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太拔姓氏源流之温姓、彭姓、傅姓、雷姓、赖姓、廖姓、黎姓

温姓

温氏出自姬姓。西周唐叔名虞、字子于,周成王之弟。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将唐地封他。其子燮继位,因南有晋水,改国为晋。之后晋公族受封于河内之温(今河南温县),因以为氏。晋大夫郤至食采于温,号温季亦以为氏。西汉功臣温疥封茕为侯,疥孙何始居太原成为望族,后裔遂以太原为郡号。汉朝、温氏以太原为发展中心。两晋南北朝以后,温氏族人向南搬迁,其中支温皋曾孙温誗江西虔化(今宁都县)令,定居宁都万岁里万田村(即万斛里背村)即为赣、间、粤温氏发祥始祖。誗七世孙少四郎迁石城,生同保,同保生九子。

宋时,温九郎从石城迁福建宁化石壁,再迁上杭安乡洪山塘开基。院田温氏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从永定洪山乡迁来,现在已有4代人。

彭姓

据查,彭氏进入上杭已有600余年历史了,彭氏家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古帝歂项玄孙陆终第三子篯,字铿,封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子孙以封地为姓,尊彭铿为始祖。传说彭铿寿高八百岁(他在尧时举用,历厦朝,至商朝末年),世称为彭祖。

彭氏先祖不止一支、据《晋书》载:“安定胡有彭氏,彭荡仲是也。”又据《姓氏考略》记载:西羌、南蛮皆有彭氏。据此,有些少数民族也姓彭。

上杭彭姓陇西郡但现仍未找到保存较完整的族谱资料,至于张芬彭姓其始祖是九世祖千二郎从稔田镇的杨梅洞迁来张芬开基今繁衍26代16户80余人。

傅姓

傳源出姬姓,黄帝裔孙大由、封食于傅邑,因以为氏。史记殷本纪中: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武丁夜梦得圣人,说佐其兴殷为相,殷国得大治,故遂以其傅险中的“傅险”姓,曰傅。傅说(音悦yue)变成为得姓的(傅姓)始祖。商纣王执政时,傅说的后裔已传至第五代,约150年。因纣王沉迷酒色,戏暴统治,民不聊生,国之将倾。为避祸他们远离商都殷,迁到清河(今河北清河和山东临清一带),以后子孙昌盛成为望族,傅氏清河郡(堂)即成之。

开发闽西的傅氏远祖,以南,讳天植,又名一郎,十一郎。南宋宝佑元年(1253年)登进士,景定间(1260-1264)任安徽宿州太守,公元1265年辞官不仕。以南三子正先号仰斋,乳名是(侍)郎,正先次子念二郎,生五子,太一郎,四九郎,五九郎,百一郎,千一郎。其中四子百一郎迁上杭太拔増坑村,后裔有迁苏前,合甲白砂等地。

蛟洋傅氏开基始祖念七郎是正先第七子,从傅家墙迁居江西,后转迁上杭太拔增坑,最后定居蛟洋傅凹头。

上杭太拔增坑傅氏开基始祖百一郎,南宋末年从连城朋口迁徒至上杭城西门,后又转迁到上杭胜运里太拔增坑居住。殁后葬于太拔园螺山“弥陀现肚”形,元配余氏葬于太拔增坑太平寨下“黄蛇抡蛤”形。增坑现仍有清成丰九年已未(1859)重建的祖祠一座。

雷姓

雷氏初为复姓方雷氏,是古时诸侯国名。方雷氏起源于榆罔,是神农氏之后,愉罔的儿子雷受父封于方山,故名方雷氏。方雷氏的后裔以国为姓,以后分为方姓和雷姓。

雷氏的始祖是方檠,生二男:启原姓方,檠改姓雷。雷檠,周平王时有战功,官拜郎中丞,后隐居洛阳雷州,因地为氏而姓雷,檠即为雷姓的姓始祖。最早入闽的雷氏是方築下24世舸,在东汉时职校尉,由豫章南昌县西河坡迁到宁化石壁中市,而后41世师从,在唐代为筠州尉,率侄徽之迁宁化定居。在明宣德年间(1426-1435)由宁化石壁迁上杭胜运里崇厦开基的是清流21世久徵,被立为始祖

久徴,字绍基,号八十郎,生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由清流迁至上杭胜运里增坑(即现在增坑学校基地处)后迁崇厦。

雷姓郡堂:冯翊郡(今映陕西大荔县)堂号:懿谷堂。

赖姓

周文王的第二子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周武王为巩固政权,将全国土地分封给有功之臣。周文王的第十九子(武王之弟)叫姬颖,因伐纣有功,被武王分封到褒信(河南息县包信镇)因当地有个赖亭,国名为赖国,国民以国为姓,不再姓姬,为赖姓之始。

赖氏有三个郡望,即颖川,松阳、西川郡,实同一始祖。

68世赖标为入杭始祖,唐高宗乾封元年(666)赖标征西番有功,钦赐锦衣之尊加封值殿大将军。为平闽乱,赖标于高宗甲戌年(674)统兵五路,由松阳出发至建宁追乱寇,至上杭一鼓而定,奉谕镇守闽河之上杭坪埔,遂率眷属由浙江处州府松阳县徒闽汀州上杭古田,传十一世,皆世袭将军职。

赖标后裔留守古田者多居于今古田镇的赖坊、文元、上洋等村,80世裔孙虞观在南宋年间从古田迁上杭安乡开基,其孙(82世)六九郎又徒庐丰黄坊开基,元泰定三年(1326)虞观之弟朝美次子明佐,由古田迁徙至上杭胜运里汤湖(今水定合溪汤湖)开基。另又有一支亦迁汤湖,以后各支脉迁徒频繁,恕难详述。

大坑村的赖氏由永定县合溪乡袍山村迁来。

赛背山赖氏是从蓝溪镇龙丰村茅螺山迁来。

廖姓

廖氏堂号主要有汝南堂、武威堂和世綵堂廖氏的起源,何时得姓,始祖是谁,众说纷纭。有说廖氏之先原出五帝颛项后裔…“;有说廖氏的来源传说上古颛顼帝有个后裔叫叔安,夏朝时封在廖国为候,人称廖叔安,他的后裔以封国为姓,即廖氏:又说:廖氏,古有廖叔安,左傅作,盖其后也。汝有廖凯为钜鹿太守。今南剑衡山,多廖氏。又说周文王之子伯摩之后。

廖氏近祖一世为闻、粤、赣开基祖花,字实蕃,号循政,崇德九世孙,文兴之子,世居福建延平府顺昌县合阳,后迁上杭胜运里蓝溪觉坊村是上杭、永定的廖氏始祖。廖氏流传最广的堂联是:三州世泽,万石家声。

廖氏的堂号还有:“馨德堂、紫桂堂、知本堂、本思堂、五桂堂、武城堂”都是由“汝南堂、武威堂、世綵堂”这些堂号分支而来。张芬丙山源廖氏武威郡其上祖从蓝溪觉坊迁到大坑廖国山下,明中期再从大坑迁丙山源。

黎姓

黎氏大都属黄帝后裔,北正黎一脉,郡望京兆。公元前十八世纪,夏桀王无道。成汤革命推翻夏王朝,建立商王朝。此次役中,黎侯辅商有功,受封于璐州上党郡的壶关(即现在山西省长治市东南),壶关就成为黎氏的发样地。

南北朝时期有先贤黎侨于南齐郁林王隆昌元年甲成(494)以功封永东侯,直至晚唐,(8世纪60年代后)方标树郡望和谱定一世祖,黎侨后裔黎干举孝廉,授京兆(西安市)府尹,升兵部待郎,授受国子监,与唐玄宗朝汾阳王郭子仪齐名。在京兆,黎氏成为望族,后世裔孙北正黎一脉,便以京兆树为黎姓郡堂。

黎干生一子,字度。北宋时,黎度二十ニ世孙十二郎徒居福建上杭,为黎氏入闽始祖。十ニ郎,字胜万,民在仁,妣苗一娘,生三子;三八郎、三九郎、伯三郎。长房三八郎原迁稔田杨梅洞,到五世万一郎由杨梅洞迁到蓝溪镇梅水村岗下(现地名)开基。妣张氏、刘氏、生五子:福兴、福山、天福、天麟、天富。其中福山迁太拔张芬矿坑里:天福传至曾孙黎贤从邓坊迁至今太拔张芬的上村开基。

张芬北坑口现存有建于16世纪初的黎贤祠,门外方圹一口,后枕村冈龙脉,大溪居左,小溪居右,潆洄为带环境优美。

第五篇太拔姓氏源流之温姓、彭姓、傅姓、雷姓、赖姓、廖姓、黎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