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农村河里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鱼?你是怎么抓到的?

智慧临沂


说说我吧,我是福建西部山区连城县南部人,我的村孑隔河和镇上相望,这里山很多,小溪小河小涧到处都是,水渠也很多。小的时候最喜欢的,莫过于逢年过节时到榕树下跟随哥哥们去杀牲畜了,那时候的水很清,没污染,到处都是鱼,许多还是到现在都还叫不出名字的那种,像鸡啊鸭啊兔子什么的我们在家里烫好了就端到河里去杀,哥哥们就端脸盆,我们更小的就会带上竹子编的大土箕,三五成群,一路欢笑的闹到河边,挽了裤腿赤脚下

去,哥哥们细心处理牲畜,特别是内脏弄好,任长长的肠子随水飘啊飘,庙前溪在我们村的榕树下分成了三条水量不一的小河,而我们榕树下的这条通常都很浅,基本不没过少年们的膝,河水是那么的清,却有无数的鱼儿在溪水中生长,它们有的胆子大,根本不怕人,有的就害羞,躲躲闪闪的不和人照面。但是牲畜的味道却很能吸引鱼儿们的注意,于是,我们带的土箕就起作用了。当肠儿随水流飘荡,一头都在土箕的范围里不住晃动,鱼儿们在经受无数次的试探中逐渐无视在土箕上边一动不动的我们的身影,纷纷闯进土箕里,和强韧的肠子斗上了法。。。看准时机,极速将土箕的前段翘出水面,然后提了到岸上,呵呵,每每次次都会有收获,或多或少,捉大留小,像彪鱼,鮟鱼,鲫鱼,鲤鱼,鲑鱼河蟹草虾什么的是常有的事,稀奇点的是鳗鱼,七星,乌龟什么的都有过,还有像巴掌大的鲂鱼一样但是肚子上没有长长的生殖管,像河鳗一样滑滑无鳞,身子更短,背上有一排尖刺的不知名鱼儿也捕到过,还有一些从小时见过却几十年没再见过的鱼儿,就不列了。。。儿时的记忆在随着这里经济发展逐渐变得支离破碎了。期望能重现儿时记忆!!!


岁月有情76


问:小时候在农村小河里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鱼?你是怎么抓到的?

小时候去山上放牛,把牛邀到河边,一个人守着不让吃庄稼,然后带着烂盆破瓢,其余的全部到河里抓鱼,这段历程是我童年最快乐的时光。


那时候天很蓝,草很青,一到冬季河水就小了,枯水期正是捕鱼的好时机。虽然说是冬天,但也不觉冷,因为我的家乡在山腰,河在谷底,四面环山,谷底的气温比山上高,白天的时候很暖和。

我们这里的河附近没有工厂, 水质很好,河里有各种各样的鱼,如红尾巴鱼,我们这里叫小花哟,刺细肉多而软,香甜可口,是最好吃的一种鱼了,只要石头一掀,就可以看到。


还有绵鱼,有长长的胡须,样子和江鳅一样,肚子雪白,最大的有七八斤重, 煮出来汤肉雪白,甜滋滋的。这种鱼常常在深水潭的石头下,很难捉到。

还有白跳鱼,丁子鱼,苦马鱼,鲫鱼, 泥鳅,还有一种脊背上长刺的,一不小心就会被刺。

运气好的时候,石蚌,田鸡也会抓到。运气不好的水蛇都会捉到。有经验年长的老爹有时候还会抓到团鱼,就是野生的甲鱼,但不是很大, 一只也就三斤左右。

除此之外还有些小虫子,如:会咬人的水蛆 ,水蟑螂,水蜻蜓,水壁虱,水板凳等等。在以前这些小虫子是不吃的,现在的人什么都吃,这些虫子都少见了。

我们小孩抓鱼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种堵水法。就是挖土堵断水,合并支流,然后用盆把水舀干,石头一掀,就可以徒手捉了。

第二种是敲石震鱼法。偷偷把家里的斧头偷来,抡起来甩在河里的石头上,石头下的鱼受到巨大的震动,晕死从石下飘出来,只需捞在桶里。

第三种是支鱼窝法。在水流大的地方,捡些石头围个小坑,留个水口支个鱼箩,再弄些枯叶盖在上头,第二天去收,什么鱼都有。

而象大一点的年青人,他们则用网捉,几个人把网支好后,要么人跳到水里发出响声,要么用石头撵。

后来附近建了个糖厂,流下来的水都是黑的,鱼慢慢的少的,又后来糖厂倒台了,鱼又有了一些。近几年又建了个电解铜厂,河里几乎没有鱼了。


泥糖小丫


问:小时候在农村河里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鱼?你是怎么抓到的?

想起小时候在农村小河里捉鱼的情景,心里总是满满的欢乐和甜甜的回忆,小河里的鱼品种很多,我们抓鱼的方式也是各式各样。


花腰妹的家乡虽然地处山区,但是山谷里和山箐里的溪流、小河一直是我们孩提时候的乐园,清清的河水里能看到鱼儿在水里嬉戏,河床里看不到泥沙,只有圆圆的大大小小的鹅卵石。

那时候我们去小河里抓鱼最喜欢在夏季,一是夏季天气热,在河水里玩耍凉快,衣服湿了干得也快,不容易生病,也不会挨大人批评。二是夏季我们那里经常会出现干旱,小河水就会枯竭甚至断流,这时候是抓河鱼的最佳时节,尤其是我们小孩子,体力小,反应快,搬开石头就可以徒手抓鱼了。


小河里的鱼类品种很多也很杂,最常见的就是红尾巴鱼(也叫石头鱼)、嘚嘞卓(附在河底或石头上)、鲤鱼、鲤鱼、鲶鱼、小螃蟹、泥鳅、白条鱼、甲鱼、虾、螺丝、水蜈蚣、虾巴冲、水母鸡等几十种。我们小孩子最容易抓到的就是体积小、个头小的鱼虾和螺丝了。


在河里捉鱼,我们的方法很多,如果人少,可以选择用抬网抬,这种方式三、四个人就可以搞定。

其次是如果小伙伴多就可以选择堵断河流的方式进行,选择一个河面宽、水流量小的地方,用石头、树枝、泥巴、塑料薄膜等把河流堵断或者改变水流方向,然后在河面就可以直接搬开石头翻找,很容易就能抓到。

还有的人喜欢在堵断后的河面上撒石灰,鱼虾遇到石灰就会晕掉漂起来,直接就可以捡拾了。


三是借助工具,用撮箕、拉筢等捞鱼工具,这种方法有点辛苦,一般适用于看得见鱼又无法抓到的情况下。

四是用饵料钓鱼。我们小时候常用蚯蚓和苍蝇来作鱼饵,用一根细线就可以搞定,专门钓小鱼虾。五是用地笼网,长的地笼网有十几米,里面什么都不用放,网口对着河流方向放置,一到两天后起笼,里面就会有大小不一的河虾。


每当夕阳西下,我们挎着装满小鱼小虾的竹篮回家,一张张充满稚气的笑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小河边洒下了我们的欢声笑语,如今想起总是甜甜的回忆。


花腰妹


小时候在农村河里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鱼?你是怎么抓到的?

说到小时候在农村河里抓鱼的事情,那是终生难以忘怀的。我是60后,我小的时候,那时候所有的河流虽然有季节性,但都是一年四季水常流,无非是夏季丰水期水大一些罢了。而每一条河里,都会有无数的小鱼在流动和嬉戏。小孩子天生喜欢玩水,也喜欢捉鱼摸虾,所以河里抓鱼是每年夏季孩子们必修的功课。

河里主要有什么鱼?

那时候河里都有什么鱼呢?说起来,我们对河里的鱼只知道土名,并不知道学名叫什么,尽管抓来吃就是了,谁管它叫什么名呢?

当然,那些鱼都是野生的,最好抓的是沙里爬,这种鱼长得丑丑的,胖胖的,一般是贴着河底的细沙,游动速度慢,是最容易抓到的,但这种鱼没有大的,最长的也就是我们的小指长。最多的是野生小鲫鱼,哪条河里都少不了这种鱼的影子,到现在也是野生鱼的主要品种。印象最深的一种鱼叫花里板,大大的片张,就是身体薄而大的那种,在水里游动时泛着白光,这种鱼的口感极好,但是已经多少年没有见到了,不管是河里还是水库里,几乎已经绝迹了。还有一种小鱼,我们叫做麦穗鱼,大概因为其长像滚圆,极像麦穗子吧。这几种鱼是当时农村小河里最多的鱼,当然还有一些野生鱼类,比如花鲢和白鲢和鲤鱼等,也是比较常见的。除了鱼,那就是野生的河虾,那个比较多,也比较好捉,捉来后不管怎么吃,一烧一烧一炒,都红红的弯起脊背,很是好看。

我们抓鱼的方法是什么?

最基本的方法是渴泽而渔。即将鱼比较多的地方,用泥沙挡起一个大湾,然后大家用破水桶往外泼水,直至把湾里的水泼个差不多,这时候在伸手抓鱼,就比较方便了。

最简单的方法是混水摸鱼。即将河水搅混,让鱼呼吸困难四处乱串时,直接在水里摸鱼,两只小手往一起挤,挤到几条算几条,这种方法也收获颇多。

第三种方法是棒子打鱼。这种方法一般是雨后河水丰沛,鱼大而多的时候。从家里拿根木棒子,直接站在湍急的河水里,看到有大鱼经过,就用木棒子快速激打,打晕后直接从水里涝出。

最奢侈的方法是用鱼网。个别孩子家里有大人抓鱼的鱼网,小孩子们偷出来,几个人扯在河里,一起兜鱼。还有的用蚊帐布自己做个小型网子,绑在木棍上,在鱼多的地方往上打捞。

我们抓着的鱼,都干了什么?

小孩子抓的鱼,没有大鱼,大的也就指头长,极个别有见大点的。不管什么鱼,我们抓了主要是为了吃。那时候食不裹腹,难得见点浑星儿,抓了小鱼自己用火烧,或者放在小铁罐子里用火烤。有时候抓得多了,也带回家让母亲用油炒一下或炸一下。如果抓到好看的鱼,如红鲤鱼,我们便会带回家放在水缸里养着。所以,我们家的水缸里,几乎每年都养着几条鱼,由于水缸里的水多是井水,太清,也不能喂食,所以这鱼经年不长,一直能养好多年。

时光荏苒,现在我的孙子都到了河里摸鱼的岁数了。可惜现在的孩子,再也不知道河里还能摸到小鱼小虾,他们再也回不到故乡的小河里去了。


齐东晏子


村子有两条河流过,一条在东一条在西,小时候夏天经常在东边这条河游泳🏊,🏻冬天滑冰!因为鱼很少很小几乎不怎么抓鱼!只有在上游灌溉截流时候,在小水坑里逮鱼、直接上手!这都是被家长老师禁止的,如果被发现的话,第二天在学校早操会上点名挨批,

而抓鱼经常在西边那条河抓鱼!因为上游有一个水库,每个礼拜天早上早早的约上小伙伴,拿着从窗户上扯下的纱网做的桶狀渔网,经常网到的是“金板鱼”泥鳅几乎没人要!还有就是“大头鲤鱼”“大白条”“凤尾鱼”还有特稀少的“五彩鱼”因为鱼鳞五彩斑斓所以我们给他取了这个名字!现在这条河也干涸更谈不上鱼了!


反而东边这条河一直在流淌,但是已经和小时候看到的样子完全不一样了。上游建了一个水库,鱼也多了起来。但是小时候看到的鱼都无影无踪了。每当浇地的时候能在地里面捡到几天小鱼。汛期水库放水运气好的话能捡到大鱼!


边缘木头


小时候在农村河里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鱼?你是怎么抓的?

又想起那首,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悠然七零后,女,农村长大,从小到现在一直居住在农村,小时候竟然是男孩子性格,常被街坊邻居叫做假小子。

既然是假小子,那么过去农村男孩子喜欢做的营生,悠然一样也落不了,什么上树捉鸟,下河摸鱼,这些事总逃不了我。

我们家乡那会儿小鲫鱼多,泥鳅多,还有一种叫做沙粒趴的小鱼儿,鲤鱼和草鱼也有,但悠然不敢抓,它们在深水里,一般情况下都是大坝里才有,农村女孩子中,从没听说过哪个会游泳,因此,我们抓不到可以吃的大鱼。

悠然抓鱼,自己琢磨了时间,知道什么时候鱼最多,容易抓到,那就是傍晚太阳下山了,天刚刚暗下来的时候,河里的泉眼那儿,会有成群的小鱼出来玩。

喜欢快傍晚时去洗衣服,端着一盆衣裳在天黑前洗出来,我们那会儿洗衣服都是到河里的泉眼跟前洗,一个清澈的一米宽左右,两米长左右的水湾,水咕嘟咕嘟从地下冒出来,然后汇集到河道里。

洗完衣服后,天色也开始暗下来了,悠然独自一人守着一湾泉水,瞪着眼睛看源头处,静候小鱼儿们出来玩耍,很快就会有一条,两条,三条……最后是十几条名字加沙里趴的鱼儿游出来,它们欢快的在一湾清澈透亮的水湾里游来逐去。

这时候就是悠然显身手的时间了,瞅准三四条在一起交头接耳的小鱼,悠然把两只小手伸进水里,五指合并成包围状往一起合起,把小鱼最后圈在手心里,有时候会惊动一条,几条一起一哄而散,有时候会一下子捉住两条。

抓到最后怎么滴也能够抓四五条,然后鱼都跑回老家看不到了,天也正好很暗了,赶紧匆匆回家,带着瓶子里装的四五条小鱼凯旋而归,抓回家的小鱼先是养几天,问题是它们过不了多久,几天之后就会翻了肚皮,只好把它们捡出来丢给鸡鸭,让鸡鸭吃了好生蛋。


抓鲫鱼是到大坝边缘处,或者雨后大坝放水处,那里有小鲫鱼,鲤鱼是随着水闸放水逃出来的,抓多了这个,可以回家放油锅里炸一下,把鳞和刺都炸酥了,吃起来还是蛮香的。

河里还有小虾,虾是很蠢笨的动物,抓它们不费事,看见了基本上它们就跑不掉了。

小时候捉鱼是乐趣,捉到的鱼很少能吃,基本上是喂了鸡和鸭子,是我们那会儿最快乐、最值得回忆的美好事情。

以至于后来很多年里,悠然总是梦见自己在河里捉鱼。


悠然见东山


小时候在农村河里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鱼?你是怎么抓到的?

家门口下去20多米一条河,在我小时候是有些宽和深的,此老桥可作证,以前鱼儿很多,在我五,六岁时下去五里多又建了座水库,大鱼也常随涨水光顾两岸的农田里,在我们村接河水地到最头田有条石砌的渠道,这条渠渠不长,仅有40多米,不过有点深,怕妇女孩子们跌入上面铺了木板,渠的两头都有个水闸,涨水时用来闸水免大水冲入农田。这里就是我们村当时的宝库了。

以前河里的鱼儿是可生产队下班以后,社员搞一点的,但鱼不会太大,大的多半七,八斤重。但水库建后好,那里设了个水电站,还有管理鱼儿的了。当然鱼经水库建成后,有了深藏点,鱼就大了起来,往往也会在涨水时往上游跑到农田里,水一退,那田梗一挡,田里往往会许多大鱼,队里会全集笼切开,称斤按人头分下去。基本都是十七八斤,二十来斤的,可惜那时真是缺油,平时都吃不了多少太腥。大多是摸了盐吊着晒干,等过年队里分了猪肉,将猪肉切成块,放些晒干鱼块,再放些辣粉,这样蒸熟吃,那也确是很好吃。


一次涨水后,队里在田里鱼都捕分了,大家都乐忘了,田里还干着没将水源放来,父亲是队长,忙完了分鱼,傍晚腰痛的不行,就让哥与我去抽水闸,走上那渠道边,走几步就听渠内轰轰作响,我哥说不会是野猪跑到渠里了吧,掀翻了几块木板,轰轰声一直往河口闸去,跑到闸边掀了二块木板,一看不得了啦,一条有我哥这么长的大草鱼在渠里,也不知它从那儿钻进去的,我俩在河里检了几十个大石头才将鱼儿砸翻(里面有水浮着)。两个人到河里找来了一根二米多长木棒,先穿入鱼腺没办法抬,又寻来山藤直绑中抬了来家。整个村里都来看了,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鱼。后来两队人一商量,说我家得一半,另一半大家分,父亲也推了推,原本是他去放闸的得大家分,队里人都说,现在不是你去的,孩子去的又没工分,就让分一半大家都没意见。抬称一称89斤,我家得一半加上鱼膘,那鱼膘整整4斤多,都归我和哥哥吃了。这可能是我这一辈子搞的最大一条鱼了。

以后每次涨水前都会将河口那闸打开一小半,下面闸封死,一旦退水后就先闸死前闸,大家都是围那短短渠道弄开了,每每都有一,二百斤大鱼关在里面,小鱼也不少。加上田里的每家会多分4,5斤(我们村才45户)。



河里的鱼儿那时很深,工具很少,谁也不敢私自去捕捉,就是雨天闲时,用些大头针弯成鱼钩钓鱼不会太多。上了分田到户后,也仅有四,五年,那时会叫铁匠打些鱼叉叉叉鱼,大家那时鱼儿不买卖,够吃即可,多是忙着别样能赚钱的种植业,那是粮站会收购,其余象鱼儿等没有市场的。

八七,八八年后掏金船开了进这河里掏金了,水库倒是那个水库,可河被翻得浅了,窄了,深的地方仅有几个栏水坝处,大鱼也藏不住了,也不上水了,水库为经济也年年取鱼儿卖了,这条河仅有了些野生白条,小鲫鱼,黄丫头,也驼不得大网小网,和农药毒鱼,还有后来电瓶电鱼。现在下乡看到这条河完全变了。虽说有些住村里的还说这小野鱼好吃,但我还只是心底记起那4斤多重鱼膘的味道,对那些烘干上百元一斤小野鱼不感兴趣。


老艾叶


我是长江边一个南方小镇人,充沛的雨量让家乡门前一条小河已经流淌了百多年。还依稀记得孩提时玩的最开心,就是天热在河里洗澡及抓鱼。那时候因为还很少用农药,若是五六月汛情发大水,还有很多大鱼顺流而下。有河床深的地方大鱼还会抓到。至于鱼的种类很多,就家乡方言老辈人说的名字。有鲢鱼,鲤鱼、混子、吃菠罗,黄姑餐、朱红,麻鱼、乌鱼、鳊鱼,鲫鱼,黄辣丁、泥鳅,刀鳅,黄鳝,那时候就是河水煮河鱼放些盐,做出来的鲜味,特好吃。汤汁茭白易浓香,陶白米饭一大碗三几口就下肚。现在不光是农药品种多,还有人用电打鱼。昔日的大河随着现在农民田地减少,庄稼荒废较多,水利也不重视。污染也很大,里面基本长了茂密的水草及根须,就是有一点鱼缺氧无法生存。再难看见有大鱼了,也只有常见几种鱼了。生态环境这几年治理有序了,可多种鱼只能停留在孩提时的记忆中了。


叶统圣


记忆里小时候我们家翻过一座山下面就有一条大河,每当河水上涨发浑水的时候,鱼就特别多,许多老人小孩青年以至老年妇女和瞎子都下河摸鱼,用叉叉用脚踩。也有用网撒的。记得我有一个伯伯眼睛一点也看不见,他儿子七岁拉他下河摸鱼,用脚踩然后用叉杀再捞起,每次都弄一百多斤背不动,一次摸到一个有刺有毒会咬人的鱼把他咬得脚手都肿很大。我那时很小不知道什么鱼,有长长的白白的翘尖嘴,有黄黄嫩嫩的带沾液的一种鱼,多数是白色的小鱼腌了吃的,二三重的连子,胖头鱼,王八也有,那时虾子和蟹子不吃的没人要,也有人弄到二十多斤的大鱼。那时的鱼很漂亮干净熟了很香,都是野生,没有多少油。我这么小五六岁只得到田沟里和小伙伴把那田沟水搞干捉小鲫鱼,黄鳝,大的螺丝,虾,小小鱼,有时不小心摸到蛇,有时运气好摸到王八和乌龟。那时候,田里沟里河里都有许多惊喜,山上更有许多惊喜,野鸡,野兔,野猪,狐狸,班鸠,野果,野菜,门前树上屋下有鸟窝鸟蛋,山上还有磨菇,树下还有讲鬼故事的爷爷奶奶。现在一切都消失了。


我的名字别人己拿去用


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的,小的时候在农村的河沟里,水泡子里,到处都有鱼,那时候农村没有污染源,山清水秀,什么都没有受到污染,所以,水质都非常好,鱼儿也多,在我们这里,鲤鱼,鲫鱼,鲇鱼,草鱼多,还有老头鱼,嘠牙鱼,也有了些叫不出名的鱼!

就是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也让我练就了一手用手捉鱼的功夫,只要进了河沟或者水泡子,我也是如鱼得水,抓起鱼来一点也不含糊的,在河沟或者水泡子里用手抓鱼,就是在和沟子两边和水泡子四周抓鱼,不能潜入到深水区去抓鱼的!

除了用手抓鱼,还可以用网捕鱼的,常用的网有旋网,拉网,扒网,抬网,扳网,这些网我都用过的,旋网,拉网可以在深水区捕鱼的,抬网是河沟里,泡子里捕鱼用的,扒网是在浅水区捕鱼的,扳网是在深水沟里捕鱼的,大的鱼用手不太好抓,都在深水区活动,只能抓到半斤左右的鱼!

所以在小的时候,在过去农村的那些年代里,春,夏,秋天是从来都可以抓鱼,捕鱼的,也就可以随时吃到鱼的,最难抓的还是鲇鱼,嘠牙鱼,而且这两样鱼头上的刺也是很历害的,弄不好就得被扎的,最好抓的是老头鱼,抓在手里就跑不掉的!

冬天的时候,水沟里的水都会冻成冰的,水沟里也就没有鱼了,水泡子的鱼都会跑到3米多深的深水区的,深水区的鱼在冬天也是可以捕的,那就是全村人一齐行动,把冰凿成一个个冰窟窿眼,用搅螺网在冰窟窿眼里一起搅鱼,水泡子里的鱼也就可以捕到的!

一看到这类的问题,就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就让我想到了过去,一想到那个时候的事,一想到小时候在农村抓鱼的事,就让我手痒痒,也让我的心有点澎湃的,一时半会的,我还真不能安静下来了!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