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发展 打通鱼酉致富路——记福泉市鱼酉村驻村第一书记韦帮义

2017年,韦帮义受组织委派到马场坪街道鱼酉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以来,通过走村串寨,实地了解群众困难,从如何为群众增收脱贫上谋发展思路,围绕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投身到驻村帮扶工作中。

鱼酉村辖50平方公里,距马场坪街道11公里,耕地面积5654亩,属于传统的农业大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01户1801人。结合所驻村实际,按照产业发展“长短结合”助群众“长效增收”的工作思路,经与村支两委谋划,利用上级政策扶贫,决定在鱼酉村开展1600余亩刺梨种植,同时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利好政策,引导群众发展中药材和辣椒经济作物种植,达到助民增收目的。

说干就干,村支两委热情高涨,为加快刺梨耕种进度,村支两委一道组织全村组长到龙里县刺梨发展基地参观学习,了解到刺梨的栽种技术、经济效益、管理成本、销路后,打消了大面积种植后管理及销路等顾虑。回村后,通过下组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形式及时将政策告知群众,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顺利完成我村15亩以上连片1600亩的刺梨栽种,为群众后期长效增收提供保障。

2018年,为带动群众增收,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的耕作观念,结合全市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导向和村土地分布情况,韦帮义在与村支两委共同谋划后打造了村产业发展增收“两条线”,即210国道(桐油坪—保坝)两侧发展中药材种植700余亩(主要种植有博落回、太子参、丹参等),围绕千年古银杏园旅游观光线(猫猫营—李家湾)田土相对连片一带发展蔬菜种植。

思路谋定,阻力凸显,经驻村队员多次入户动员及摸底后,愿意改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寥寥无几,韦帮义和其余驻村队员打算从农户身边的大户着手,达到引导带动群众种植经济作物增收的目的。大家先后组织村民小组长、种植大户、合作社带头人到都匀生姜种植基地、麻江碧波山地本草地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丹寨辣椒加工基地参观学习,并组织农户、合作社与麻江碧波山地本草地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丹寨辣椒加工基地分别签订了保底价回收中药材和辣椒的协议,并邀请了山地本草地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人员到村为农户开展中药材种植培训,方才打消群众顾虑。

全体驻村队员不分白天黑夜开展宣传和动员,及时掌握群众耕种意向和种植分布情况,通过大家的努力,鱼酉村2018年共耕种760亩中药材和500余亩辣椒,产业结构调整面积达到2000余亩。通过全体驻村队员的努力,2018年脱贫了74户20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82%。

扶上马,送一程,为巩固脱贫成效,助力群众增收,2019年,韦帮义与村支两委共同谋划乐邦片区产业发展基地建设,利用乐邦土地资源,引进泉味鲜公司(福泉市农合联销售公司),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时令蔬菜种植,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形式实现助民增收,共流转农户土地300余亩。为引导群众发展经济作物和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渠道,鱼酉村支两委入股15万元,占股10%,利用公司管理、技术指导、产销资源优势和大户带动效应,形成连片规模发展,按入股占比进行分红,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途径。同时,积极带动周边农户发展200亩同类经济作物种植,由公司进行统一的技术指导和产销对接,助力群众增收。2019年春季,引进矮化银杏公司(贵州名景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驻乐邦片区李家湾组发展矮化银杏基地种植,初步建成200亩矮化银杏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农户”模式,正在积极动员农户发展银杏种植,通过与公司签订保底价收购、技术指导协议,争取实际300元/亩政策扶持,打消群众后顾之忧。

沉下身,静下心,定能成事;用真心,扶真贫,必出成效。驻村对于韦帮义而言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锻炼,也必将影响他接下来不同岗位的工作。

编审:李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