歲,1952年來到石河子,加入“戈壁灘上蓋花園”的大生產運動。

難忘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胡友才從152團10連連長的職位上退休後,當起宣傳兵團精神的“義務宣講員”。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戈壁明珠石河子的变迁

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152團10連連長鬍友才在家中練習自編的講述石河子歷史的快板段子。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70年前,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二兵團進駐人跡罕至的戈壁荒原,仗劍扶犁,屯墾戍邊。在天山北麓的瑪納斯河畔,用一把木犁驚開千年戈壁。

經過三代軍墾人艱苦奮鬥,八師石河子市從無到有、創造了戈壁建新城、荒原變綠洲的人間奇蹟,贏得了“戈壁明珠”美譽。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戈壁明珠石河子的变迁

石河子市第九中學七年級學生在校園內翻土為種植植物做準備。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種種殊榮描繪著這座城市不斷進取的變化。石河子先後榮獲聯合國“改善人類居住環境良好範例城市”迪拜獎、首屆“中國人居環境獎”、“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

如今的石河子,軍墾精神依舊在傳承。秦江鴻和他的同事們堅守在農業科研第一線,數十年如一日研究棉花良種,讓致富的種子在天山南北開花結果。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戈壁明珠石河子的变迁

在新疆兵團農墾博物館內,來自全國各地的觀眾在參觀展品。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從戈壁荒涼之地到生態宜居之城,從拉開了亙古荒原上第一犁,到聚集科研院所、上市公司、產業園區的現代化城市,石河子在中國人民開拓進取的歷史上,又一次創造了奇蹟。如今的石河子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來到這裡,奮鬥追夢。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戈壁明珠石河子的变迁

在新疆石河子大學的一處籃球場上內晨練的老人。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在石河子市中心軍墾文化廣場上,有一尊叫做“軍墾第一犁”的雕塑。刻畫了當年軍墾戰士人力拉犁開荒的艱辛,詮釋著“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偉大兵團精神。

在新時代裡,軍墾精神也將鼓舞這一代又一代年輕人踏上創業的道路,創造日新月異的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