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永仓藏拳的守护者

藏拳在我省湟中县源远流长,拳种非常丰富,兼具竞技性与趣味性,是农牧地区群众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众多拳种中,严家藏拳更是独树一帜,从严永仓曾祖严朝保开始的近百年时间里,严家不断改进,将藏拳传承至今。

湟中县拦隆口镇村民习武可追溯到18世纪末,练习拳法主要为八门拳和少林长拳,使用器械包括刀、枪、剑、棍、钩、鞭等,村民习武氛围浓厚,鼎盛时期有一半以上的村民习武,武术人才辈出。严永仓就是其中一人,他7岁开始习武,在曾祖严朝保、祖父严生海和父亲严启发三代人的悉心调教下,他继承了严家藏拳的精华。

严家藏拳中包括单刀、双刀、绳刀、打狗棒、打牛鞭、箭、袖筷(暗器)等,其中最让严家骄傲的是严家的藏刀。“严家藏刀注重轻重攻击组合,招式华丽,攻速快,伤害小,范围较窄。棍棒注重攻击节奏掌握,通过控制攻击间隔来变招,攻速适中,攻击范围大,重攻击具有强力破招效果,并且有击倒属性,是新人习武必备的武器。”

1986年8月,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他的器械类比赛藏刀展演获得冠军。严永仓说:“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高尚的体育竞技项目。现在全民健身热,越来越多的村民练习武术。很多村民看到各地举办的比赛后想学武术,但苦于没有学习的地方,所以我们决定成立严氏藏拳研究会,传承和发扬严氏藏拳。”

为更好更快发展湟中县武术体育产业,促进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在湟中县武术协会的指导下,严永仓成立严氏藏拳研究会。严永仓说,近年来,在湟中县文体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湟中县练武的青年逐渐多了起来。“严氏藏拳研究会的成立将为湟中武术增添活力,展示湟中武术种类的多样性和传承性。”

严永仓藏拳的守护者

严永仓演示袖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