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努力改善居民居住環境 讓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

老舊小區換新顏

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民生工程,涉及居民最關心、最現實的居住問題。近年來,承德市努力改善老舊小區居住環境,讓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別看小區老功能設施很到位

昨日,記者在位於市區小老虎溝的一處老舊小區看到,破舊樓體正在被施工人員一點點抹平,樓外放置了不少將粘貼於牆體外的保溫層。居民馬女士告訴記者,“我們這兒的暖氣燒得還可以,但像我家這種挨著樓外側住的,透寒情況嚴重。”她說,今年加裝牆體保溫層了,能溫暖過冬了。

“去年不僅給我們樓體加裝保溫層,還把社區路面修補了,居住、出行都得到了改善。”竹林寺小區的孫女士介紹,原來路面破損嚴重,如今一馬平川,出行方便多了。

據瞭解,今年承德市老舊小區改造與往年比面更廣,項目更多。市住建局的工作人員介紹,按照全市老舊小區改造三年提升方案安排,今年全市安排改造老舊小區200個,突出居住功能、居住環境、居住供暖的改造內容,提高改造標準,最大限度地優化居住便利性、舒適性和安全性。

●老樓實現電梯夢

爬樓難,老年人爬樓更難。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成為眾多老年人迫切需要解決的一件心頭事。

年近70的劉阿姨住在師專家屬樓有十多年了,她告訴記者,“自己家住五樓,十多年前爬樓很輕鬆。如今年紀大了,明顯感覺吃力。每次出門都要想好有沒有東西忘記帶,不然又得爬一次。自打小區安裝了電梯,別提多方便了。”

記者從市城鄉規劃局獲悉,目前承德市舊樓加裝電梯工程在2017年中心城區原有的兩個試點基礎上,新增興業花園小區、師專家屬小區、附屬醫院家屬小區、柴場衚衕小區、火神廟小區、世紀城小區。2018年中心城區21個社區試點完工覆蓋30%,試點簽約覆蓋50%,增梯宣傳覆蓋90%,惠及6個小區和近1500戶舊樓居民。

●老小區新“管家”

近年來,老舊小區無物業、物業滯後等現象凸顯。加強城市小區物業管理已成當務之急。因此,承德市不斷規範物業服務行為,營造更為宜居的城市環境。

“我們屬於老舊小區,因一直無人管,配套設施不完善、髒亂差現象突出。為解決這一難題,在社區的引領下成立了紅色業委會,自我管理,從此小區環境徹底提升了。”家住雙灤區元寶山街道原政府家屬樓的居民孫先生說起這前後的變化,心情無比激動。

在承德市探索物業管理新模式的老舊小區,還有碧峰一期、富麗花園小區、白雲家園小區。都是多年沒物業或原有物業滯後,成立業委會後聘來了“新管家”。“

小區裡綠地鮮花、道路平坦。有了新物業,環境、設施就是不一樣,業主對此很滿意。”家住白雲家園小區的王婧對小區新管家表達著自己的滿意。(記者張兆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