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畢業,連專業都被撤了,感覺尷尬到極點

“還沒畢業,連專業都被撤了,感覺有點尷尬。”面對最近教育部公佈的本科撤銷專業的名單,有網友表現得很無奈。

在新高考逐漸落地的大背景下,各省市選科目定方向在高一階段已經完成,市場的趨勢風雲變幻,熱門的專業也在迅速更新迭代,如果還是按照過去的老思想,只看就業前景,只顧薪資水平,就幫助孩子規劃出一個看似“大家都說好”的專業,是十分不科學的。

“還沒畢業,連專業都被撤了,感覺尷尬到極點

教育部公示了2018年申請裁撤專業的大學名單,我們可以發現有大批的本科專業被裁撤,其中既有985名校,也有211高校,還有國內普通本科高校,其中比較知名的高校有: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延邊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山西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北大學信息商務學院等!被這些本科院校淘汰的專業也是五花八門,既有一直不受待見的農學,也有比較熱門,就業率一直不錯的工學!

據統計,十年內被撤銷最多的專業分別是:服裝與服飾設計(39個)、信息與計算科學(35個)、會計學(30個)、公共事業管理(28個)和教育技術學(27個)。

“還沒畢業,連專業都被撤了,感覺尷尬到極點

高校撤銷專業的原因很多,主要分為三類:一是招生階段困難,學生湊不齊一個班;二是學科教學目標重合,主要是與其他專業界限模糊導致定位重合,不利於管理;三是就業前景堪憂,與社會發展需要不匹配,功禾性強缺乏長遠規劃,導致學生畢業後就業慘淡。

可是,對於該專業的畢業生而言,就沒有那麼簡單了,有的還沒有畢業,有的畢業了還沒找到工作,專業就被裁撤了,畢業以後用人單位能否認可一個專業都被學校裁撤的學生,真的不好說,說他們沒畢業就面臨著失業的風險,一點不過分!所以考生在報考專業時一定要考量該專業在學校的師資水平,不能盲目跟風報考!

“還沒畢業,連專業都被撤了,感覺尷尬到極點

另外,山東藝術學院也進入專業調整期,去年開始專業方向數量從62個猛砍至50個,精筒了那些不適應新時代發展,就業率低以及師資缺乏的藝術專業,學校把精力放在打造更有特色,更能服務社會的一些專業上。

去年5月,山東省教育廳發佈《關於做好2018年度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工作的通知》,要求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出現辦學條件嚴重不足、教學質量低下,連續2年就業率較低的專業,除個別特殊專業外,應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

“還沒畢業,連專業都被撤了,感覺尷尬到極點

整體來看,專業的增設與撤銷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常態,因為人才的培養需求本來就有一定的難以預測性和滯後性。

但經過高等學校專業自身發展的優勝劣汰,加上國家“雙一流”建設目標提出之後,各個高校抓緊時間調整優化專業結構,一些非特色和弱勢專業,就會面臨著被調整的命運。

當今社會科技發展迅速,社會職業不斷變化,對複合型、創新型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這就要求學校強化知識體系的概念,實施寬口徑培養方案,淡化專業之間的差別,讓學生增強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高考志願,選擇專業一定要慎重,三思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