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八國聯軍侵入時,為何沒有一個國家援助清朝?

lucky楠輝


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的!而那些由一個個的人組成的"國家”也是一樣!尤其是那些由一個個"洋人″組成的"洋國″就更是這個德行了!

“扶竹杆不扶井繩″的極端利己主義思想和"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自古至今都是西方國家的信條!儘管晚清時,談"洋″色變,朝廷也一在向洋人們獻媚。但禁不住雙方仍有利害衝突呀!假如雙方不能達成協議,和平解決爭端,那就只剩下"打一仗″來解決了!從這個意義來說:戰爭的確是政治的延續!

清朝在1900年的庚子之亂中,慈禧太后妄圖利用義和團的所謂"民心可用″來協助清軍"反洋″,可謂昏招百出!

其最大的昏招居然是向幾乎所有列強宣戰!!這一舉動真令後人覺得匪夷所思!而他們這樣乾的後果就是:有實力的英法俄美日等國都成了″敵國″,那麼還有誰能夠去為清朝去周旋與調停呢?(當然不是白調停,清朝得給足好處!比如1860年英法聯軍攻北京、燒圓明園時,俄國就以“調停″有功為借囗,吃掉了外東北)最後清朝打不過洋人,也就只能任其勒索了!賠款幾億兩白銀,其遺毒甚至流至民國時期!

題目還問怎麼沒有哪國援助清朝?試問有實力的列強都被"宣戰″成了敵人,還有誰能夠支援清朝呢?



北疆同心


當八國聯軍攻破北京的大門,慈禧大概已經猜到清帝國的那些“盟友”們將不會幫它,這注定是一場“一個人”的戰鬥!

朝鮮一直被中國看作是北方的極為重要的“外藩”,明清以來,它又是我國頭等朝貢國,李朝朝鮮(1392-1910年)每年都會派三次正式使臣前往中國,棒子國極力模仿中國的政治文化,生活方式。把同中國的關係說成是“事大”,用以區別於鄰國日本“交鄰”的關係。可以說朝鮮與中國的關係“超鐵”,偶爾與日本有些聯繫,另外跟其他國家根本沒有交往,被西方人稱為“隱士之國”。

但在帝國主義資本市場的衝擊下,朝鮮人受到法美等列強的攻擊,1867年,清廷總理衙門自知無力保護小弟,勸告朝鮮說,要和西方列強和解。

可自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後,中國不僅丟了朝鮮這個“忠實盟友”,而且還把澎湖及臺灣拱手送給日本。

日本人自明朝以來,跟中國關係惡化,先是豐成秀吉侵佔朝鮮,作為宗主國的大明朝哪能看小弟受辱,明神宗派兵援助,沒能打勝。到了清朝,康熙年間,沿海巡撫上奏要警惕倭寇。康熙憂心,讓大臣們扮成商人,乘船暗訪日本。時正值日本人引以為傲的江戶時期,德川幕府總攬全國大政。這些官員返回後,不知是被收買還是怎地,報告說倭寇很安順。1853年,日本發生著名的“黑船事件”,美國佬硬逼著日本人打開國門。日本國內的有志之士,想為何不聯合清國一同抵禦外強。

清朝國內先是太平天國,接著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日本密探告知幕府:說中國正值內外交困,自身難保,為何不趁機佔領臺灣,再霸佔福建。正當日本做著統治全中國的美夢時,美國人急著要跟他籤不平等條約,隨之而來則是英國、法國等。日本人想到清帝國都被列強暴揍,自己能忍則忍,不主張與列強硬碰硬,另外,自己加緊改革。這次八國聯軍侵華,日本人出兵最多,共有8000名日軍出征。

以安南(今越南)為首的東南亞藩屬國,因清廷在1885年中法之戰中“輸了”,從此清政府也就失去了東南亞屬國的忠誠!


民國不曉生


在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時,當時的世界上,並沒有我們今天這麼多國家。
現代國際上的國家格局,是經過一、二兩次世界大戰,以及蘇聯解體、東歐鉅變後才劃分出來的。


1900年環顧全球,當時的國際秩序基本上“宗主國——殖民地”結構,即,一個宗主國下面,有若干殖民地。

只有這些宗主國,才能算得上近代意義上的國家,才有派駐外交使館、派海外軍隊的權利。


那麼,當時全球有哪些國家算得上宗主國呢?

很不幸,正是慈禧當年宣戰的歐美列強:英、法、意、比、奧、荷、德、美、日、俄等國。


諸位試想象一下:慈禧這是何等的喪心病狂啊!

1900年的大清,連日本都能把它打得滿地找牙,卻要向全世界最強大的十多個國家同時宣戰!

而宣戰後的戰爭,不是攻打對方的國土,而是圍攻對方在自己境內的大使館。

不是與對方的軍隊做仗,而是攻殺對方的使館人員、傳教師等非軍事人員。

即使是按照當時的國際規則,這也屬於以政府名義行使的恐怖主義暴行了。


而慈禧之所做這種理智全無的事,只因為洋人讓她不高興。

慈禧一個人的不高興,就要賠上大清的整個國運。

這就是集權統治最大的弊端之所在,即,不確定性——沒有人可以預知這個政權的走向……

一切只取決於獨裁者的一念之間,只要慈禧她老人家不高興,就立刻要懟天懟地懟全球。


今天國人讀史,過多地把目光放在聯軍入侵行為上,於是就容易忽略卻思考“聯軍為什麼來”這樣的問題。



其實,凡事有因方有果,聯軍入侵是侵犯他國主權的果,而慈禧宣戰才是更值得反思的因。

不對因加以反思,而只批判果,除了煽動一些有害無益的戾氣之外,別於其他正面意義與積極價值。


所以1900年慈禧向列強宣戰後,應該屬於大清國最高光的時刻:一國對抗全世界。


還指望誰來援助它??


再退一步看,在大清的周圍,當時算得上國家的,只有日本和俄羅斯。

而這兩個國家,恰恰正是八國聯軍的主力部隊——俄羅斯是出兵最多的國家,而日軍是聯軍中戰鬥力最強的軍隊。


再次重複一下我曾反覆強調的一個觀點:近代中國最大的敵人,從來不是歐美列強,而是日俄這兩個近鄰。

只有這兩個國家,才真正有瓜分大清的野心。其餘歐美國家,


風談天下


這個問題應該換個問法,比如為何八國聯軍中就沒有哪一國家良心發現,退出侵華聯軍並從國際和平主義的角度出發,阻止戰爭的爆發?

八國聯軍由英、美。法、德、俄、日、意、奧匈帝國八個國家組成,而這八個國家,是當時世界格局的最有實力的國家。

歐洲方面,英國依然是最大的殖民帝國,在歐洲具有強大實力,緊接著是逐漸崛起的德國,奧地利和匈牙利合併之後的多民族國家奧匈帝國,以及雖然有些沒落,但依然緊跟歐洲步伐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法國,當然還有橫跨歐亞大陸的沙俄帝國,這五個國家的實力,幾乎決定了西方世界的政治走向。

其他歐洲國家,比如西班牙,葡萄牙,荷蘭,17世紀以前或許還有實力,但17世紀以後也只能看英國爸爸的臉色行事了,他們本身綜合實力就屬於歐洲二三流國家,還怎麼敢援助清朝?何況,清朝跟它們有什麼關係,即獲取不了利益,也沒有同盟的必要。

非洲方面,全世界的黑人兄弟們還沒有屬於自己的國家,都在給資本主義世界的白人老爺們做奴隸,時到今日,非洲國家依然還處於發展階段。

亞洲方面,東亞唯一的資本主義國家是日本,雖然崛起的過程不光彩,但資本主義的原始累積本來就是血腥的,其他東亞國家,主權還在的大概也只剩大清了,其他地區不是殖民地,就是傀儡政權。印度、東南亞地區,大部分都是英、法、德三國的殖民地,而中西亞地區,曾經不可一世的奧斯瑪土耳其帝國,在1699年在哈布斯堡王朝的攻擊下,被迫簽訂《卡洛維茨》條約割讓歐洲部分領土後,就一蹶不振,到19世紀停滯改革,已經遠遠落後於歐洲國家了,再說它本身還是一個政教合一的穆斯林國家。

北美洲,主要的兩個國家,一個美國,是八國聯軍之一,另外一個加拿大剛剛成為英國的自治領沒多久,實際上還是英國的殖民地。至於南美洲,當時最強的莫過於剛剛推翻帝制的巴西合眾國,國內剛剛結束革命,哪裡有什麼實力參與到世界政治的格局中去?

其實說到底,八國聯軍完全可以代表整個世界最強大國家的力量,他們成立的戰時同盟,一定程度上已經代表全球頂尖的軍事國防力量了,哪個國家瘋掉了會站到他們的對立面去,除非大清帝國本身就很強,是個可以兩面下注的對象。

可是非常遺憾,大清國空有龐大的身軀,卻連拳頭都握不攏,屬於一個體態臃腫,走路都困難的重度肥胖症患者,而且特別慫。

八國聯軍不欺負你大清,還欺負誰?世界都被他們基本瓜分完了,也就大清這塊肥肉還屬於未爭奪的地區。如果其他國家有八國之中任何一國的勢力,巴之不得將這場戰爭改寫成九國、十國、十一國聯軍呢。

當然當初老佛爺下戰書的時候,是挑戰的十一國,可惜日薄西山的西班牙、荷蘭以及小兄弟比利時,連到東亞的門票都買不起....

同盟也好,援助也好,說穿了就是一種投資,你本身沒有投資價值,別人又怎麼會朝你身上撒錢呢?


文話史


"弱國無外交,弱國也無朋友"弱肉強食,這是動植物界的生存法則。一九00年,大清帝國已處於極弱極貧風雨飄搖之中,內憂外患,困於一身。而且當時八國聯軍侵犯中國,他們都是世界上頂級的帝國主義發達國家,遠道有備有求而來。你想,又有誰敢出面與世界上的八個列強抗衡,那不是吃了豹子膽要在八國列強頭上動土為敵嗎?那不是自找沒趣作死嗎?你說在那樣的情況下,唯恐躲著還來不及,又有哪個國家敢拿著雞旦往石頭上砸來幫助清政府的呢!

並且,八國聯軍是看清了晚清治理國家的無能,正是瞄準了這個時期,八國一起上。目的也非常明顯,就是要撈好處,吃唐僧肉。因此,八國聯軍一來,清政府根本就沒打算抵抗,清軍駐紮兵營無動於衷,並很快簽訂了許多不平等的條約,欠下無數鉅款,賠出去許多國土。你說,這樣的弱國,自己又沒骨氣不知道爭氣,至使鄰國想出手幫忙都幫不上。

所以,說到底,是因為清政府太弱太無能,加上八國聯軍太強大,進攻也神速,(清政府當時就是採取割地賠款,退讓投降,偏求一偶,只要保留清政府就行)。其他國家也就只有選擇冷眼旁觀,不泱及漁池為安。







善者福也xlp


慈禧太后老太太當年太噴青,一下子直接向西方十幾個國家宣戰。好幾個國家派軍隊打中國,但有的來不及。來的只有八個,所以叫八國聯軍。要是這十幾個被宣戰的國家軍隊都到齊了應該叫十幾國聯軍。

當時在江浙、兩廣、湖廣的李鴻章等總督、巡撫看形勢不妙,抓緊搞了個局部和平,與老外談判,達成互不侵犯條約,稱為東南自保。

慈禧太后對李鴻章等人的作法極為不滿,想號召勤王,但各地督撫都在觀望,按兵不動,慈禧也無可奈何。只得領著光緒等向西安方向逃跑,在外面過了一年多的流浪生活。

慈禧太后等返京反思,還下旨褒獎李鴻章等人,有檢討自己的意思。還指望別人來援助,不趁火打劫、火中取栗就不錯了。


書華36


這個問題提得很好,看來你是經過認真思考後提出來的。問題提得很有水平,一般的智商還真想不出來。😂😂😂

先回顧一下當時的世界形勢,清政府長期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以天朝上國自居。對於西方列強,連這些國家在哪兒,有多大面積、多少人口都一無所知,當然更不可能和西方列強交朋友了。既然不是朋友,別人憑什麼要幫你?再反過來看,八國聯軍中,西方主要的資本主義國家都參與其中。即使中國在西方有朋友,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與所有西方列強為敵?即使敢,也沒有這個實力,只能是引火燒身。

再看亞洲,除了日本,就只有中國最強了。日本在八國聯軍中出兵最多,行動最積極。剩下的朝鮮、越南等,比中國更弱。他們還指望清朝援助呢!哪有能力援助清朝啊?

當時的中東,還處在部落時代,根本沒有什麼存在感。印度雖然是大國,但是比中國更慘,早就是英國的殖民地了。非洲的黑人兄弟,本來就是各個列強的殖民地。他們自己還沒解放呢,更不要說援助別人了。拉丁美洲人民,都處在美國的勢力範圍內。別說援助別人了,自己都需要援助。😂😂😂即使想援助,可能都不知道中國在哪,去中國應該怎麼走?😂😂😂

放眼世界,唯一和中國命運相同、同病相連的是土耳其。中國是東亞病夫,土耳其是西亞病夫。可惜,當時的土耳其早被俄國打殘了,自顧不暇。即使土耳其援助中國,那麼兩個病人聯合起來,對抗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八國聯軍,後果可想而知,基本是買一送一吧!😂😂😂

所以,能救中國的,只有中國自己。中國是個大國,要做世界的領袖,實力還不夠。做別人的小弟,自己又不甘心。只能謀求做一個區域大國,團結周邊的國家,做一方諸侯。一但淪落到清政府的地步,處境就非常尷尬。自己如果救不了自己,那麼就沒人救得了我們。


孤獨不孤單在抽菸


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實際上是有十一國家對大清宣戰,其中有三個沒有出兵,那麼為什麼沒有其他一個國家幫大清,下面給你分析分析,當時世界是個什麼樣吧!

亞洲,當時的獨立國家有三個,分別是大清,日本,火雞土耳其,今天能夠看到的國家都已經淪為了列強的殖民地,那麼日本作為聯軍之一,肯定不可能幫中國了,火雞嘛,當時他自己都已經自身難保,處於於分崩離析的邊緣了,哪有能力跨過千山萬水來幫大清。

歐洲,當時的歐洲大小國家英、法、德、意、俄、奧匈、荷蘭、比利時、西班牙等國家都對大清宣戰了,歐洲還剩下的國家只有盧森堡,瑞士一類的小而中立的國家,他們不但跟大清沒什麼交情,自身也沒有實力來幫大清。

非洲,基本沒有獨立國家的地方,大多數是列強的殖民地,個別獨立國家還處於原始狀態,要援助大清,倒不如等大清援助他們。

大洋洲,新西蘭、澳大利亞都是英聯邦成員,雖然已經獨立,但是跟大英那就是一家人。

北美,美國是八國聯軍之一,加拿大是英聯邦成員,墨西哥還在軍閥混戰,誰都沒空幫中國。

南美,獨立戰爭後,內戰不斷,內部不斷分裂,那個離上帝很近的地方,對異教徒的事既不感興趣也沒能力感興趣。

南極洲,天生麗質的企鵝們才懶得管你們這幫人類的爛事呢。

那麼你覺得慈禧的這偉大決策,誰還能幫大清。


歷史有風


當時要是有個蘇聯就不一定咋回事兒了



ZhangXu3


所以說要善待國民,關鍵時刻還是要看百姓的力量。新中國成立讓人民當家做主,人民志願軍讓世界看到了一個站起來的中國不懼怕戰爭,保衛和平的決心勢不可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